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胰腺
  • 6篇胰腺炎
  • 6篇腺炎
  • 5篇急性胰腺炎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胰岛素抵抗
  • 3篇脂肪
  • 3篇重症
  • 3篇重症急性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重症急性胰腺...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黄芩
  • 3篇黄芩甙
  • 3篇基因
  • 3篇基因多态性

机构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陕西省军区门...

作者

  • 18篇唐华
  • 13篇李慧艳
  • 12篇王旭霞
  • 12篇闻勤生
  • 11篇赵曙光
  • 8篇赵保民
  • 6篇王景杰
  • 6篇刘震雄
  • 4篇张超
  • 4篇卢王
  • 3篇黄裕新
  • 3篇陈慧群
  • 3篇王庆莉
  • 3篇冯国华
  • 1篇叶文广
  • 1篇朱少君
  • 1篇秦明
  • 1篇杨琦
  • 1篇雷巧玲
  • 1篇蒋全德

传媒

  • 5篇现代生物医学...
  • 4篇胃肠病学和肝...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胰腺病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失眠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睡眠特征及胃动素、生长抑素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失眠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特征及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同期连续就诊的失眠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及失眠不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各12例)进行多导睡眠检测,同时设立健康志愿者(8人)作为对照。采用多导睡眠仪对上述试验者进行整晚监测,第二天晨起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结果失眠伴便秘和不伴便秘组的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深睡眠比例、快眼动(REM)时间以及睡眠效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在总记录时间、REM次数、REM比例三组无显著性差异。失眠伴便秘患者胃动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271.89 pg/mL±51.25 pg/mLvs240.85 pg/mL±41.41 pg/mL,P<0.05),升高幅度较失眠不伴便秘患者(315.49 pg/mL±19.32 pg/mL)低;其生长抑素水平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05.49 pg/mL±30.49 pg/mLvs438.32 pg/mL±23.67 pg/mL,P<0.05)。结论失眠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关系密切。失眠伴有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动素、生长抑素水平增高。
张超王景杰卢王唐华陈慧群王庆莉刘莉黄裕新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失眠便秘胃动素生长抑素
Nrf2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大鼠肝脏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核转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8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及干预组均给予髙脂饮食。6周末行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术检测各组大鼠IR。之后模型组继续髙脂饮食,干预组予髙脂饮食加姜黄素灌胃200 mg/(kg.d),共4周。第10周末处死所有大鼠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分光光度法检测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脏Nrf2、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jun N-末端激酶(JNK)、p-JNK及p-IRS-1水平。结果姜黄素干预组大鼠肝脏Nrf2的核转位较其他组明显增加;模型组MDA、AST、AL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MDA、AST、ALT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GSH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GSH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Nrf2核转位增加、p-JNK水平降低、p-IRS-1水平增加、JNK及IRS-1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诱导Nrf2核转位能够减轻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损伤,进而改善肝脏的胰岛素抵抗。
赵丽赵曙光李慧艳唐华闻勤生
关键词:姜黄素NRF2胰岛素抵抗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基因-164T/C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P)MTP基因启动子区164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相关性。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收集NAFLD患者156例,随机选择健康体检者12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受试者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各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组间差异。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到MTP基因-164T/C位点TT、TC和CC3种基因型;MTP基因-164T/C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和对照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等位基因C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TP基因启动子区164T/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携带有等位基因C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非酒精性脂肪肝。
唐华刘彩云王旭霞李慧艳闻勤生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非酒精性脂肪肝
甲氰咪呱不同作用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作用的对比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方式的甲氰咪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甲氰咪呱治疗组、甲氰咪呱预防组。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喂高脂饮食,甲氰咪呱治疗组在高脂饮食12周后给予甲氰咪呱200 mg.kg-1.d-1)灌胃治疗,甲氰咪呱预防组给予高脂饮食同时进行甲氰咪呱200 mg.kg-1.d-1灌胃。1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血脂(TG、TC)、血清TNF-α;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G、TC显著增高(P<0.05),甲氰咪呱治疗组及预防组较模型组降低(P<0.05),且预防组AST与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DA及血清TNF-α显著增高,SOD活性下降(P<0.05);甲氰咪呱治疗组及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MDA显著降低,SOD活性升高,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氰咪呱治疗或预防给药均可促进上述指标恢复(P<0.05)。结论甲氰咪呱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NASH有一定治疗效果,其有效阻遏了自由基引发的氧化应激,保持了氧化/抗氧化平衡,改善NASH大鼠脂肪变性,减轻炎症反应,且甲氰咪呱预防组的效果优于治疗组,说明对NASH的早期治疗更有益于NASH的转归。
王旭霞赵曙光刘震雄唐华王景杰李慧艳赵保民闻勤生
关键词:甲氰咪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肿瘤坏死因子-Α
PEMT基因G175A和rs12325817位点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PEMT)G175A和rs12325817位点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关系.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56例NAFLD患者和188名健康对照PEMT基因G175A和rs464396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析NAFLD患者与对照组临床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G175A和rs12325817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NAFLD组及对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G175A:P=0.03;rs12325817:P=0.00075),其中,G175A位点A等位基因和rs12325817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NAFL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G175A:P=0.002;rs12325817:P=0.00025),提示A和C等位基因为NAFLD发病的危险因子.结论:PEMT基因G175A和rs12325817位点多态性均与NAFLD的易感性相关,且rs12325817与NAFLD的相关性尤以女性更为显著.
唐华王旭霞赵曙光王景杰张超卢王李慧艳闻勤生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基因多态性
内镜下亚离子凝固术对Barrett’s食管的治疗
2013年
目的探讨氩等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s食管(BE)后是否复发以及严重程度。方法观察APC治疗后患者食管下段BE黏膜的内镜变化、BE复发率和再治疗率。结果全年内镜检查13 926人中,检出可疑BE患者690例,占就诊人群的1.96%,占接受内镜检查患者的4.95%。接受治疗的患者265例,占可疑BE的38.41%。内镜下组织活检30例,占可疑BE例数的4.35%,全部符合BE病理诊断。术后1个月复发BE例数11例,占总治疗例数的4.15%,术后3月复发BE例数3例,占治疗总例数的1.13%;术后6月复发BE例数2例,占治疗总例数的0.75%;术后1年复发BE例数3例,占总治疗例数的1.13%,内镜下可见明显改变,病变上延最高达食管27 cm处。结论 APC治疗BE后出现柱状上皮肠化生复发率较高,非常有必要持续对这些患者进行观察随访。可疑BE的治疗指征、APC治疗BE的适应证及时机有待进一步研究。
姚红娟唐华赵曙光叶文广赵保民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腺癌
黄芩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ICAM-1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黄芩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ICAM-1和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情况。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芩甙组,每组15只。假手术组进腹后仅翻动胰腺和十二指肠后关腹,模型组、黄芩甙组在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黄芩甙。术后3,6,12 h,观察大鼠胰腺的病理变化,测定胰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MP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胰腺组织ICAM-1和P-选择素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3,6,12 h,模型组和黄芩甙组的病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且模型组和黄芩甙组6,12 h的病理评分均显著高于3 h(P均<0.05),但2组评分在6 h和12 h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3,6,12 h,模型组胰腺组织中MPO和TNF-α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均<0.05),黄芩甙组胰腺组织中MPO和TNF-α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均<0.05);术后各时间点,模型组ICAM-1和P-选择素随时间延长显著增多,黄芩甙组则随时间延长而显著减少。结论黄芩甙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减轻ICAM-1和P-选择素的表达而发挥对胰腺组织的保护作用。
赵曙光闻勤生李慧艳赵保民王旭霞冯国华唐华
关键词:胰腺炎黄芩甙ICAM-1P-选择素
白细胞介素-8基因-251A/T多态性与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基因-251A/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20例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患者和132例健康对照组的IL-8-251A/T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检测到IL-8基因-251A/T位点AA、AT和TT3种基因型;IL-8基因-251A/T的基因型分布在AP组和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P组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增高(24.2%→34.2%);在轻型组和重型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等位基因A频率明显增高(24.2%→42%);在重型合并Ⅰ型和Ⅱ型及SIRS组和非SIRS组各基因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基因-251A/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唐华刘彩云王旭霞李慧艳闻勤生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基因多态性急性胰腺炎
电针大鼠足三里穴调控胃运动的相关差异基因及部分信号通路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电针调控大鼠胃运动的相关差异基因及其相关的部分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足三里组、非经非穴组、非针刺对照组同步观察电针后胃电的变化;按TRIZOL法抽提三个胃组织标本总RNA,经纯化、逆转录合成掺入生物素标记的cRNA合成探针,与美国SuperArray公司的OligoGEArray基因芯片杂交,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比较基因及信号转导通路差异。结果:选取胃动过缓分布>1/3(Ⅰ)及胃动过速分布>1/3(Ⅱ)的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胃电图结果表明:①各组Ⅰ的例数均比Ⅱ的例数多;②在Ⅰ或Ⅱ中,足三里组比其余两组的例数多、平均频率分布率多;③在Ⅰ中,足三里组比其余两组的平均主频慢。三个标本中,胃动过速较胃动过缓明显差异表达的标志基因hoxal、lep、bcl-2上调,分别属于维甲酸通路、胰岛素通路、Survival通路、雌激素通路、磷脂酶C通路;胃动过速较胃动过缓明显差异表达的标志基因ptgs2下调,属于磷脂酶C通路。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胃电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以抑制作用为主;电针调控大鼠胃运动的机制与某些差异基因上调或下调表达及其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陈慧群杨琦王景杰李慧艳唐华卢王张超黄裕新
关键词:电针
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饮用DSS(dextran sulfacte sodium)水溶液,建立UC动物模型。饮用DSS的大鼠(n=30)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不同药物皆以溶液形式灌胃给药:双歧杆菌治疗组(A组);美沙拉嗪治疗组(B组);模型组(C组),UC模型大鼠每天饮用与药物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D组):饮用与药物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检测治疗前、后各组大鼠MPO活性、IL-6、IL-8、TNF-α水平,并取肠道标本观察肠黏膜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A组、B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结肠损伤组织学评分(CMDI)均下降(P<0.05),IL-6、IL-8、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0.05),A组与B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可通过降低肠道通透性,调节抑制细胞因子,对大鼠DSS结肠炎肠道黏膜发挥保护作用。
王旭霞赵曙光刘震雄朱少君唐华卢王雷巧玲王景杰
关键词:双歧杆菌溃疡性结肠炎髓过氧化物酶IL-6IL-8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