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会敏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刺玫果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20
- 2014年
- 目的比较研究刺玫果种子和果肉不同极性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邻二氮菲亚铁法,测定种子和果肉不同极性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种子和果肉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部分萃取物对DPPH·和·OH的清除能力较强,而对O-2·的清除能力较弱,其中果肉乙酸乙酯部分对DPPH·、O-2·和·OH的清除率最强,IC50分别为6.46,971.48和51.12μg·mL-1,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部分总黄酮含量为30.2%。结论果肉乙酸乙酯部分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天然抗氧化剂。
- 高阳姜会敏霍雅玉黄小艳米洁苏娅萍孙凡森张海龙
- 关键词:刺玫果果肉抗氧化活性总黄酮
- 川楝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比较研究新鲜和干燥川楝花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新鲜和干燥川楝花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新鲜川楝花中共分离出22个峰,鉴定出了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2.73%,主要为烷烃类化合物,此外还存在含氮和含氯化合物;干燥川楝花中共分离出41个峰,鉴定出了3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0.49%,主要为醇类和酸类化合物,并且不存在含氮和含氯化合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论首次对新鲜和干燥川楝花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分析比较。
- 魏萍屈清慧姜会敏次仁央宗王军宪
- 关键词:挥发油
- 华山松松节的化学成分及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华山松松节的化学成分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对提取物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结果从松节提取物的石油醚部分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海松-7-烯-18-酸(1),唐松酸(2),3β,21α-二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3),3β-甲氧基-21α-乙酰氧基-锯齿石松-14-烯(4),3-甲氧基-锯齿石松-14-烯-21-酮(5),β-谷甾醇(6),胆甾醇肉豆蔻酸酯(7)和山嵛酸(8)。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了该化合物的碳谱数据;化合物1和2具有一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作用。
- 高阳孙凡森苏娅萍杨敏飞姜会敏李教社张海龙
- 关键词:华山松二萜痛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 刺玫果果肉石油醚层化学成分及胰脂酶和α-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对石油醚层通过荧光检测法测定胰脂肪酶抑制活性,通过96微孔板法测定不同来源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从刺玫果果肉石油醚层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九烷(1)、α-生育酚(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β-谷甾醇(5)、α-香树脂醇(6)、乌苏醇(7)、白桦脂醇(8)、白桦脂酸(9)、19α-羟基乌苏酸(10)、胡萝卜苷(11)和麦芽糖(12)。化合物1~3、6~7和1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石油醚层对胰脂肪酶和酵母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 李小第姜会敏霍雅玉高阳鲍和张海龙
- 关键词:刺玫果果肉化学成分胰脂肪酶Α-葡萄糖苷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