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莉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椎间盘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退变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细胞
  • 2篇坏死因子
  • 1篇氧化氮含量
  • 1篇一氧化氮含量
  • 1篇髓型
  • 1篇退变椎间盘
  • 1篇椎间盘内
  • 1篇椎间盘退变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灵芝
  • 1篇灵芝属
  • 1篇颈椎
  • 1篇颈椎病
  • 1篇脊髓

机构

  • 3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3篇姜莉
  • 2篇石凤英
  • 1篇徐建伟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细胞因子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3年
姜莉
关键词:细胞因子椎间盘退变
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内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一氧化氮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白介素 1β(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一氧化氮 (NO)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内的表达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 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患病组 )行颈椎前路手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 ,另取 6例无颈椎病史的颈椎外伤患者 (对照组 )术中切取的颈椎间盘作为对照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测定椎间盘组织中IL 1β和TNF α的含量 ,以光密度法测定NO的含量。结果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间盘组织内IL 1β ,TNF α及NO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颈椎间盘组织可自发产生IL 1β ,TNF α及NO ,而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盘组织内上述物质的含量明显增高 。
姜莉石凤英徐建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
灵芝对大鼠退变椎间盘中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及一氧化氮含量影响的意义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灵芝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促进椎间盘炎症发生的重要介质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的含量的影响,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2-12/2003-07在复旦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6月龄雌性SD大鼠2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灵芝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灵芝组大鼠通过手术建立动静力失衡性颈椎病模型,诱导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术后4个月开始灌胃,灵芝组大鼠予400mg/kg剂量灵芝穴由上海绿谷集团提供的灵芝孢子粉雪,以10mL饮用水配制成混悬液灌胃,其余两组予同等体积的饮用水,1次/d,共2个月。然后取大鼠C3-4、C4-5、C5-6椎间盘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同时应用ELA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应用吸光度法检测一氧化氮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动物2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落。①实验6个月后大鼠颈椎间盘显微镜下的组织形态学观察:正常组大鼠见椎间盘纤维环出现裂隙,排列轻度不规则,髓核出现皱缩变小,软骨板可见不规则增生;模型组大鼠见不到椎间盘的正常组织,代之以肥大的软骨细胞;灵芝组大鼠椎间盘髓核完全纤维化,纤维环层状结构不明显。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颈椎间盘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的含量显著增高(P<0.01)。③灵芝组大鼠颈椎间盘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的含量较模型组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穴P<0.05雪。结论:退变颈椎间盘中释放的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一氧化氮可加速椎间盘的退变,中药灵芝可抑制这些因子的释放,可能具有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
石凤英姜莉
关键词:椎间盘灵芝属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