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德瑞

作品数:194 被引量:1,999H指数:23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1篇期刊文章
  • 3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58篇金属学及工艺
  • 44篇化学工程
  • 42篇电气工程
  • 3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6篇理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农业科学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主题

  • 40篇电池
  • 31篇耐蚀
  • 28篇耐蚀性
  • 23篇合金
  • 21篇稀土
  • 18篇氧化物
  • 18篇燃料电池
  • 17篇氧化物燃料电...
  • 17篇缓蚀
  • 17篇固体氧化物
  • 16篇电化学
  • 16篇转化膜
  • 16篇纳米
  • 16篇固体氧化物燃...
  • 14篇电极
  • 14篇铝合金
  • 12篇阳极
  • 11篇镀层
  • 11篇缓蚀剂
  • 10篇除氧

机构

  • 193篇哈尔滨工业大...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 4篇燕山大学
  • 4篇哈尔滨市标准...
  • 3篇黑龙江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日本京都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河北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北京有色金属...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大庆石油化工...

作者

  • 194篇周德瑞
  • 41篇孙克宁
  • 36篇李宁
  • 26篇周育红
  • 26篇张乃庆
  • 16篇于兴文
  • 14篇尹钟大
  • 13篇陈玲
  • 12篇蔡伟民
  • 11篇周定
  • 11篇黎德育
  • 10篇许越
  • 10篇黄久贵
  • 9篇武刚
  • 9篇王丽
  • 9篇张翠芬
  • 8篇朴金花
  • 7篇曹莹
  • 7篇纪红
  • 7篇韩喜江

传媒

  • 1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0篇材料科学与工...
  • 9篇电镀与环保
  • 8篇稀有金属材料...
  • 8篇中国有色金属...
  • 6篇材料保护
  • 6篇电源技术
  • 6篇高技术通讯
  • 5篇电子工艺技术
  • 5篇人工晶体学报
  • 5篇电池
  • 3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黑龙江大学自...
  • 3篇稀土
  • 3篇新技术新工艺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腐蚀科学与防...
  • 3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中国腐蚀与防...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13篇2005
  • 29篇2004
  • 21篇2003
  • 21篇2002
  • 22篇2001
  • 29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5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1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镁合金表面的腐蚀特性及其防护技术被引量:110
2001年
从镁合金表面自然氧化膜的微观结构与形成过程入手 ,论述了其表面多孔状的三层氧化膜造成镁合金基体表面容易发生腐蚀的原因 ,并详述镁合金表面的电化学腐蚀特性与腐蚀机理 ;从三个不同角度分析其独特的负差数效应 ,并用“部分膜保护机制”对此作出更合理的解释 .讨论了阳极氧化技术及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等离子微弧阳极氧化技术 ,该技术可显著提高镁合金表面氧化膜的耐蚀性与抗磨性 .介绍了包括激光表面热处理和激光合金化的激光辅助处理技术 ,它能对镁合金表面进行快速、局部的处理 ,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和硬度 .概述了物理气相沉积技术 ,它可为镁合金表面提供耐腐蚀性能、高结晶度和高强度 .讨论了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的用于取代有毒的铬酸盐转化膜的稀土转化膜工艺的化学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无毒无污染等诸多特点 ,可以明显提高镁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能 ,但机理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许越陈湘吕祖舜周德瑞赵连城
关键词:镁合金防护技术阳极氧化
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的结构与嵌锂行为被引量:12
1999年
介绍了按炭素材料的定向程度和定向方式的结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方法;综述了近年各种炭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较新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石墨、焦碳和不可石墨化碳在放电容量、不可逆容量损失、充放电电位和充放电速率等主要性能上的差异及与他们的结构之间的联系;并简要介绍了各自可能的嵌入机理。
尹鸽平周德瑞王庆史鹏飞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碳材料负极电池锂电池
电流密度对锡镀层结构及耐蚀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针对镀锡板合金层ATC(Alloy TinCouple)值受电流密度的影响较大这一情况 ,研究了电流密度对镀锡层、锡铁合金层及其耐蚀性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 (SEM )观察了锡层以及软熔后镀锡板合金层的形貌 ,测试了镀锡板合金层的ATC值。结果表明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 ,电沉积的锡晶粒度逐渐细化 ,合金层的晶粒度有变粗的趋势。此外 ,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 ,镀锡层的晶粒度越大 ,经软熔后生成的合金层晶粒度就越小 ,镀锡板耐蚀性也越差。并解释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黄久贵李宁周德瑞
关键词:电流密度锡镀层耐蚀性ATC扫描电镜SEM
中温固体电解质LaGaO_3的制备被引量:3
2004年
 分别采用固相反应法、凝胶燃烧法分别制备了镓酸镧基固体电解质粉体(La0.9Sr0.1Ga0.8Mg0.2O3-δ),讨论了煅烧温度对粉体物相的影响,比较了两种方法所制备粉体的特点,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固相反应法制备需经1250℃下预烧15h,1500℃下煅烧24h,得到La0.9Sr0.1Ga0.8Mg0.2O3-δ粉体颗粒尺寸在1μm,而凝胶燃烧法仅需在1400℃煅烧10h可以合成La0.9Sr0.1Ga0.8Mg0.2O3-δ粉体,粉体颗粒尺寸150nm。
张乃庆孙克宁吴宁宁周德瑞
关键词:固相反应法
乙醛肟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一.前言八十年代美国对新型除氧剂乙醛肟(AO)的除氧性能的研究有少量的报导。1989年我们在国内首先研究出新型除氧剂AO,并对它的热稳定性,液气相分配能力以及除氧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乙醛肟的浓度、PH值、不同PH值...
许越周德瑞周景玲孙硕
文献传递
三维电极电化学去除水中溶解氧的研究被引量:7
2003年
阐述了三维电极电化学去除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并就三维电极填充床的厚度、填料。
周德瑞郭垂根王丽周育红宗太辉李连琦蔡进国
关键词:给水处理三维电极电化学除氧填充床
碱性电池用纳米氢氧化镍的研制被引量:44
2000年
采用以正己醇 /TX -10 0 /环己烷 /水溶液组成的微乳液体系制备出了碱性电池用纳米级氢氧化镍。XRD和TEM测试结果表明 :其晶型为 β型 ,形状为球形或椭球形 ,颗粒直径为 40~ 70nm左右。将其掺杂到普通球形Ni(OH ) 2 中 ,可使氢氧化镍的利用率提高 10 %以上 ,大电流放电时氢氧化镍的利用率可提高 12 %。
赵力周德瑞张翠芬
关键词:碱性电池纳料材料氢氧化镍
微量元素对热浸镀铝层的影响被引量:13
2000年
通过向热浸镀铝液中添加微量的混合稀土 (RE)元素 ,研究了RE对热浸镀铝层的影响。结果表明 。
曹莹孙克宁周德瑞崔岗方斌
关键词:热浸镀铝稀土元素镀层抗氧化性
丙酸正丁酯绿色合成工艺中固体酸催化剂研制被引量:10
2003年
针对目前酯化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丙酸正丁酯催化合成为例 ,对酯化过程清洁生产工艺中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进行了研究 .制备了SO42 -/TiO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讨论了各种制备条件对该催化剂的丙酸正丁酯合成催化活性的影响 ,采用TG/DTA、FTIR、XRD等仪器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SO42 -/TiO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且无腐蚀、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
杨蕾蒋益林王鹏王进福周德瑞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酯化丙酸正丁酯
镓酸镧基SOFC阳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与镓酸镧匹配的阳极Ni-Ce0.7La0.3O1.85,为了避免阳极中的金属Ni与镓酸镧电解质扩散发生界面间的有害反应,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2O3掺杂的CeO2作为阻挡层涂敷烧结在电解质和阳极之间,得...
张乃庆孙克宁蔡丽周德瑞
关键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镓酸镧阳极
文献传递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