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吉龙

作品数:90 被引量:450H指数:12
供职机构: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1篇卵巢
  • 19篇子宫
  • 14篇宫内
  • 13篇子宫内膜
  • 13篇流产
  • 13篇内膜
  • 13篇宫内膜
  • 11篇肿瘤
  • 9篇细胞
  • 9篇免疫
  • 9篇基因
  • 8篇子宫内膜异位
  • 8篇卵巢早衰
  • 7篇代谢
  • 7篇蛋白
  • 7篇异位症
  • 7篇子宫内膜异位...
  • 7篇内膜异位症
  • 7篇骨代谢
  • 6篇上皮

机构

  • 45篇深圳市妇幼保...
  • 2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深圳市宝安人...
  • 5篇复旦大学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五人...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人民医...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90篇姚吉龙
  • 12篇覃春容
  • 12篇郝艳华
  • 9篇刘庆芝
  • 9篇程明刚
  • 9篇王洪复
  • 8篇秦惠琳
  • 5篇刘植华
  • 5篇郑怀美
  • 5篇李雪梅
  • 5篇钟巧
  • 5篇刘香萍
  • 5篇李晖
  • 5篇高晓玲
  • 5篇陈文萍
  • 4篇唐雪莲
  • 4篇吴维青
  • 4篇任晓慧
  • 4篇彭艳
  • 4篇杨晓薇

传媒

  • 8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5篇中华医院感染...
  • 4篇现代妇产科进...
  • 4篇广东医学
  • 4篇深圳医学
  • 4篇中国生育健康...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DHPLC技术进行特发性卵巢早衰易感基因TGFBR3的突变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应用DHPLC技术对TGFBR3基因12外显子多态进行准确、快速、高通量的检测。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确诊的卵巢早衰患者110例为卵巢早衰组,以月经规则、性激素检查在正常范围内的年龄匹配的妇女110例为对照组。针对TGFBR3基因12外显子的编码区及剪接位点设计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引物,构建TGFBR3基因12外显子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建立的针对TGFBR3基因12外显子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区分已知变异序列和野生型序列,并且灵敏性和稳定性都好。收集110例特发性卵巢早衰和110例正常人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TGFBR3基因12外显子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检测到2个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2022 T/C位点多态性:卵巢早衰组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1/110)、22.7%(25/110)、76.4%(84/110),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2.3%(27/220)、87.7%(193/220);对照组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0%(10/110)、90.9%(100/110),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5%(10/220)、95.5%(210/220);两组间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161-75C/T多态性位点基因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卵巢早衰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本课题研究中建立的针对TGFBR3基因12外显子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将TGFBR3基因12外显子变异序列与野生型序列区分,并且实验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好、稳定性高,体系可靠。本研究建立的基于PCR的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TGFBR3基因12外显子突变方法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半自动化、快速、准确、经济的突变检测技术。
李桃覃春容姚吉龙任晓慧唐雪莲吴维青
关键词:卵巢早衰
PAF、PAF-AH、PAF-R与不明原因性女性不孕的关系探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R)活性变化在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等方法测定20例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血浆PAF、PAF-AH及PAF-R的活性变化。结果: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血浆PAF活性明显降低,血浆PAF-AH活性明显增高,均有显著意义(P<0.01);不明原因性不孕症患者血浆PAF-R mRNA产物低于对照组PAF-R mRNA。结论: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血浆PAF活性明显降低,血浆PAF-AH活性明显增高,PAF-R mRNA活性明显降低,提示PAF、PAF-AH及PAF-R活性变化在不明原因性不孕患者的发生机制中可能有一定作用。
覃春容古衍姚吉龙张丽冯卫彤段纯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及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血清中孕激素诱导阻断因子(PIBF)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94例RSA患者血清中PIBF和Th1(IL-2、TNF-α、IFN-γ)/Th2(IL-10)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以72例正常未孕妇女及92例正常健康早孕妇女作为对照。结果3组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中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RSA组血清中IL-2、TNF-α、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IBF、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健康早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A患者血清中PIBF表达水平降低可导致反复自然流产,可作为预测反复自然流产的检测指标;Th1/Th2型细胞因子间平衡的改变与反复自然流产有关,而PIBF在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
黄山鹰唐国玲戴宇刘庆芝姚吉龙都红蕾
关键词:反复自然流产TH1/TH2型细胞因子血清
卵巢癌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10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激肽释放酶10(hK10)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ISA法测定30例卵巢癌患者、2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32例正常妇女血清中的hK10水平并以正常对照组95%可信区间的上限值为阳性标准,分析hK10在3组之间和卵巢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间的水平和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清hK10水平的95%可信区间的上限值为0.846ng/mL;卵巢癌患者血清hK10水平及阳性率[(1.312±1.399)ng/mL、73.3%]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0.508±0.236)ng/mL、7.7%]和正常对照组[(0.517±0.168)ng/mL、6.3%](t>2.89,χ2>24.5,P<0.01),而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t=0.17,χ2=0.05;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血清中hK10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21,P<0.05)。hK10联合CA125诊断卵巢癌的灵敏度为86.7%,特异性为87.9%,阳性预测值为78.8%,阴性预测值为92.7%,总有效率为87.5%;诊断Ⅰ/Ⅱ期卵巢癌的灵敏度从hK10或CA125单指标的40%提高到60%。结论:血清hk10是一种新的卵巢癌肿瘤标志物,对卵巢癌的诊断和临床分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hK10与CA125联合应用可提高其早期诊断的灵敏度。
郝艳华陈文萍程明刚秦惠琳姚吉龙
关键词:卵巢肿瘤激肽释放酶类CA-125抗原肿瘤标志物
利维爱防止卵巢早衰患者骨量丢失作用机制的探讨
1999年
本文通过给12例卵巢早衰者用药(Livial)2个月,并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尿钙与肌酐(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OHPr/Cr)比值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PK)、雌二醇(E2)、骨钙素(BGP)、降钙素(CT)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探讨Livial防止卵巢早衰患者骨量丢失的作用的机制。结果显示Livial给药前后空腹尿Ca/Cr、OHPr/Cr比值明显下降(P〈0.01。
姚吉龙汤晓晖
关键词:利维爱卵巢早衰骨量丢失
创建等级评审对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过程,是全面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方法在2008年1月-2011年6月分前期准备和申报评审准备两个阶段,医院按广东省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标准,全面启动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等级创建工作。结果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并持续改进;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得到落实;医院感染各重点部门、重点科室及重点项目开展更全面更深入;医院感染管理各项措施在全院的相互配合更为密切。结论通过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等级创建,明显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了规范化管理;提升了管理水平;强化了团队合作。
钟巧姚吉龙李晖高晓玲
关键词:医院感染
利维爱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及骨调节因素水平的影响
1999年
目的 探讨利维爱防治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 给18例绝经后妇女利维爱2.5mg每日1次口服,连服2个月。观察用药前后空腹尿钙与肌酐(Ca/Cr)、羟脯氨酸与肌酐(OHPr/Cr)比值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降钙素(CT)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 服药后空腹尿Ca/Cr、OPPr/Cr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P〈0.05);
姚吉龙汤晓晖
关键词:利维爱绝经骨代谢骨质疏松
反相斑点杂交快速诊断解脲脲原体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建立1个能用于临床标本直接分型的简单、实用、可靠性好的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揭示正常携带状态及感染状态下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型。方法:设计分型引物,用反相斑点杂交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型鉴定。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解脲脲原体基因型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检出率为89.1%。对照组中解脲脲原体以parvum群(微小脲原体)为主(79.3%),其检出率较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高(P=0.018),而且以其中的1、3、6基因型的单型别为主(82.6%)。病例组解脲脲原体中两群感染(16.2%)较对照组高(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其中以T960群与1型的多型别感染在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09);在多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病例组较对照组高(P=0.026),而单型别感染中1型的检出率在对照组高(P=0.000)。结论:反相斑点杂交能进行解脲脲原体基因分型,方法简单、实用,有望发展成为用于临床标本的解脲脲原体分型的1种方法。Parvum群(微小脲原体),尤其是其中的1、3、6的单型别是正常人群携带的可能性较大。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两群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尤以T960群与parvum群中1型的多型别感染较正常体检人群高,提示T960群有可能和1型起协同作用或独自导致疾病。
覃春容姚吉龙张帝开史成军程刚胡斌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基因型
TN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研究进展
2014年
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免疫因素是内异症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肿瘤坏死因子(TNF)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应答因子,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和代谢功能。此外,TNF存在基因多态性,并且子宫内膜异位症还存在家族聚集性发病,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该文将就肿瘤坏死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便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余鸿标姚吉龙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发病机制
复发性流产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种植窗外周血及子宫内膜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URSA)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淋巴细胞亚群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后比例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并比较20名URSA患者LIT前后种植窗口期外周血中及子宫内膜中CD3^-CD(56+16)^+自然杀伤细胞(uterine natural killer cell uNK)、CD3^+CD4^+CD8^-、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URSA患者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比例显著下降(t=3.59,P<0.01);CD3^-CD(56+16)^+uNK细胞亚群比例在治疗后显著升高(t=-4.87,P<0.01);CD3^+CD4^-CD8^+T细胞亚群的比例LIT后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2.免疫治疗前后外周血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无显著性变化。结论:1.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可能是复发性流产的病因之一。2.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后,子宫内膜局部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有利于再次妊娠。3.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子宫内膜相应淋巴细胞亚群间比例无显著相关性,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不能用于评估子宫内膜局部的免疫状态。
罗智华姚吉龙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种植窗主动免疫治疗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