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金珠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酶
  • 2篇凋亡
  • 2篇粘膜
  • 2篇真皮基质
  • 2篇人生长激素
  • 2篇烧伤
  • 2篇烧伤大鼠
  • 2篇生长激素
  • 2篇重组人生长激...
  • 2篇猪脱细胞真皮...
  • 2篇组织工程真皮
  • 2篇脱细胞
  • 2篇脱细胞真皮
  • 2篇脱细胞真皮基...
  • 2篇细胞凋亡
  • 2篇细胞外
  • 2篇细胞外基质
  • 2篇金属蛋白

机构

  • 3篇济南市中心医...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姜金珠
  • 3篇贾军
  • 3篇宋国栋
  • 2篇石文
  • 2篇马印东
  • 2篇辛乃军
  • 2篇杨涛
  • 1篇武岩
  • 1篇邵阳
  • 1篇鹿清
  • 1篇郭成浩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大鼠肠粘膜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只)、烧伤组(n=18只)和GH组(n=18只)。后两组造成25%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立即腹腔注射地塞米松80 mg/kg,从伤后2 h开始连续3 d分别皮下注射等渗盐水和rhGH[1.33 U/(kg.d)]。于伤后12、24和72 h,HE染色观察末端回肠粘膜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形态及凋亡率,荧光法检测肠粘膜细胞Caspase-3酶活性变化。结果烧伤组肠粘膜形态结构及上皮细胞损伤严重,GH组明显减轻,基本接近对照组。在伤后各时相点,烧伤组及GH组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但GH组显著低于烧伤组(P<0.01),两组均于伤后24 h达高峰[(15.40±3.21)%vs(38.80±6.98)%];烧伤组及GH组Caspase-3酶活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H组明显低于烧伤组(P<0.05),亦于伤后24 h达高峰[(156.13±4.66)U/mg vs(214.60±9.29)U/mg]。结论早期应用rhGH能明显抑制严重烧伤大鼠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酶活性抑制肠粘膜细胞凋亡,减轻肠粘膜损伤,维护其形态结构与屏障功能。
石文辛乃军马印东杨涛贾军姜金珠郭成浩宋国栋
关键词:烧伤肠粘膜屏障细胞凋亡
应用基质金属蛋白酶脱除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抗原成分的研究
目的:   本研究在以往我们对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实验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具有降解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蛋白(ColⅣ)等成分的作用机理,选用三种浓度M...
姜金珠
关键词:组织工程真皮基质金属蛋白酶-7细胞外基质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烧伤大鼠肠粘膜细胞凋亡的作用
本文目的是观察早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严重烧伤大鼠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石文辛乃军马印东杨涛贾军姜金珠宋国栋
关键词:重组人生长激素烧伤细胞凋亡
基质金属蛋白酶对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免疫原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基质金属蛋白酶一7(MMP一7)降低“双断层”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Xeno—ADM)免疫原性的可行性及对真皮支架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取健康白色家猪边腹部皮肤,机械法制备O.5~0.6i/lnl厚网状层即“双断层”真皮33块,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脱细胞处理组(B组)和脱细胞+MMP-7处理组(c组),每组11块。行HE染色,波形蛋白(Vimentin)、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蛋白(ColIV)免疫组化染色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双断层”真皮组织的细胞、细胞碎片、毛发残留情况,LN、Col1V脱除及半定量情况,和真皮胶原支架组织结构变化。结果HE染色、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显示,B组毛囊内仍残留毛发及含完整细胞的上皮根鞘,原微血管区域可见细胞核、细胞碎片样结构;C组毛囊内未见残留毛发及上皮根鞘,全部视野均未见完整细胞,偶见细胞核、细胞碎片样结构。LN和Col1V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半定量分析显示,B组LN和Col1V含量明显少于A组(P〈0.01)但多于C组(P〈0.01),C组LN和ColIV基本被完全脱除。扫描电镜及HE染色观察显示,B、C组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近似A组,B组胶原纤维束及胶原纤维之间间隙较A组增大而C组又较B组增大;胶原纤维及胶原原纤维结构完整,未见断裂、融合等破坏性改变。结论MMP一7处理“双断层”Xeno—ADM,能够有效降低其高免疫原性成分,同时保持真皮胶原支架的正常组织结构并相对扩大其三维网络空间,初步显示良好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姜金珠武岩鹿清贾军邵阳宋国栋
关键词:组织工程真皮基质金属蛋白酶-7细胞外基质免疫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