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于平

作品数:442 被引量:3,877H指数:34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5篇期刊文章
  • 112篇专利
  • 5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9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学

主题

  • 50篇活性
  • 49篇四物
  • 49篇四物汤
  • 49篇物汤
  • 48篇学成
  • 48篇中药
  • 48篇化学成分
  • 45篇细胞
  • 44篇配伍
  • 36篇当归
  • 32篇药理
  • 29篇毒性
  • 29篇药物
  • 24篇川芎
  • 21篇银杏
  • 21篇肿瘤
  • 18篇黄酮
  • 17篇方剂
  • 16篇小鼠
  • 14篇毒性实验

机构

  • 422篇南京中医药大...
  • 4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1篇陕西中医药大...
  • 9篇江苏大学
  • 8篇国家海洋局第...
  • 8篇江苏省方剂研...
  • 7篇广东医学院
  • 7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3篇江苏神龙药业...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江苏康缘药业...
  • 2篇合肥医工医药...
  • 2篇甘肃岷归中药...
  • 2篇江苏融昱药业...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41篇唐于平
  • 350篇段金廒
  • 123篇钱大玮
  • 112篇宿树兰
  • 100篇尚尔鑫
  • 66篇郭建明
  • 55篇丁安伟
  • 52篇刘培
  • 50篇范欣生
  • 34篇李伟霞
  • 33篇郭盛
  • 33篇华永庆
  • 29篇马宏跃
  • 29篇李念光
  • 22篇刘立
  • 22篇张丽
  • 21篇朱华旭
  • 21篇张旭
  • 20篇钱叶飞
  • 17篇杨念云

传媒

  • 48篇中国中药杂志
  • 37篇中国实验方剂...
  • 27篇中草药
  • 1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3篇世界科学技术...
  • 11篇中华中医药杂...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7篇药学学报
  • 7篇中国药科大学...
  • 6篇Chines...
  • 6篇2008南京...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5篇中成药
  • 5篇中药药理与临...
  • 5篇中国现代中药
  • 4篇植物资源与环...
  • 4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中国中医药信...
  • 3篇中医药信息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17篇2017
  • 18篇2016
  • 28篇2015
  • 23篇2014
  • 57篇2013
  • 63篇2012
  • 51篇2011
  • 59篇2010
  • 46篇2009
  • 34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2
  • 7篇2001
4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量比的当归和红花药对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重量配比的当归和红花药对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以不同重量比的当归和红花药对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最佳的流动相组成,洗脱程序、流速,色谱柱、检测器检测参数等分析条件。经多次实验验证表明,本发明能...
唐于平金益段金廒
当归-川芎挥发性成分与其抗子宫痉挛活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2
2009年
目的: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与其抑制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的生物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试验表明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强弱依次为:当归-川芎(2∶1)>当归-川芎(3∶1)>当归-川芎(1∶1)>当归-川芎(3∶2);GC-MS分析结果表明对离体子宫收缩效应最佳的当归-川芎(2∶1)药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为:(Z)-ligustilide:(Z)-3-butylidene phthalide:4,5-dihydro-3-butyl-phathalide:(E)-ligustilide:Unknown compound:8,9-dehydro-Cycloisolongifolene:Neocnidilide:(E)-3-butylidene phthalide(80.75∶4.02∶2.07∶1.66∶0.81∶0.61∶0.53∶0.52)。结论: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性成分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强度不同,可能是由于挥发油中各组成成分比例不同引起;挥发油中以内酯类成分为主,提示该类成分可能为抑制子宫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宿树兰华永庆段金廒王言才鲍邢杰唐于平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子宫平滑肌收缩
槐枝皮中黄酮类成分研究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研究槐(Sophora japonica L.)枝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反复层析、Sephadex LH-20层析等技术手段分离纯化单体,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槐枝皮正丁醇萃取部分共分得8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确定为槲皮素(quercetin,I)、山柰酚(kaempferol,II)、染料木素(genistein,III)、染料木素7,4′-二葡萄糖苷(genistein7,4′-di-O-β-D-glucoside,IV)、槐属双苷(sophorabioside,V)、樱黄素4′-O-β-D-葡萄糖苷(prunetin4′-O-β-D-glucoside,VI)、槐属苷(sophororicoside,VII)、染料木苷(genistin,VIII)。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槐枝皮中分离得到,为进一步的活性筛选奠定了基础。
王春桃唐于平周玲高浩学
关键词:黄酮
应用代谢组学探讨芫花酯甲对人肝细胞L02的毒性作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分析芫花酯甲抑制人肝细胞L02增殖的差异代谢物,并揭示其毒性机制。方法芫花酯甲0,2.5,5和10μmo.lL-1加入L02细胞孵育48 h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细胞代谢物;运用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模型区别对照组和芫花酯甲2.5,5和10μmo.l L-1作用L02后细胞代谢物的总体差异;计算各组细胞代谢物归一化后的峰面积与细胞毒性强度的相关系数,从而发现并鉴定芫花酯甲损伤L02细胞的差异标志物;采用DAVID数据库分析差异代谢标志物相关基因的信号通路。结果正常对照组及芫花酯甲2.5,5和10μmo.lL-1组间的L02细胞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共鉴定出5个细胞代谢物峰面积显著下调,与细胞毒性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53~-0.96;5个代谢物峰面积显著上调,与细胞毒性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72~0.99。代谢物包括磷脂类和脂肪酸类等,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脂肪酸氧化、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细胞凋亡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代谢组学方法能够鉴定芫花酯甲诱导人肝细胞L02损伤的差异标志物及其信号通路。
施洁瑕马宏跃段金廒范欣生郭建明尚尔鑫唐于平陈艳琰钱叶飞
关键词:芫花酯甲肝细胞毒性作用串联质谱法
一种6-甲基灯盏乙素苷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中药分子灯盏乙素活性代谢物的制备,将灯盏乙素在强酸作用下水解葡萄糖醛酸分子得到4’,5,6,7-四羟基黄酮,4’,5,6,7-四羟基黄酮与溴苄在敷酸剂存在下反应,生成5,6-二羟基-4’,...
李念光唐于平段金廒
文献传递
一种含有四物汤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该组合物由环磷酰胺和四物汤提取物组成,其中四物汤提取物可为四物汤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或水提醇沉物等。本发明提供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组合物,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筛选出古方四物...
马宏跃段金廒朱敏蒋浩文唐于平钱大玮许惠琴詹臻
不同结构黄酮类化合物对人血清白蛋白亲和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结构的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亲和力关系。方法:采用荧光法,双波长方程计算黄酮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研究结构对亲和力的影响。结果:化合物B环、C环上羟基数目不同,对亲和力影响很大,其中B环上羟基越多,亲和力越高;C环上羟基的存在会降低亲和力;糖基化会降低亲和力;C2=C3被氢化后,与人血清白蛋白的亲和力降低。结论: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结构,对其亲和力有明显的影响。
陆国弟马宏跃萧伟刘立唐于平华永庆吴德康
关键词:亲和性黄酮类化合物人血清白蛋白
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及其提取部位的制法和用途
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药复方及其提取部位的制法和用途,由下列原药按生药重量份配比而成:甘草4-40份,麻黄6-60份,苦杏仁10-100份,半夏10-100份,生石膏20-200份,细茶10-100份,五味子6-60份。且...
范欣生许惠琴唐于平顾鹏程
四物汤及其组方药对与药味对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研究四物汤及其组方药对、药味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探讨其组方特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观察各给药组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以及子宫组织匀浆中钙离子(Ca2+)、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结果:四物汤组方药对、药味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痛经模型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降低子宫组织中Ca2+含量,提高NO水平。结论:四物汤及其拆方对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的干预作用各有特点,其中熟地对其他3味药在抑制整体动物模型的扭体反应上可能具有拮抗作用,当归-白芍药对可能是抑制小鼠原发性痛经模型的主要贡献药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朱敏段金廒唐于平华永庆宿树兰陈芳
关键词:四物汤原发性痛经钙离子
药对研究(Ⅰ)——药对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113
2013年
药对是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常用的配伍形式,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组成简单却具备中药配伍的基本特征,经过临床应用并被证明行之有效、有一定理论依据和一定组合法度的2味相对固定药物的配对,通过这样的配伍组合,从而发挥协同增效或配伍减毒等作用。药对是单味中药与若干方剂之间的桥梁,是许多方剂隐含的规律性特征与辨证施治内涵体现。该文分析并总结了药对的基本特征、发展历程与研究意义,以期引领药对配伍理论的现代基础与应用研究。
唐于平束晓云李伟霞朱敏宿树兰钱大玮范欣生段金廒
共4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