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中毒
  • 6篇有机磷
  • 4篇有机磷中毒
  • 4篇输注
  • 4篇磷中毒
  • 4篇急性有机磷
  • 3篇中毒救治
  • 3篇农药中毒
  • 3篇微量泵
  • 3篇静脉
  • 3篇救治
  • 2篇依达拉奉
  • 2篇有机磷农药
  • 2篇有机磷农药中...
  • 2篇有机磷中毒救...
  • 2篇再灌注
  • 2篇湿化
  • 2篇输注治疗
  • 2篇通气
  • 2篇气道

机构

  • 18篇泰山医学院附...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8篇姚静
  • 7篇史继学
  • 5篇周亚东
  • 4篇赵爱华
  • 4篇韩秋风
  • 4篇朱侠
  • 3篇张艳玲
  • 2篇岳云
  • 2篇陈爱兰
  • 1篇刘健
  • 1篇张军利
  • 1篇高英丽
  • 1篇候延菊
  • 1篇孔繁亭
  • 1篇杨琳
  • 1篇范永华
  • 1篇韩秋凤
  • 1篇韩秋凤
  • 1篇李树捷
  • 1篇赵承燕

传媒

  • 4篇齐鲁护理杂志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2篇山东病理生理...
  • 2篇2014中国...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中华腹部疾病...

年份

  • 5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衰竭25例效果观察
2006年
赵承燕姚静候延菊张静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并发呼吸肌麻痹敌敌畏中毒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27例围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治疗高危冠状动脉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7例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并予围术期精心护理。结果:本组症状改善23例,占85.2%,未改善4例。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泵为高危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围术期精心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
张艳玲姚静
关键词:主动脉球囊反搏泵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预吸纯氧时间的探讨被引量:7
2002年
姚静侯延菊
关键词:机械通气机体缺氧
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均有较强的毒性(大鼠急性口服LD50为150 mg/kg),因缺乏特效解毒剂及有效降低毒物毒性的治疗手段,病死率高达50%~80%[1]。百草枯进入人体后可通过能量依赖过程缓慢聚集到肺,引起肺损伤。肺损害也是引起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肺的病理改变为Ⅰ型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早期出现肺泡炎、肺水肿、出血,晚期出现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肺纤维化。
周亚东史继学刘洪年刘建张军利姚静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
序贯式毒物清除联合依达拉奉、甲强龙锁骨下静脉输注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21例(摘要)
目的探讨序贯式毒物清除联合依达拉奉、甲强龙冲击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疗效方法2009-01~2009-12共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1例,病人入院早期即采用2%碳酸氢钠碱性液体洗胃+15%-20%白陶土吸附+硫酸镁30g、2...
史继学刘健周亚东赵爱华孔繁亭姚静陈爱兰
文献传递
纳洛酮联合大剂量醒脑静抢救大剂量AOPP (1605)致重度中毒性脑损害1例成功体会
在抢救纳洛酮联合大剂量醒脑静抢救大剂量AOPP (1605)致重度中毒性脑损害患者时,应彻底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应用肟类复能剂,呼吸衰竭患者尽早建立人工气道,对昏迷、高热、抽风患者积极加用促醒剂,同时加强营养支持。
赵爱华史继学周亚东姚静范永华
关键词:脑损害
文献传递
吸附剂在急性口服有机磷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综述近年来口服有机磷中毒有关吸附剂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临床探索简便有效的消化道毒物清除方法提供帮助。查阅文献和书籍,从近年来对口服有机磷中毒常用的吸附剂及其治疗效果比较、吸附剂的合理用量、吸附剂的给予时间以及多种吸附剂的联...
姚静韩秋风朱侠
氨茶碱微量泵输注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并发呼吸肌麻痹的护理
2007年
姚静张艳玲
关键词:氨茶碱有机磷中毒呼吸肌麻痹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脉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35例观察及护理
2006年
张艳玲姚静
关键词:冠脉介入治疗再灌注心律失常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院前急救工作经验点滴
本文医院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应提高思想认识,领导组织到位;完善医院急诊科建设,强化制度和职责;加强院前急救风险管理,切实防范风险发生,同时注重沟通与告知,树立安全的医疗生命线。
史继学赵爱华姚静周亚东
关键词:院前急救风险分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