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姬宏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超声
  • 4篇妊娠
  • 4篇胎儿
  • 3篇孕期
  • 3篇中孕
  • 3篇中孕期
  • 3篇成像
  • 2篇心功能
  • 2篇造影
  • 2篇时间-空间相...
  • 2篇输卵管
  • 2篇输卵管间质部
  • 2篇输卵管间质部...
  • 2篇胎儿心功能
  • 2篇胎儿心脏
  • 2篇注射
  • 2篇局部注射
  • 2篇甲氨蝶呤
  • 2篇间质
  • 2篇间质部

机构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廊坊市中医院

作者

  • 10篇姬宏娟
  • 9篇周春艳
  • 9篇汪龙霞
  • 8篇王军燕
  • 7篇徐虹
  • 4篇高学文
  • 2篇林倩
  • 1篇陈晓英
  • 1篇刘伟
  • 1篇刘伟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胎儿畸形出生后手术治愈病例报告
胎儿畸形是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主要原因,有些畸形是致死性的,如无脑儿、婴儿型多囊肾等,有些畸形虽然是非致死性的,但出生后的生活质量很差,如脑积水、肢体残缺等,这些畸形早期发现早期终止妊娠是最好的处理办法,而有些畸形是出...
汪龙霞徐虹王军燕陈晓英高学文林倩姬宏娟周春艳
关键词:胎儿畸形手术治疗病例分析
超声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MTX)局部注射治疗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TIP)中的价值。方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61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分为2部分:诊断部分:610例患者有手术病理结果,并在术前曾接受腔内超声检查,评价腔内超声诊断TIP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总符合率;治疗部分:8例患者临床和超声表现符合TIP,接受了超声引导下MTX局部注射治疗,分析该治疗方法的适用人群。结果诊断部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1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28例为TIP,3例被超声误诊为TIP。腔内超声诊断TIP总符合率为98.52%,灵敏度79.57%,特异度99.48%。治疗部分:8例患者中,1例治疗失败转为手术治疗,7例顺利康复。结论腔内超声诊断TIP的符合率高,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指导意义。妊娠包块显示清晰、未破裂且无明显内出血的TIP患者,若其病灶较小或血清β-hCG较低,可选择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此法损伤小,疗效好。
周春艳汪龙霞王军燕徐虹高学文姬宏娟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甲氨蝶呤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对30例异位妊娠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MTX病灶局部注射,术后给予米非司酮口服(25mg,2次/天,共3天)。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一次抽血查β-hCG直至其降至正常范围内。结果:30例患者中,29例(96.7%)通过治疗后β-hCG降至正常,1例(3.3%)治疗失败后行外科手术。结论:超声引导下MTX局部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技术操作简单,疗效肯定,对适应范围内的病人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方法。
姬宏娟汪龙霞王军燕徐虹高学文林倩周春艳
关键词:超声引导异位妊娠甲氨蝶呤局部注射
三维超声造影在附件区包块中应用的可行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3D-CEUS)在附件区包块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38例附件区肿块先后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造影(transvaginal two-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2D-CEUS)和3D-CEUS检查。重建3D-CEUS图像后,根据清晰度将图像质量评为高质量、一般、低质量,分析其对临床诊断的影响。结果 38例附件区包块的3D-CEUS图像中高质量者30例(78.9%),质量一般者6例(15.8%),低质量者2例(5.3%);与2D-CEUS相比,36例(94.7%)能增加诊断信息。结论 3D-CEUS图像能清晰显示多数附件区包块的血管特征,可作为2D-CEUS的有益补充,用于附件区包块的鉴别诊断。
周春艳王军燕汪龙霞姬宏娟
关键词:超声造影三维超声附件区包块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评估中孕期胎儿心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评估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在中孕期胎儿心功能检查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110例孕20~27+6周胎儿常规超声筛查心脏无异常,用STIC技术扫描获得胎儿心脏整个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存盘后采用体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VOCAL)进行脱机分析,手动描画出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计算心室的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射血分数(EF),评价SV、CO、EF与孕龄的相关性。结果 110例胎儿中,94例(85.5%)获得满意的心脏容积数据。左、右心室SV从孕20周的(0.33±0.06)ml和(0.40±0.07)ml增加至孕27+6周的(1.13±0.11)ml和(1.29±0.11)ml,左、右心室CO从孕20周的(49.66±8.10)ml/min和(59.96±9.43)ml/min增加至孕27+6周的(163.51±17.68)ml/min和(187.57±15.98)ml/min;左、右心室SV和CO随孕龄增加而增加,与孕龄呈正相关(左心室SV及COr=0.93,P<0.05。右心室:SVr=0.95,P<0.05;COr=0.94,P<0.05)。左、右心室EF分别为(49.48±4.12)%和(51.07±4.00)%,与孕龄无明显相关性(r=0.02、0.04,P>0.05)。结论 STIC技术能较为准确客观地测量胎儿心室容积,评价胎儿心功能,有望成为胎儿心功能检查的一种新方法。
姬宏娟汪龙霞王军燕徐虹周春艳
关键词:妊娠中期胎儿心脏
超声引导下氨甲蝶呤局部注射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氨甲蝶呤(MTX)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TIP)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6~2009-10在解放军总医院超声诊断科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治疗的9例TI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前后声像图特点,记录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和超声随访结果。结果 9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停经时间均≤60d。治疗成功的8例均可在超声下清晰显示妊娠病灶边界,且治疗前血清β-HCG≤50000U/L,其中6例为孕囊型,最大径≤2.5cm,2例为包块型,最大径分别为2.6cm和3.5cm,血清β-HCG恢复至正常值的时间为14~63d。治疗失败的1例孕囊最大径为3.8cm,血清β-HCG>50000U/L。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MTX治疗早期未破裂型TI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停经60d以内、孕囊最大径≤2.5cm且边界显示清晰、血清β-HCG≤50000U/L的患者治疗成功率高。
周春艳汪龙霞王军燕徐虹高学文姬宏娟刘伟
关键词:氨甲蝶呤超声引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VOCAL软件两种取样方法测量附件包块血管参数的诊断结果比较
2011年
目的评价VOCAL软件分析附件包块的三维能量血管成像时,手动勾画轮廓法和球自动取样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运用以上两种取样方法,测量41个附件包块内的血管参数,根据术后病理画出各参数预测恶性肿瘤的ROC曲线。结果 22个良性包块,19个恶性包块。两种取样方法所测得各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预测恶性肿瘤的界值不同。结论两种取样方法不影响三维能量血管成像的诊断结果。
周春艳王军燕汪龙霞徐虹姬宏娟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超声表现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VL)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VL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 4例IVL患者中,3例曾因子宫肌瘤而接受子宫切除术;3例病变累及髂静脉,其中2例出现下腔静脉受累;2例累及右心。2例于术后6个月接受随访,发现盆腔低回声结节。结论密切结合病史,熟悉超声图像特征,有助于诊断IVL。超声为IVL术后随访的首选检查方法。
刘伟汪龙霞周春艳姬宏娟
关键词: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超声检查诊断显像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在中孕期胎儿心脏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第一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用于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的研究目的研究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分析STIC技术应用于中孕期胎儿心脏检查中的最优条件及影响心脏容积数据采集成功的因素...
姬宏娟
关键词: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心脏检查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A平面旋转法”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中孕期胎儿心脏结构筛查中的应用,分析STIC技术应用于中孕期胎儿心脏检查中的最优条件及影响心脏容积数据采集成功的因素,探索后期图像快速处理的方法。方法 150例中孕期胎儿,经常规超声检查心脏结构无异常。采用STIC技术扫描获得整个胎儿心动周期的容积数据并采用"A平面旋转法"重建出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VOT)、右心室流出道切面(RV-OT)、主动脉弓切面(LAV-AOA)、动脉导管弓切面(LAV-DA)、三血管切面(3VT)五个常用切面,根据胎心位置分为尖位四腔心组和侧位四腔心组,分析比较上述两组切面的重建率;分析影响数据采集的相关因素,如最大羊水深度、胎儿孕周、胎儿体重、胎儿心率、胎盘位置等。结果运用STIC技术采集150例中孕期胎儿心脏容积数据成功123例(82%),未成功27例(18%)。各因素对数据采集成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尖位四腔心组、侧位四腔心组两组间STIC重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624,P=0.891)。结论在胎儿静止状态下,其他因素对使用STIC技术采集容积数据影响较小,可获得满意容积数据。对不同体位胎儿后期图像处理,运用STIC正交平面技术可得到质量比较满意的图像。因此STIC技术可普遍用于中孕筛查期胎儿心脏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姬宏娟汪龙霞王军燕徐虹周春艳
关键词:胎儿心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