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嘉世旭

作品数:88 被引量:830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1篇地震
  • 43篇地壳
  • 31篇地震测深
  • 30篇测深
  • 29篇地壳结构
  • 21篇深地震
  • 19篇深地震测深
  • 9篇人工地震
  • 8篇盆地
  • 8篇青藏高原
  • 7篇剖面
  • 7篇强震
  • 7篇人工地震测深
  • 7篇克拉通
  • 7篇块体
  • 6篇东北缘
  • 6篇震群
  • 6篇上地壳
  • 6篇强震群
  • 6篇青藏高原东北...

机构

  • 70篇中国地震局
  • 18篇国家地震局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海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8篇嘉世旭
  • 28篇张先康
  • 22篇段永红
  • 20篇王夫运
  • 17篇刘昌铨
  • 16篇徐朝繁
  • 14篇杨卓欣
  • 14篇方盛明
  • 13篇刘志
  • 13篇林吉焱
  • 11篇张建狮
  • 11篇张成科
  • 9篇赵金仁
  • 8篇郭文斌
  • 8篇刘保金
  • 8篇田晓峰
  • 6篇赵俊猛
  • 5篇潘纪顺
  • 5篇刘明军
  • 5篇酆少英

传媒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地震地质
  • 5篇地震学报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华北地震科学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大地测量与地...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地学前缘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2014年中...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地震研究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第七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1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8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高分辨主动源地震方法研究伽师强震群区地壳精细结构
<正> 为了对伽师强震群独特的地震活动性及宏观现象可能意味着的现今强烈地壳活动地区地震孕震机理及动力学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较高分辨的地壳结构特别是中上地壳精细结构的有关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该地区完成的两条深地震测深剖面结...
张先康徐朝繁杨卓欣段永红嘉世旭刘宝金
文献传递
延庆-怀来盆地大震危险性分析研究被引量:16
1997年
根据延庆-怀来盆地深部探测研究结果,结合浅部活动构造、古地震事件、地震活动性和地壳应力场分布以及其它相关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同时与邢台等地震区的深部结构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延庆-怀来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不排除有发生7级地震的可能性.
刘昌铨嘉世旭刘明军李长法
关键词:应力场深部探测强震地震危险性盆地
华北地壳结构与克拉通破坏探测研究
本世纪初随着全自动三分向地震数字仪器的应用以及仪器数量的大幅增加,完善了对深部地壳及上地慢顶部结构的长距离观测,相继完成了山东诸城-陕西宜川900km、山东文登-山西忻州-华北石家庄-内蒙阿拉善剖面1600km、江苏盐城...
嘉世旭王夫运方盛明段永红田晓峰张建狮林吉焱
关键词:地震探测克拉通破坏地壳结构
文献传递
江苏响水—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地震折射测深结果被引量:33
1991年
江苏响水—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呈东南—西北向斜跨中朝地台及其南北两缘。本文是论述断面的地震折射测深结果,结合部分大地电磁测深和重、磁资料,对断面通过的八个地质构造单元,分别阐述它们的地壳结构、构造特征及其动力学演化过程。并同时探讨了沿断面区域的地震活动的深部结构、构造背景。
刘昌铨嘉世旭杜官恒
关键词:地震勘探测深地学断面
不同速度模型条件下地震波走时的射线追踪计算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主要讨论了不同速度模型下的走时计算.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目的的反演对象,选用相应的速度模型进行走时射线追踪计算,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计算速度,节约计算机机时,为反演方法的实施带来方便.
嘉世旭
关键词:地震波射线地震勘探
京津地区顺义-塘沽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的走时成像结果及其揭示的上地壳断裂构造特征
2020年
在大中型城市汇集的城市群及其邻近区域,利用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方法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对于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升城市韧性、构建城市减灾参考模型和防范地震及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文中运用正则化层析反演方法,对穿越京津地区的高分辨折射地震剖面进行走时成像,构建了控制京津地区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模型。结果显示,京津地区存在巨厚的沉积盖层,近地表速度低至1.6km/s,结晶基底最浅埋深位于北京凹陷(约2km),最深位于武清凹陷(约8km),研究区不同构造单元的结晶基底埋深与结构性质主要受新生代期间的断陷沉降作用影响。文中还利用成像结果的速度差和地震记录的横向变化,对速度差异较大的断裂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研究区主要构造单元主控断裂的成像结果及其在上地壳的展布特征,为活断层探测中利用地震折射成像方法判定断层形态提供了参考。
田晓峰田晓峰熊伟王夫运徐朝繁段永红
华北北部不同构造单元地壳速度模型──均匀分层介质反射波走时反演的结果被引量:5
2006年
从广义反演理论出发,对多层反射波的走时联合反演,可以同时获得所有的各层速度及厚度参数。其优点是在不需要把问题线性化过程的同时,统一考虑了各层反射波走时的离散对整个地壳模型的影响,又可兼顾观测数据的不同误差分布。本文将该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应用于华北北部的几个不同构造单元,反演得出了其反射P波速度结构,并与正演结果进行了对比。
田晓峰张先康嘉世旭杨卓欣段永红徐朝繁张成科张健狮
关键词:地壳速度结构
华北不同构造块体地壳结构及其对比研究被引量:188
2005年
华北古大陆块体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使地壳构造具有明显的分块特征.利用华北地区近30条、共约两万公里的深地震测深资料及成果,进一步研究华北各次级块体内部地壳细结构,对比分析各块体的结构差异.根据不同的地壳结构特征,华北地壳可分为三大类: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地壳结构简单,基底结构完整,为稳定古大陆地壳;华北中部隆起区太行山及北部阴山、燕山隆起区地壳结构相对简单,中部地壳和下地壳局部区域轻微速度逆转,可能与该区域地壳增厚隆升的壳内介质解耦形变有关;华北东部裂陷盆地地壳结构复杂,基底下陷、破碎,壳内介质松散、速度低,Moho上隆、地壳减薄,横向结构差异明显,显示了新生地壳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探讨了华北地壳分块构造以及与之相关的动力学演化.
嘉世旭张先康
关键词:深地震测深地壳细结构动力学演化
利用华北北部深部地球物理资料数值模拟地壳应力场被引量:25
1998年
利用华北北部近20多年的地震测深资料进一步深化分析解释,结合其它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给出地壳分层结构,求得弹性力学参数,得到三维有限单元的地壳模型.参考区域构造应力场,在考虑重力影响的情况下,对模型边界作适当约束,利用线弹性三维有限单元程序进行各节点位移和各单元应变、应力计算.通过分析上、中、下地壳各层的最大主压应力等值线图,探讨地壳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与地震的关系.
刘昌铨刘明军嘉世旭
关键词:地震测深地壳应力地球物理数据数值模拟
龙门山中段地壳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地壳东流物质在周边刚性地块阻挡下造成了东北缘祁连山、六盘山,东缘龙门山等强烈隆升、规模宏大的褶皱造山带。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强烈地逆冲褶皱抬升,5·12汶川地震前地表断裂带较长时间的弱滑动速率以及5·12地震在构造...
嘉世旭刘志徐朝繁刘保金张成科赵金仁林吉焱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