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龙
-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唐代律赋之“雅”
- 2008年
- "雅"是唐代律赋的首要风格,唐代律赋批评体现出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以雅正为宗"的创作规范源自汉赋批评的"丽则"理论,进而成为涵盖唐代律赋风格的第一要义。唐代律赋之"雅"又可分为"庄雅"和"娟雅"两类风格范畴,同时在声律上也有所体现。
- 姜子龙
- 关键词:律赋
- 唐代律赋的“雅”与“丽”——关于唐代律赋批评的两个关键词
- 2009年
- 唐代律赋的宏观评价体系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非律赋"式的批评方法导致律赋批评的文体特色褪化。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集中体现在"雅"与"丽"两大关键词之上。"雅"是涵盖唐代律赋风格的第一要义;"丽"作为另一宗,有"媚丽"和"清丽"之分;二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丽不伤雅"的和谐统一。
- 姜子龙
- 关键词:唐代律赋
- 初唐赋研究
- 本文以初唐高祖武德朝至睿宗景云朝(618—711)的辞赋创作为研究对象,总体的构想为,以初唐赋史为基本层面,立足于此段近百年的赋之发展轨迹的描绘——包括该文体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通过政治、思想、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融合...
- 姜子龙
- 论曹雪芹的赋作与赋观--从《警幻仙姑赋》的形式和意义所见到的被引量:1
- 2009年
- 以脂砚斋"与《洛神赋》参看"的读法,曹雪芹《警幻仙姑赋》不仅建构了《红楼梦》的小说情节,而且蕴含着深刻的赋学意义。以赋学视角考察,从诸本中异文情况可探出该赋在曹雪芹手稿中的原貌。同时,联系清代赋史,从《警赋》与《洛神赋》、《芙蓉女儿诔》与《文帝诔》的比照中探究曹雪芹的赋体创作倾向,并将其赋学理念归结为在"师楚"基础上"融古合今"。
- 姜子龙
- 王芑孙“坏体说”论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坏体说"即"七言、五言最坏赋体",是清代学者王芑孙在其《读赋卮言》中针对赋体所提出的一个经典论断。"七言、五言"的文体涵义既包括以歌行为代表的古体诗七、五言句式,也囊括了今体诗(律、绝诗)句式;所坏的"赋体"是"今赋"之体。"坏体"的原因在于诗体七、五言句式对赋体造成体性之坏和体式之坏。此说与现今"赋的诗化"研究密切相关,但此说表明"坏体"的时间下限不能局限于初唐,而是沿流至清代。王芑孙的纯正赋体观实质上是一种融合古、今之体,追求雅与丽和谐统一的赋体理念。
- 姜子龙詹杭伦
- 关键词:白居易民生观商业观
- 唐代律赋的“雅”与“丽”被引量:2
- 2009年
- 唐代律赋的宏观评价体系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非律赋"式的批评方法导致律赋批评的文体特色褪化。应当指出,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集中体现在"雅"与"丽"两大关键词之上。"雅"是涵盖唐代律赋风格的第一要义;"丽"作为另一要义,有"媚丽"和"清丽"之分。在唐代文学家和律赋批评家心目中,"雅"与"丽"二者之间的理想关系表现为"丽不伤雅"的和谐统一。
- 姜子龙詹杭伦
- 关键词:唐代律赋
- 论唐代律赋之“丽”——关于“雅正”之外的另一宗
- 2008年
- 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的密切联系,除却"以雅正为宗"外,还存在着另一范畴——"丽"。作为"小赋"的本体特性,唐律赋的"丽"有"媚丽"和"清丽"之分。唐代律赋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一种"丽不伤雅"的和谐统一。
- 姜子龙
- 关键词:唐代律赋
- 论《警幻仙姑赋》的赋学涵义——兼论曹雪芹的赋体创作倾向被引量:4
- 2008年
- 曹雪芹《警幻仙姑赋》不仅单纯地建构了《红楼梦》的小说情节,而且蕴含着深刻的赋学意义。以赋学视角加以考察,从诸本中异文情况可探出该赋在曹雪芹手稿中的原貌。同时,联系清代赋史,也可探究曹雪芹的赋体创作倾向,并将其赋学理念归结为在"师楚"基础上"融古合今"。
- 姜子龙
- 论唐代律赋之“丽”——关于“雅正”之外的另一宗
- 2008年
- 唐代律赋体制因素与艺术风格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除却"以雅正为宗"外,还存在着另一范畴——"丽"。作为"小赋"的本体特性,唐律赋的"丽"有"媚丽"和"清丽"之分。唐代律赋的创作实践体现出一种"丽不伤雅"的和谐统一。
- 姜子龙
- 关键词:律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