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映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足关节
  • 3篇疗效
  • 3篇康复
  • 3篇矫形
  • 3篇矫形器
  • 3篇关节
  • 3篇干细胞
  • 2篇电针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针疗
  • 2篇针疗法
  • 2篇神经节
  • 2篇神经节阻滞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系统疾病
  • 2篇神经元
  • 2篇神经元特异性

机构

  • 10篇深圳市龙岗中...
  • 5篇广东医学院
  • 4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遵义医学院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15篇唐映
  • 4篇张敏
  • 4篇盛佑祥
  • 4篇杨万章
  • 4篇赵宁
  • 3篇梁豪文
  • 3篇吴芳
  • 2篇冉春风
  • 2篇吴洪
  • 2篇陶思攸
  • 2篇杨佳勇
  • 2篇杨志刚
  • 1篇刘世文
  • 1篇邱桂花
  • 1篇颜杰浩
  • 1篇高圣海
  • 1篇李泉
  • 1篇刘杰文
  • 1篇胡国恒
  • 1篇王云霞

传媒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变化:51例效果评估被引量:10
2008年
背景:神经干细胞移植使脊髓损伤患者重新站起来成为可能,但对脊髓损伤临床应用尚无深入系统的报道。目的:评估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对51例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前后对照观察,于2005-09/2007-07在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完成。对象:选择同期在广东医学院附属深圳南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全部外伤性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64例,男47例,女17例,年龄14~66岁,病程5个月~31年,全部患者既往均接受过针灸、推拿或运动疗法等康复训练,但残留感觉、运动功能缺失及自主经功能紊乱等功能障碍。实验所用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由深圳市北科细胞工程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患者蛛网膜下腔推注脐血源神经干细胞悬液1.0~2.0mL,细胞数量(1.5~3.0)×1010L-1。细胞移植后配合针灸、推拿、运动疗法等综合康复训练,2次/d,30min/次,1个疗程为8周。治疗后ASIA分级不变,ASIA感觉或运动评分增高为有效。主要观察指标:临床疗效,移植前后AISA评分及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的变化,不良反应。结果:51例进入ASIA感觉及运动功能结果分析,19例进入体感诱发电位结果分析。细胞移植后2个月,有效率15%(8/51),AISA评分无明显变化(Z=-2.836~-2.719,P>0.05),少数患者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波幅有微弱缩短的趋势(Z=-3.651~-3.204,P<0.05)。1个疗程以内头痛3例,头晕、呕吐、胸闷、皮疹各1例,出现血象增高等情况,予抗炎及降温处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血象恢复正常。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短时期内无法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但可能会改善其感觉功能。
赵宁杨万章张敏盛佑祥吴芳梁豪文唐映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功能
电针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面神经炎是位于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非化脓性炎症所导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面肌瘫痪,又被称为Bell麻痹,早期除表现为患侧面肌瘫痪、麻木,还常伴有耳后疼痛、耳周疱疹、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泪溢或泪少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主要有针刺、理疗、中医药、糖皮质激素和维生素治疗,其早期治疗是否及时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陶思攸刘世文唐映
关键词: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电针非化脓性炎症面肌瘫痪
丹参诱导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唐映杨万章
关键词:干细胞分化丹参组织器官干细胞归巢成熟细胞定向分化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免疫学改变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脐血源神经干细胞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病人治疗前后进行血液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清酶学、血糖、血脂、细胞及体液免疫测定,行Norris评分,观察症状体征改变。结果病人自身前后比较的结果显示,经治疗后血白细胞、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T细胞、Th细胞、IgG以及No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近期的病情有显著改善。结论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在近期内各项实验室化验结果显示,干细胞具有高安全性,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有待继续观察和随访。
杨万章杨佳勇梁豪文张敏吴芳盛佑祥杨志刚唐映赵宁胡祥江珊郭尚琴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的:观察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60例脑血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是治疗20次(4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改变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0天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均十分明显,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用火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显效快,疗效显著,为治疗此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新技术、新方法。
陶思攸冉春风高圣海李泉唐映
关键词:脑梗塞火针疗法星状神经节阻滞
脐血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临床总结和分析被引量:22
2009年
目的客观总结和评价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综合效果及临床存在的问题。方法250例偏瘫、截瘫、脑瘫、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通过静脉输注、鞘内注射、局部注射使用脐血源神经干细胞4次~8次,每次间隔1周,治疗前后进行常规、生化、免疫检查,临床相关量表评定,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和副反应。结果神经干细胞治疗对脊髓损伤、脑瘫、偏瘫、遗传性共济失调、多发性硬化、脑炎后遗症、周围神经损伤等部分病例有明显效果,且临床使用安全。对运动神经元病有短期疗效,但不能阻止疾病发展,对重症脑变性疾病,单一疗程效果不佳。结论神经干细胞对神经系统疑难病有临床效果,但效果不齐同。对病因尚不明确的疾病,能改善症状、体征,不能阻止其恶化、复发。副反应与细胞质量和个体差异有关。
杨万章吴芳张敏杨佳勇梁豪文盛佑祥胡祥赵宁杨志刚唐映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安全性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并以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康复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康复训练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采取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分、儿童心理教育评估第3版(PEP-3)评分、Gesell评分和儿童生活质量普通适用核心量表4.0(PedsQL^(TM)4.0)评分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康复训练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ARS评分、PEP-3评分、Gesell评分、PedsQL^(TM)4.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CARS评分、PEP-3评分、Gesell评分、PedsQL^(TM)4.0评分均优于康复训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唐映
关键词:针刺疗法康复疗法孤独症谱系障碍
计算机辅助下可动式踝足关节计量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康复科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辅助下可动式踝足关节计量矫形器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踝部骨折术后3周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关节松动术...
王云霞冉春风唐映吴洪杜玩貂
关键词:计算机矫形器踝关节康复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研究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本院行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治疗的患者共2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肢体康复,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例数为113例,总有效率为93.39%,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103例,总有效率为85.1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及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恢复神经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及自理能力,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玉婷邱桂花唐映
关键词: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
接受脐血干细胞移植受者血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β2-微球蛋白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已证实在特定条件下,脐血干细胞经刺激可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用于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明显优越性。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β2-微球蛋白的表达变化。设计:病例分析。对象:2007-03/07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行脐血干细胞移植的54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治疗及实验均知情同意。脐血干细胞由深圳北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方法:每例患者用2mL注射器向蛛网膜下腔推注脐血干细胞悬液1.0~2.0mL,细胞数(3.0~4.0)×1010L-1,每5d移植1次,4次为1个疗程。每例患者取左侧屈膝位,定位L3/4或L2/3椎间隙,麻醉后由椎间隙进硬膜外腔,再继续进针至有落空感时抽出针芯,有清亮脑脊液流出,留取脑脊液标本送检。每例患者静脉采血3.0~4.0mL/次,离心后分离血清,-20℃保存,避免反复冻融。主要观察指标: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RIA法测定β2-微球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移植前比较,移植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质量浓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移植后血清中β2-微球蛋白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质量浓度显著升高(P<0.01)。移植前后脑脊液沉淀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组化显色差异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移植对脑脊液和血清中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无明显影响,脑脊液沉淀细胞可能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后β2-微球蛋白在正常范围内的升高,从临床角度说明脐血干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小及应用的安全性。
唐映胡国恒苏卓娃舒江乔张敏盛佑祥吴芳赵宁杨万章
关键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Β2-微球蛋白脐血干细胞神经系统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