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敏 作品数:22 被引量:138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蝶鞍区肿瘤术前视力和55°视野分析 2004年 目的探讨蝶鞍区肿瘤对视力和55°视野的影响以及Humphrey-Ⅱ型自动视野计FF-81程序在蝶鞍区肿瘤视野检查中的准确性。方法对确诊为蝶鞍区肿瘤84例(168眼)住院病人,术前行视力、55°视野及周边视野检查(相同大小的白色视标)。结果术前视力下降者117眼(69%)。视野异常者FF-81程序55°视野133眼(79%);周边视野计检查130眼(77%)。结论蝶鞍区肿瘤常常累及视神经,从而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以颞侧视野缺损为多。Humphrey-Ⅱ型自动视野计FF-81程序检查的55°视野对蝶鞍区肿瘤的患者能早期发现典型以及不规则的视野改变。对蝶鞍区肿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杨昌全 马雯 周明敏 谭星平 李风云关键词:蝶鞍区肿瘤 视力 弱视SFVEP和PVEP检查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传统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和空间频率视觉诱发电位(spatial frequency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对弱视诊断的灵敏度,寻找在电生理方面较为客观敏感的诊断指标。【方法】应用MEDCONOVA视觉电生理检测仪,对弱视眼分别做PVEP和SFVEP检查,统计分析检查结果,比较其对弱视诊断的灵敏度。【结果】受检30只弱视眼(其中单眼弱视14例14眼,双眼弱视8例16眼)中,PVEP检查,观测指标为P100波峰时及振幅。与仪器正常参考值比较,峰时及振幅均在正常值以外的6眼占20%,仅峰时延长的5眼占17%,仅振幅降低的8眼占27%,PVEP检测弱视灵敏度为63.33%。SFVEP检查,观测指标为F值(双眼所有空间频率振幅及相位对比的差异值)及3.2空间频率时的振幅。单眼弱视F值>1.99且空间频率3.2时振幅<2.0的13只眼占92%,双眼弱视F<1.71且空间频率3.2时振幅<2.0共14眼占87.5%;SFVEP检测弱视灵敏度为90%。【结论】SFVEP较PVEP对弱视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对弱视进行早期筛查,并可结合其他传统检查方法明确诊断。 周明敏 夏朝华 闵晓珊超亲水抗反射氢氧化镧/二氧化硅纳米涂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制备及表征超亲水抗反射氢氧化镧/二氧化硅纳米涂层。方法用低氯根氧化镧的氢裂解悬浮液在载玻片制备自堆集成的氢氧化镧薄膜。制备光学性能好的氢氧化镧薄膜关键在于制备氢氧化镧纳米棒分散良好的悬浮液。结果氢氧化镧薄膜的覆盖导致了可见光波段反射光损失的显著减少,具有潜在的单层抗反射功能,而且氢氧化镧薄膜还具有高粗糙度和多孔性使其极易获得超亲水性修饰。当直径为20 nm的二氧化硅沉积在高粗糙度的氢氧化镧薄膜时,获得了源自于纳米多孔结构的超亲水性和防雾特性,而其抗发射特性没有损失。结论该研究利用低氯根氧化镧的氢裂解悬浮液成功在玻璃底片表面涂层了氢氧化镧纳米棒薄膜。氢氧化镧二氧化硅纳米薄膜由于制备简便,且具有超亲水性和抗反射性双重功能,因而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周明敏 李坚 张阳德关键词:纳米棒 超亲水性 防雾 共同性外斜视儿童的屈光状态分析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外斜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方法456例外斜视儿童扩瞳检影验光,根据年龄分为两组,记录屈光程度并分为轻、中、重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外斜视儿童以远视为主占71.88%,近视占28.12%;双眼屈光度在同一程度范围占88.82%。结论儿童共同性外斜视以轻度远视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轻、中度近视逐年增加,远视逐年减少。 谭星平 李凤云 杨昌全 周明敏关键词:外斜视 屈光 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化规律探讨 被引量:28 2001年 本文采用 TOMEY SP EM- 10 2 0型角膜内皮细胞分析仪 ,对 2 33例 ( 384眼 )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的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角膜内皮细胞平均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变大。 30岁以前角膜内皮细胞六边型细胞较多 ,随年龄增长变化较大 ,细胞大小变异系数较小 ;30岁以后六边型细胞相对较少 ,随年龄增长变化较小 ,细胞大小变异系数较大。 李凤云 谭星平 杨昌全 周明敏 刘双珍关键词:内皮细胞 快速火焰沉积法原位后退火制备防雾纳米纤维SiO_2和纳米SiO_2-TiO_2薄膜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在透明玻璃基板上通过直接火焰气溶胶沉积和原位退火快速合成水稳定性、透明防雾SiO2,TiO2,SiO2-TiO2涂层。方法联合使用火焰喷雾热分解反应器与基片支架合成和涂层沉积TiO2,SiO2-TiO2和SiO2纳米结构于7.5 cm×2.5 cm的玻璃基板上。结果在无预处理的情况下在玻璃基板用包含硅前体的HMDSO或TEOS等FSP溶液制备了直径为10~15 nm和长度为数十至数百纳米长的SiO2纳米纤维或纳米线。结论该制备工艺可行性好,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可靠。 周明敏 李坚儿童远视眼的屈光演变 被引量:25 2003年 目的 :探讨儿童远视眼的屈光演变规律。方法 :观察 197例 ( 3 94眼 ) 3~ 8岁远视儿童 ,按首诊年龄分 6组 ,按有无斜视分 2组 ,按远视程度分 3组。每年扩瞳孔验光 1次 ,连续 5年观察远视度数的发展规律。结果 :3~ 8岁年龄组儿童远视眼的远视球镜部分和远视散光部分 ,每年平均降低的幅度相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斜视组和屈光不正组 ,远视平均每年降低的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轻度、中度、高度远视眼 ,远视平均每年降低的幅度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儿童远视眼远视屈光度 (球镜 )部分逐年降低 ,平均每年降低幅度相近 ,远视散光部分变化较小 ;斜视和屈光不正儿童 ,远视度数逐年降低的幅度相近 ;屈光程度越高远视度数逐年降低的幅度越多 ;儿童远视散光 95 %为顺规性散光。 李凤云 谭星平 杨昌全 周明敏关键词:儿童 远视眼 屈光演变 柱镜 垂体瘤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垂体瘤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nervefiber layer,RNFL)厚度,分析其RNFL厚度改变的区域及与视野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OCTFastRNFLthick3.4程序对正常人30例(56只眼),垂体瘤视野正常者25例(50只眼),垂体瘤颞侧视野偏盲者35例(56只眼)进行视盘周围RNFL厚度测量,计算RNFL厚度平均值及鼻、颞、上、下各区域的RNFL厚度,对各参数行组内和组间比较。结果垂体瘤视野正常组与正常组比较RNFL厚度平均值及鼻、上和下方RNFL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RNFL较正常组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瘤视野偏盲组与垂体瘤视野正常组及正常组比较RNFL厚度平均值及各区域RNFL厚度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瘤视野正常组及视野偏盲组颞侧RNFL厚度均大于鼻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RNFL厚度变化与视野缺损有一致性。OCT可作为判断垂体瘤患者视功能预后的重要指标。 周明敏 邓志宏 谭佳 毛俊峰 杨昌全关键词: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盘 垂体瘤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正常人中心30°蓝黄视野分析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分析我国正常人中央30°蓝黄视野的正常参考值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Humphrey-750型自动视野计,对114例(202眼)正常人进行蓝黄视野检查,探讨其各指数的正常参考值及分布特征。结果:正常人中央30°蓝黄视野检查结果中,平均光敏感度(mean sensi bility,MS)为25.82±3.74dB,平均缺损(mean de fect,MD)为1.31±2.72dB,模式标准差(patter at andar ddeviation,PSD)为2.86±0.84dB,校正模式标准差(correctedpatternst an-dar ddeviation,CPSD)为1.34±0.91dB;左、右眼MS值及MD值无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MS明显下降,PSD值和CPSD值明显升高,但MD值与年龄无关;颞侧与鼻侧、上方与下方视野MS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颞侧MS值<鼻侧MS值,上方MS值<下方MS值,在视野的4个象限中,MS均值依次为颞上<鼻上<颞下<鼻下。结论:蓝黄视野计作为一种新型视野检查仪,有助于更早发现青光眼的视野改变;探讨我国正常人中央30°蓝黄视野的正常参考值及分布特征,为区分早期视野异常提供参考依据。 周明敏 杨昌全 谭星平 李凤云 夏晓波关键词:蓝黄视野 正常人 人中 MS 正常参考值 年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视网膜视盘周边区神经纤维层与黄斑厚度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比较视盘周边区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MRT)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不同测量部位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 48例(71眼)青光眼患者纳入该研究,并取40例(63眼)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均行OCT检查。采用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RNFL厚度与黄斑厚度对青光眼的诊断价值。结果青光眼患者视盘周边区平均RNFL(t=12.950,P=0.000)与黄斑(t=8.917,P=0.000)的厚度均比正常人减少;并且RNFL与黄斑的厚度与青光眼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s为0.361(t=4.516,P=0.024)。AUC比较显示RNFL周边厚度的诊断价值均要高于黄斑厚度;在RNFL周边厚度中,又以RNFL周边6点钟的厚度指标AUC最大(95%CI 0.664~-0.865)。相应诊断界值下,RNFL周边6点钟和黄斑厚度的诊断特异度、灵敏度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6%、91.2%、87.1%和80.2%、88.4%、84.6%。结论视盘周边区RNFL厚度与黄斑厚度对青光眼均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而又以视盘周边区下部RNFL厚度的诊断效果为最佳。 杨昌全 周明敏 夏朝华关键词:青光眼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