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自广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水分
  • 2篇土壤
  • 2篇农田
  • 1篇低平原
  • 1篇杨林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玉米
  • 1篇水分生产
  • 1篇水分生产效率
  • 1篇水分特征
  • 1篇速生
  • 1篇太行山山前平...
  • 1篇田间
  • 1篇土壤含水量
  • 1篇土壤水
  • 1篇土壤水分
  • 1篇土壤水分特征
  • 1篇温室气体
  • 1篇间作
  • 1篇海河低平原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孙自广
  • 3篇陈源泉
  • 3篇隋鹏
  • 2篇史学朋
  • 2篇吴雪梅
  • 2篇熊杰
  • 2篇高旺盛
  • 2篇黄坚雄
  • 1篇张敏
  • 1篇聂胜委
  • 1篇李媛媛
  • 1篇王彬彬
  • 1篇马丽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1年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贡献,研究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潜力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的涵义,并归纳总结了耕作方式、施肥、水分管理、间套作等农业措施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农田土壤N2O和CH4、农田生产物资的使用所造成的温室气体(主要为CO2、N2O和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总体能提高表层SOC含量,减少CH4排放,但减少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耕作方式亦影响投入,从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施肥(特别是配施)能提高SOC含量。施氮肥越多,N2O排放量越大,而CH4主要受有机物料的影响较大;水分对减少N2O和CH4排放有相反作用,需综合进行平衡管理;不同的作物品种、间套作模式或促进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此外,本文指出了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注重从系统角度考虑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而国内的研究则非常少,提出我国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可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并对未来研究内容进行了初步归纳总结。
黄坚雄陈源泉隋鹏高旺盛王彬彬吴雪梅熊杰史学朋孙自广
关键词:农田温室气体净排放影响因素
本研究以海河低平原贫水区景县的农田杨林为研究对象,通过2-9年林龄杨林的土壤含水量及杨树生产力的连续观测,以麦玉复种农田为对照,比较分析速生杨林地的土壤水分消耗特点、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等指标,评价该区域发展农田速生杨林的可行性.
孙自广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水分生产效率
玉米与不同植物间作对田间氨挥发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从农作物种植模式角度出发,研究玉米与不同作物间作条件下农田土壤氨挥发特征。【方法】采用田间通气法,2008—2009两年设置大田试验,研究玉米与大豆、黑麦草、苜蓿以及花生间作对田间土壤NH3挥发的影响。【结果】两年的试验结果初步显示,在玉米各个生育时期玉米‖黑麦草和玉米‖大豆模式的田间NH3挥发多数高于玉米单作(对照)处理,而玉米‖花生和玉米‖苜蓿模式在玉米各个时期的NH3挥发基本都低于对照模式;整个玉米季,玉米‖花生和玉米‖苜蓿模式的田间NH3挥发总量低于玉米单作模式,分别可减少6.77—17.42 kg.hm-2、1.53—23.63 kg.hm-2。【结论】在玉米生产中通过引入适宜的植物与其间作对于降低田间NH3挥发量具有可行性。
聂胜委陈源泉隋鹏高旺盛黄坚雄李媛媛熊杰史学朋吴雪梅孙自广
关键词:玉米间作氨挥发
太行山山前平原节水替代模式耗水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模式的高耗水特征,结合当地作物生态适应性、粮棉安全及经济效益要求,从2003—2010年筛选确定了麦玉-春甘薯-春棉-春甘薯模式(粮棉薯)、黑麦草/春棉-花生-麦玉模式(粮棉油)、麦玉-花生模式(粮油)进行定位试验研究,分析3种模式替代麦玉模式的可行性。笔者重点研究了各模式的水分消耗特征,分析了一个轮作周期内(2006—2009年)各模式土壤贮水量、耗水量、各层次体积含水量变化和水分平衡。研究结果表明:与麦玉对照相比3种替代型模式土壤贮水量和不同层次水分利用表现出显著茬口效应,可更好的实现年际间水分互补利用;粮棉薯和粮油模式比麦玉模式生育期节水18%以上,2种模式下土壤贮水量平均每年增加20mm以上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这2种模式4年间土壤水分无效蒸发量显著高于对照。粮棉油模式与麦玉模式相比生育期节水5.4%,平均每年土壤贮水量增加13.8mm,显著低于麦玉模式(21.9mm),水分无效蒸发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替代型模式土壤贮水量整体水平较高,土壤水分变化率相对较小。因此,粮棉薯模式和粮油模式节水效果较好,粮棉油模式无明显节水效果,但综合粮食安全,粮油模式为最优替代模式。
张敏隋鹏陈源泉孙自广马丽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耗水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