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红琴

作品数:98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专利
  • 4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甘蔗
  • 22篇绿肥
  • 10篇土壤
  • 10篇柑橘
  • 8篇种养
  • 8篇紫云英
  • 8篇果园
  • 7篇养分
  • 7篇栽培
  • 7篇水稻
  • 6篇稻田
  • 6篇培养基
  • 6篇组培
  • 6篇立体种养
  • 6篇还田
  • 5篇选育
  • 5篇养殖
  • 5篇桂糖
  • 5篇腐解
  • 5篇甘蔗新品种

机构

  • 73篇广西农业科学...
  • 18篇广西壮族自治...
  • 1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重庆市农产品...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充市农业科...
  • 1篇桂林市农业科...
  • 1篇大长江环境工...

作者

  • 98篇唐红琴
  • 63篇何铁光
  • 61篇李忠义
  • 60篇韦彩会
  • 56篇董文斌
  • 42篇蒙炎成
  • 19篇李松
  • 18篇谭芳
  • 18篇刘丽敏
  • 17篇淡明
  • 16篇余坤兴
  • 16篇方锋学
  • 16篇刘红坚
  • 15篇游建华
  • 12篇杨荣仲
  • 10篇俞月凤
  • 8篇邓展云
  • 8篇刘海斌
  • 7篇戴友铭
  • 7篇苏利荣

传媒

  • 5篇中国糖料
  • 5篇江苏农业科学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4篇广西蔗糖
  • 4篇南方农业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机化学...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湖南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6篇2022
  • 21篇2021
  • 17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3
  • 9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1篇1999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金桔果园生态栽培方法
本发明一种金桔果园生态栽培方法,搭配种植光叶苕子和肥田萝卜,能减少石化产品的投入,培肥地力,提升土壤的质量,生态环保;在发酵肥的原料中加入甘蔗渣、鸡蛋壳等原料,可以起到缓释肥力的作用,能保证金桔树盖膜期间拥有充足的肥力;...
李忠义董文斌宾焕军唐红琴莫可艳何铁光黎德明李雅琳韦彩会汤海玲陈雯
文献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法的土壤细菌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分析技术,对2010—2020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土壤细菌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为土壤细菌领域研究者跟踪研究前言、把握研究方向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土壤细菌领域发文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未达饱和状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是土壤细菌研究领域发文数量最多的国家,达9458篇,占全球总发文量的27.09%;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科研机构和学者发文量中国分别占据6位和4位;土壤细菌研究方法、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机制(包括土壤细菌群落空间分布及环境响应、群落构建过程)以及土壤细菌的功能特征(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修复、植物和土壤健康)是近年来该领域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综合来看,土壤细菌研究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但面临的挑战仍很大,需要突破现有技术手段对其注释,将土壤细菌特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联系起来,推动其向前发展。
钟菊新唐红琴何铁光李忠义李强
关键词:土壤细菌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分析
不同绿肥种类和还田量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研究不同种类绿肥还田后对柑橘园土壤养分的影响,为绿肥的合理利用和柑橘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在柑橘园行间设置拉巴豆、紫云英、光叶苕子、紫花苜蓿、黑麦草5种绿肥还田及不还田的对照处理,各绿肥设置AR1(22500 kg/hm^(2))和AR2(45000 kg/hm^(2))2个还田量,于还田后20、40、60、80、100 d采取土样进行分析。同一时间段,绿肥还田处理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对照,0~20 d为土壤养分快速提升期,20~100 d为土壤养分缓慢提升期。同一时间段,还田量AR2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均高于AR1,而pH值低于AR1。还田100 d后,绿肥还田量为22500 kg/hm^(2)时,5种绿肥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分别达到42.11%~55.71%、23.71%~50.51%、104.03%~378.93%、4.64%~26.25%;绿肥还田量为45000 kg/hm^(2)时,5种绿肥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分别达到51.84%~72.58%、47.94%~114.95%、221.63%~392.88%、9.25%~37.32%。结合土壤养分含量及pH值的改善效果,推荐22500 kg/hm^(2)的绿肥还田量,在该还田量下,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提升贡献最大的分别为光叶苕子、紫云英、光叶苕子和紫云英,分别较对照高55.71%、50.51%、378.93%、26.25%。在具体的应用上,应结合当地的耕作条件及施肥需求,选择合理的绿肥以培肥地力。
唐红琴李忠义曾成城董文斌韦彩会蒙炎成何铁光
关键词:绿肥还田量土壤养分PH值
一种金桔密植避雨栽培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金桔密植避雨栽培架,包括沿种植行间隔设置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竖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和弧形支撑杆,所述竖向支撑杆为伸缩结构;所述弧形支撑杆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杆顶部;所述横向...
李忠义钟菊新宾焕军莫可艳黎德明李雅琳汤海玲董文斌何铁光唐红琴韦彩会陈雯
一种用金属容器盛装甘蔗液体培养基袋的方法
一种用金属容器盛装甘蔗液体培养基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具有弹性的铝盒夹住装培养基袋的袋口,将所述铝盒放到金属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并扣好锁扣,打开透气孔盖,将所述金属容器放进高压消毒锅内消毒,消毒好后将金属容器取出,盖住...
李松莫磊兴谭芳覃碧霞许培源唐红琴刘红坚刘丽敏余坤兴淡明游建华杨荣仲陈庭速许树宁戴友铭
文献传递
一种用灵发素进行甘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一种用灵发素进行甘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是将甘蔗茎尖分生组织在MS+LFS+NAA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分化丛生芽苗、增殖以及生根培养,获得完整的甘蔗植株。该方法在诱导分化丛生芽苗的成苗时间比用6-BA提前5~10天,大大...
李松许鸿源蓝桃菊方锋学刘丽敏淡明余坤兴刘红坚谭芳杨荣仲游建华唐红琴卢曼曼刘晓燕龚银花
文献传递
一种坡地水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坡地水土检测装置,包括收集管、总箱、集水箱和集泥箱;收集管倾斜放置,其朝上一侧开口;收集管较低一端的端口下方放置总箱,且通过该端连通总箱;总箱下方放置集水箱,且其底部通过集水管连通集水箱,集水管上装设有...
李婷婷何铁光胡钧铭董文斌韦彩会蒙炎成唐红琴俞月凤李忠义王瑾张野曾向阳
文献传递
稻田豆科冬季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为明确豆科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苕子的腐解和养分释放规律,采用网袋法研究其在稻田中的腐解动态。结果表明,在稻田环境中,紫云英和苕子的茎秆在0~20 d腐解速度较快,累计腐解率分别为42.3%、44.6%,之后,腐解缓慢,在100 d时,紫云英和苕子累计腐解率分别达74.5%、76.6%。经过100 d的腐解,紫云英的碳、氮、磷、钾累计腐解率分别为70.1%、72.3%、81.2%、89.3%;苕子的碳、氮、磷、钾累计腐解率分别为76.3%、75.5%、83.5%、91.1%。紫云英和苕子茎秆养分的释放速率表现为钾>磷>氮≈碳。苕子的茎秆累计腐解率及碳、氮、磷、钾等养分的累计释放率均大于紫云英,翻压还田后其理论化肥减施量大于紫云英。
李忠义何铁光蒙炎成韦彩会唐红琴
关键词:苕子腐解特征养分释放特征稻田
稻草-狐尾藻治理养殖废水效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拟研究稻草-狐尾藻治理养殖废水的效应,为探讨狐尾藻在处理养殖废水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覆盖稻草和无稻草覆盖2组模拟试验,每组将狐尾藻放置于5级废水中培养,以自来水作为对照,每间隔一段时间测量各级废水化学需氧量(COD)与固体悬浮物(SS)、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的浓度,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稻草覆盖组中COD和SS浓度2项指标呈现升高趋势外,其余指标均呈现前期快速降低、后期缓慢降低的趋势。处理75 d后,各级废水中的各指标浓度均较原水明显下降,无稻草覆盖组狐尾藻净化养殖废水效果较好,效率较高。狐尾藻能有效降低养殖废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浓度,改善水质,在治理和净化养殖废水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唐红琴董文斌李忠义蒙炎成韦彩会王瑾俞月凤胡钧铭张野李婷婷何铁光
关键词:稻草狐尾藻养殖废水污染物
桂糖03-2287新植蔗在广西不同蔗区的表现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为研究桂糖03-2287在广西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为加快优良甘蔗新品种(系)的繁殖与推广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对照,在广西5个不同生态蔗区种植桂糖03-2287,调查分析新植蔗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桂糖03-2287新植蔗平均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等农艺性状均表现优于新台糖22;平均产蔗量为118.78t/ha,比新台糖22的101.87t/ha增产19.85%;平均蔗糖分为15.2%,比新台糖22的15.1%略高;桂糖03-2287的平均理论糖产量为18.10t/ha较新台糖22(15.27t/ha)高20.05%。桂糖03-2287与当地主栽品种新台糖22相比,表现出植株高大,中大茎,有效茎数多,高产,蔗糖分相当,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良特性,适应性广,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
徐林刘海斌邓展云黄海荣王泽平向立华唐红琴罗红
关键词:适应性农艺性状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