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伦芳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原位
  • 4篇水系
  • 4篇矸石
  • 4篇污染
  • 4篇煤矸石
  • 2篇有机质
  • 2篇原位覆盖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水溶性有机质
  • 2篇紫花
  • 2篇紫花苜蓿
  • 2篇苜蓿
  • 2篇矸石堆
  • 2篇污染控制
  • 2篇木霉
  • 2篇矿坑
  • 2篇垃圾
  • 2篇垃圾渗滤
  • 2篇垃圾渗滤液

机构

  • 9篇贵州大学
  • 3篇贵州交通职业...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工程学院

作者

  • 10篇姚伦芳
  • 7篇付天岭
  • 7篇吴永贵
  • 2篇滕应
  • 2篇李振高
  • 2篇刘方
  • 2篇骆永明
  • 1篇丁克强
  • 1篇任文杰
  • 1篇赵铮
  • 1篇朱烨
  • 1篇李江
  • 1篇韦生根
  • 1篇罗筠
  • 1篇何莉
  • 1篇洪冉
  • 1篇麻占威
  • 1篇周妍
  • 1篇张天文
  • 1篇彭江

传媒

  • 2篇环保科技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紫花苜蓿联合修复效应被引量:24
2014年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新型修复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型生物资源的应用将推动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实验,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ssei FS10-C)、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供试生物,设置添加灭活菌剂-无紫花苜蓿(CK)、添加灭活菌剂-种植紫花苜蓿(A)、接种木霉菌剂-种植紫花苜蓿(TA)、接种木霉菌根瘤菌复合菌剂-种植紫花苜蓿(TRA)4种处理,探究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及其微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培养,微生物不仅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而且在紫花苜蓿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土壤中PAHs降解率。TA处理中紫花苜蓿生物量增加了5.88%,而TRA处理进一步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其生物量增加了11.15%;A、TA和TRA处理下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17.02%、25.62%、32.93%,显著(p<0.05)高于处理CK(5.67%)。此外,接种菌剂处理(TA、TRA)对土壤中高分子量PAHs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A处理土壤中4-、5(+6)环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18.13%、24.74%,TA处理为21.41%、28.34%,而TRA处理则为21.29%、30.11%。同时,紫花苜蓿能够通过其根际效应显著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相较于CK处理,A、TA、TRA处理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3.20%、34.58%、32.65%,A、TA、TRA处理AWCD值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CK。通过木霉、根瘤菌与紫花苜蓿联合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PAHs,而且能够恢复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多样性和稳定性。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修复手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姚伦芳滕应刘方吴永贵李振高骆永明
关键词:PAHS污染土壤木霉菌紫花苜蓿微生态效应
一种有机水系覆盖实现原位控制煤矸石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系覆盖实现原位控制煤矸石污染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堆放场地选择和防渗处理:选择的凹地、矿坑或其他堆放场地等,具有自然防渗要求或进行人工防渗处理,使其达到防渗要求;b、矸石堆放及进行有机水系覆盖处...
吴永贵付天岭姚伦芳
文献传递
植物–微生物联合对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PAHs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在种植紫花苜蓿的同时,分别施加木霉菌剂、根瘤菌菌剂以及木霉与根瘤菌复合菌剂,并采用离心分级法将处理后土壤分为4个粒径团聚体,即细黏粒(0.1~1μm)、粗黏粒(1~5gm)、粉粒(5~50μm)以及细砂粒(50~250μm),分析了植物域生物联合作用对不同粒径土壤中PAHs的去除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一根瘤菌联合作用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优,其降解率达60%以上。不同粒径组分中PAHs含量的分布表现为细砂粒〉粉粒〉粗黏粒〉细黏粒,且PAHs在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去除率差异性较大。低环(2、3环)PAHs在各粒径组分中去除率较低(20%以下),并在不同粒径组分间呈非均衡分配状态;4环PAHs的去除主要集中在粉粒和细砂粒中,而5环PAHs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细黏粒上。可见,PAHs在土壤不同粒径组分中分布特征及降解效应为进一步阐明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妍滕应姚伦芳任文杰丁克强李振高刘方骆永明朱烨
关键词:紫花苜蓿木霉根瘤菌土壤团聚体降解效应
水溶性有机质原位覆盖对含硫煤矸石的污染控制被引量:5
2014年
为评价利用富含天然水溶性有机质的废水覆盖处理对含硫煤矸石污染物释放的原位控制效果,分别采用过滤后的沼液覆盖(水溶性有机质1,OC-1)、养殖废水覆盖(水溶性有机质2,OC-2)及清洁水源水覆盖(对照,CK)对煤矸石进行浸没(覆盖)处理。经550 d的连续浸没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煤矸石在2种天然水溶性有机质覆盖处理后的550 d的内,均能显著抑制煤矸石的氧化产酸,使水溶性有机质处理后上覆水样的pH一直维持中性偏碱的水平,显著降低了煤矸石周边水环境的氧化还原电位(pOC-1=0.000 01;pOC-2=0.000 01),并显著降低了煤矸石上覆水样中Fe、Mn、Cu、Zn及SO42-和F-等阴阳离子的浓度(pOC-1均<0.01;pOC-2也均<0.01);且2种水溶性有机质覆盖上覆水样中的溶出离子浓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EC=0.251 5、pEh=0.319 8、pFe=0.992 8、pMn=1、pCu=0.939 7、pZn=0.993 1、pSO42-=0.124、pF-=0.073 8)。而清洁水源水(对照)处理的上覆水样则呈现煤矿山酸性废水的典型特征,即较低的pH(2.52)、较高的EC(3 730μS/cm)、Eh(502 mV)和酸度(1 383 mg/L),同时富含Fe、Mn、Cu、Zn等金属离子及SO42-和F-等阴离子。说明天然水溶性有机质覆盖处理可有效抑制含硫煤矸石的氧化酸化及多种特征污染物质的溶出释放。因此,可考虑采用一定浓度的养殖废水及沼液等天然水溶性有机质作为煤矸石覆盖材料对含硫煤矸石进行原位污染控制及治理。
付天岭吴永贵姚伦芳李江
关键词:煤矸石
一种有机水系覆盖实现原位控制煤矸石污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水系覆盖实现原位控制煤矸石污染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堆放场地选择和防渗处理:选择的凹地、矿坑或其他堆放场地等,具有自然防渗要求或进行人工防渗处理,使其达到防渗要求;b、矸石堆放及进行有机水系覆盖处...
吴永贵付天岭姚伦芳
文献传递
两种水系覆盖对富硫煤矸石的原位污染控制效果研究
2015年
为评价水系覆盖对富硫煤矸石污染物质溶出的控制效果,采用天然水、粉煤灰浆液、垃圾渗滤液分别设置为对照、碱性水系覆盖、有机水系覆盖3种方式对富硫煤矸石进行浸没处理,处理周期1.5 a。结果表明:天然水对照处理上覆水样中有较低的p H(2.5~4.0)、较高的EC、Eh,同时富含Fe、Mn、Cu、Zn等金属离子及SO2-4和F-等阴离子,呈现出矿山酸性废水的一般特征。相对对照处理,碱性水系覆盖和有机水系覆盖处理上覆水样中有较高的p H(中性偏碱)和相对较低的Eh,能极显著降低上覆水样中的Fe、Mn、Zn、Cu的溶出,同时对SO2-4和F-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种水系覆盖上覆水样中的溶出离子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碱性水系覆盖对于金属离子的溶出表现出更好的控制效果。因此,碱性水系覆盖和有机水系覆盖等水系覆盖处理技术是一种可用于富硫煤矸石污染原位控制的有效途径。
姚伦芳吴永贵付天岭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煤矸石
岩溶地区水体沉积物对铜在不同类型上覆水中迁移的影响
2012年
为研究岩溶地区河流湖库在底泥疏浚前后水体沉积物对外源性重金属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以重金属铜为例模拟沉积物存在或缺失条件下重金属在岩溶地区常见水体中的迁移试验,结果表明:在富碳酸氢盐水(supercarbonate-rich water,SCRW)、富营养化水(eutrophic water,ETW)、对照(去离子水,de-ionized water,DIW)3种上覆水体与水体沉积物存在或缺失构成的6个系统中,沉积物的有无对铜从上覆水中迁出量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沉积物+DIW]>[SCRW]>[沉积物+ETW]>[沉积物+SCRW]>[ETW]>[DIW].使用Langmuir扩展方程对浓度-时间函数进行拟合后考察其一阶导数研究沉积物对重金属迁出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沉积物+上覆水]系统对铜的迁移速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在0~1.8h内,铜在[沉积物+SCRW]系统中的迁出速率最高,在1.8~42h内,铜在[沉积物+DIW]中的迁出速率最高,在42h后各个系统中的迁出速率均较低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直至240h均保持稳定.说明在外来重金属的输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的存在可使水体对外来重金属具有更好的缓冲能力且可有效加快上覆水中重金属(铜)初期(0~48h)的迁出速率,因此现有的岩溶地区水体沉积物疏浚工程环境风险评价体系需要进行修正.
洪冉吴永贵付天岭赵铮姚伦芳麻占威
关键词:岩溶地区沉积物上覆水迁移
一种桥梁景观缓冲护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景观缓冲护栏,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多个等间距固定安装在桥梁侧边上,所述支撑架为双片钢板焊接组成,两个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护板,所述支撑架下端焊接有基座板,所述基座板由互相垂直的铸铁板件一体化组成...
罗筠姚伦芳韦生根何莉张天文彭江
文献传递
两种水系覆盖对富硫煤矸石的原位污染控制效果
2015年
为评价水系覆盖对富硫煤矸石污染物质溶出的控制效果,采用天然水、粉煤灰浆液、垃圾渗滤液设置对照、碱性水系覆盖、有机水系覆盖3种方式对富硫煤矸石进行浸没处理,处理周期1.5年。结果表明:对照处理上覆水样中有较低的p H(2.5~4.0)、较高的EC、Eh,同时富含Fe、Mn、Cu、Zn等金属离子及SO^(2-)_4和F^-等阴离子,呈现出矿山酸性废水的一般特征。相对比于对照处理,结合统计数据表明,碱性水系覆盖和有机水系覆盖处理上覆水样中有较高的p H(中性偏碱)和相对较低的Eh,能极显著降低上覆水样中的Fe、Mn、Zn、Cu的溶出,同时对SO^(2-)_4和F^-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两种水系覆盖上覆水样中的溶出离子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碱性水系覆盖对于金属离子的溶出表现出更好的控制效果。因此,碱性水系覆盖和有机水系覆盖等水系覆盖处理技术是一种可用于富硫煤矸石污染原位控制的有效途径。
姚伦芳吴永贵付天岭
关键词:粉煤灰垃圾渗滤液煤矸石
水溶性有机质原位覆盖处理对含硫煤矸石污染物释放的抑制作用
为评价利用富含天然水溶性有机质的废水覆盖处理对含硫煤矸石污染物释放的原位控制效果,分别采用过滤后的沼液覆盖(水溶性有机质1,OC-1)、养殖废水覆盖(水溶性有机质2,OC-2)及清洁水源水覆盖(对照,CK)对煤矸石进行浸...
付天岭吴永贵姚伦芳李江
关键词:污染物释放水溶性有机质原位覆盖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