周婷
- 作品数:15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纯瓣膜置换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单纯瓣膜置换术(HVPI)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外科接受HVPI的400例患者。根据RIFLE标准,所有患者根据有无AKI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n=157)和肾功能正常组(n=243)。记录人口学特征、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多种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AKI发生率为39.3%。400例HVPI患者的术前血清肌酐为85.0(72.0,98.0)μmol/L,术后血清肌酐为104.5(80.0,146.3)μmol/L,增高20.9%(1.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50岁(OR=2.12,95%CI:1.13-3.95)、高血压病史(OR=4.07,95%CI:1.23-13.47)、转机时间〉180 min(OR=5.38,95%CI:1.63-17.77)、术后血红蛋白〈70 g/L(OR=0.20,95%CI:0.06-0.74,)、血清谷丙转氨酶〉100 U/L(OR=12.10,95%CI:2.28-64.23)、手术当天胸液引流量〉500 ml(OR=2.12,95%CI:1.13-3.95)、手术24 h后拔除气管插管(OR=3.94,95%CI:2.07-7.52)、合并低心排综合征(OR=4.64,95%CI:1.06-20.29)是HVPI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HVPI后AKI是多因素造成的,术前主要与年龄、高血压有关,术中主要和转机时间有关,术后主要和延迟拔管、低心排综合征、贫血、胸液引流量增多以及谷丙转氨酶增高有关。
- 徐先增周婷刘阳春钱静谢晓勇雷宾峰冯旭郑宝石
-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急性肾损伤
- 单纯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究单纯瓣膜置换(HVPI)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延长(PMV)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心胸外科2013年度的HVPI的400例患者。记录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多种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呼吸机时间延长定义为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24 h。结果 PMV患者87例(21.8%)。单因素分析发现非PMV组(A组)与PMV组(B组)患者在总胆红素水平、心功能Ⅲ~Ⅳ级、左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转机时间、手术当天引流量、血红蛋白、血清肌酐、血糖、乳酸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LVEF>50%(OR=0.051,95%CI:0.005~0.541,P=0.014)是避免术后PMV的保护因素,而转机时间>120 min(OR=2.144,95%CI:1.061~4.335,P=0.034)、术后24 h肌酐>133μmol/L(OR=2.979,95%CI:1.463~6.069,P=0.003)和乳酸>5 mmol/L(OR=4.379,95%CI:2.115~9.067,P=0.000)是导致术后PMV的危险因素。术后PMV患者组患者术后死亡率(OR=8.0,95%CI:1.4~44.3,P=0.019)和ICU>2 d(OR=9.4,95%CI:5.4~16.3,P=0.000)的风险较对照组增加。结论 HVPI术后PMV与左心收缩功能、转机时间、术后早期肌酐和乳酸水平等多因素相关,PMV可导致术后死亡率增加和ICU滞留时间延长。
- 徐先增刘阳春钱靖周婷谢晓勇雷宾峰冯旭郑宝石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机械通气预后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冠状静脉窦电传导改变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冠状静脉窦(coronary sinus,CS)传导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病例组为PAF患者3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39例。应用固定程序S1S1500、400、350、300、280 ms分别起搏CS近端、CS远端,观察CS内A波的传导顺序,分别测量CS近端至CS远端、CS远端至CS近端的传导时间。结果:(1)心腔内电生理检查观察窦性心律下CS内A波的传导顺序,病例组中斜线型26例,弧线型7例;对照组中斜线型27例,弧线型12例。(2)在所有病例中,两组患者的CS传导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斜线型病例,各刺激周长下房颤组的CS传导时间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AF患者,冠状窦肌肉组织存在传导延迟。
- 周婷刘浩曾晓春张毅陈园园沈怡晴黄开进张志新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冠状静脉窦
- 心房颤动患者冠状窦电传导特点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冠状窦(CS)电传导的特性。方法病例组为PAF患者23例,对照组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患者19例。期前程序S1S2 500/350 ms开始递减,步长-10 ms测量冠状窦电极1-2极、冠状窦电极9-10的有效不应期。应用固定程序S1S1 500、400、350、300、280 ms分别起搏冠状窦的远端、近端,测量CS远端到近端及CS近端到远端的传导时间。结果对照组和房颤组的冠状窦近端、远端不应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窦近端到远端的传导时间,S1S1随着递减起搏400-35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窦远端到近端的传导时间,S1S1随着递减起搏350-280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阵发性房颤患者中冠状窦组织电传导延缓可能参与房颤的促发及维持。
- 林明宽刘浩周婷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冠状窦
- MR定量技术评估伴纤维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研究MR多回波Dixon(ME Dixon)及T2校正多回波磁共振波谱(HISTO)序列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的相关性,并探讨肝纤维化阶段对其的影响。材料与方法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高脂组22只和对照组5只,行ME Dixon和HISTO序列检查,测量肝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应用HE染色、Masson染色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两组肝脏脂肪肝分级、纤维化分级及铁沉积分布,并经酸水解法获得肝脏脂肪含量(LFC),比较两个序列PDFF值的相关性,肝脏脂肪肝分级、两个序列PDFF值与LFC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纤维化阶段ME Dixon-PDFF、HISTO-PDFF与LFC的关系。结果所有实验兔的ME Dixon-PDFF与HISTO-PDFF值呈高度正相关(r=0.916,P<0.05),且具有高度一致性(ICC=0.952,95%CI 0.883~0.980)。肝脏脂肪肝分级、ME Dixon-PDFF、HISTO-PDFF均与LFC呈正相关(r=0.837、0.818、0.723,P<0.05)。实验兔肝在无或早期纤维化阶段(F0、F1),ME Dixon-PDFF、HISTO-PDFF与LFC呈高度正相关(r=0.977、0.966,P均<0.05);在进展期及晚期肝纤维化阶段(F2~F4),ME Dixon-PDFF、HISTO-PDFF与LFC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使用ME Dixon及HISTO序列可以定量评估LFC,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纤维化的存在会使其定量下降。
- 赵凡玉周婷黄江张会婷龙莉玲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纤维化磁共振成像
- 尿激酶溶栓成功救治大面积肺栓塞导致心脏骤停1例被引量:2
- 2017年
- 肺动脉栓塞(PE)的临床症状常常为非特异性,容易误诊和漏诊。当大面积PE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晕厥、休克或心脏骤停时,早期死亡率达50%以上。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PA)对于明确诊断PE非常必要。目前PE诊疗指南建议对于高危PE患者应立即行静脉溶栓。本文报道1例肺癌术后早期经溶栓成功救治的急性大面积PE患者。
- 徐先增钱靖刘阳春卢凝杨华峰周婷
-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心跳骤停溶栓
-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肺静脉间嵴部宽度的变化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环肺静脉电隔离(CPVA)术前后肺静脉间嵴部宽度的变化。方法房颤患者共24例,CPVA术前及术后3~6个月用64排螺旋CT测量其肺静脉间嵴部宽度。结果与CPVA术前相比,术后房颤患者左侧肺静脉间嵴部宽度及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部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9~0.380),右侧肺静脉间嵴部宽度及左心房容积明显缩小(P=0.000~0.014)。结论房颤患者CPVA术后右侧肺静脉间嵴部宽度及左房容积逆重构,而左侧肺静脉间嵴部宽度及左肺静脉与左心耳间嵴部宽度未见明显逆重构。
- 林明宽梁柳丹孔令兴唐梅艳刘浩周婷赵秋燕张志新
- 关键词:房颤肺静脉
- 心房颤动肺静脉形态解剖学CT成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利用CT三维成像技术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肺静脉结构的形态学特点。方法 采用GE Light Speed VCT,XT 64层螺旋CT对1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与7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行心脏扫描,研究肺静脉口的最大径、最小径、截面积、圆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右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21%,左肺静脉开口3支变异达4%,右多支变异达4%;阵发性房颤组左下肺静脉最小径比持续性房颤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而其他肺静脉口参数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82~0.968)。结论 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肺静脉口直径较阵发性房颤患者增宽。
- 林明宽梁柳丹刘浩唐梅艳周婷赵秋燕曾德银杨仁贵张棠
- 关键词:房颤肺静脉
- 单纯瓣膜置换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临床预后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究单纯瓣膜置换术(heart valve prosthesis implantation,HVPI)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2013年收治的400例HVPI患者。根据患者术后一周内血清总胆红素峰值是否≥34.2μmol/L分成A组(高胆红素血症,124例)、B组(非高胆红素血症,27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术前及术后等相关变量,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VPI术后单纯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对两组患者的ICU滞留天数、呼吸机应用时间及病死率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A、B两组在术前因素包括总胆红素水平(t=8.433,P〈0.001)、丙氨酸转氨酶水平(t=2.871,P=0.004)、左室射血分数(t=2.413,P=0.016)、肺动脉收缩压(t=2.686,P=0.008)、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χ~2=15.825,P〈0.001),术后因素包括WBC(t=2.577,P=0.010)、血小板计数(t=2.000,P=0.046)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总胆红素水平(OR:4.212;95%CI:2.538~6.988;χ~2=31.730;P〈0.001)、是否有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OR:1.945;95%CI:1.015~3.727;χ~2=6.311;P=0.010)及丙氨酸转氨酶(OR:3.810;95%CI:1.705~8.511;χ~2=11.593;P〈0.001)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A组患者ICU滞留天数〉2 d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B组患者(χ~2=4.861、5.513,P=0.027、0.019),而两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24 h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0,P=0.335)。结论 HVPI术后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增加,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水平、是否存在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等是高胆红素血症与的独立相关因素。且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和ICU滞留时间延长。
- 徐先增周婷谢晓勇雷宾峰冯旭郑宝石
-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高胆红素血症预后
- 64排螺旋CT对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肺静脉狭窄的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利用CT三维成像评价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电隔离(CPVI)术后肺静脉狭窄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8例行CPVI术(6.5±3.9)个月的房颤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导管消融术后肺静脉的形态结构学特点与术前做对比分析;应用64排螺旋CT测量CPVI术前后肺静脉口的径线、截面积、左心房容积。结果 CPVI术后肺静脉的最大径、最小径轻度狭窄率分别为61.6%、56.3%。中度狭窄率分别为3.6%、5.4%;所有患者随访时未出现静息或活动后肺静脉狭窄的常见症状。结论 CPVI术后可引起部分患者无症状性轻度及中度肺静脉狭窄。
- 林明宽刘浩梁柳丹张创良唐梅艳周婷赵秋燕韦海珠周祥群
- 关键词:房颤肺静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