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皓

作品数:20 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纳米
  • 6篇教学
  • 5篇可见光
  • 5篇课程
  • 5篇光催化
  • 5篇催化
  • 4篇无机
  • 4篇无机化学
  • 4篇可见光响应
  • 4篇光响应
  • 3篇响应性能
  • 3篇离子
  • 3篇离子液
  • 3篇离子液体
  • 3篇PBL
  • 3篇PBL教学
  • 3篇掺杂
  • 3篇TIO2
  • 2篇多孔
  • 2篇多孔纳米

机构

  • 19篇东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辽宁林业职业...

作者

  • 20篇孟皓
  • 14篇张霞
  • 3篇王建华
  • 2篇赵岩
  • 2篇张彩碚
  • 2篇陈旭伟
  • 1篇夏炎
  • 1篇王锦霞
  • 1篇周春彬
  • 1篇张宝砚
  • 1篇陈明丽
  • 1篇孙挺
  • 1篇桑晓光
  • 1篇汪阳
  • 1篇崔晓亮
  • 1篇孟凡宝
  • 1篇曹向会

传媒

  • 3篇大学化学
  • 2篇分析化学
  • 2篇金属学报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化学教育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材料研究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化学教育(中...
  • 1篇第十届中国化...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晶结构纳米TiO_2粉的光催化活性被引量:29
2006年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制备混晶结构纳米TiO2粉,研究了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与颗粒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金红石相的质量分数少于18.53%,光催化活性随着金红石相的增多而降低;当金红石相的质量分数为18.53%-28.2%时,随着金红石相的增多,光催化活性逐渐增强,在28.2%附近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与纯锐钛矿结构纳米TiO2粉的光催化活性相当;金红石相含量继续增加,则光催化活性逐渐降低.适量金红石相的存在有利于锐钛矿相中的电荷分离,使光催化活性提高.
张霞赵岩张彩碚孟皓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二氧化钛锐钛矿金红石光催化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制备多孔纳米TiO2及其吸附蛋白质的研究
本实验以离子液体N,N-二(2-甲基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Pim][PF6],为模板,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共有多孔结构的纳米TiO2,并研究其对细胞色素C的吸附性能。
孟皓陈旭伟王建华
关键词:离子液体多孔纳米材料溶胶凝胶法细胞色素C
文献传递
基于BEACON模式“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4年
为深入解决“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认知偏差、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和课程客观条件制约等方面的问题,以课程思政建设的BEACON模式为手段,通过拓展、挖掘、关联、架构、优化、涵育等六项前后衔接措施,系统布局课程研发、思政元素、教案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评价反馈、育人实效等课程教学全方面,提升“分析化学实验”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打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方案。
薛婉怡孟皓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
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被引量:7
2016年
针对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从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夯实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基础上,加强综合实验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孟皓张霞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应用化学专业无机材料结构表征技术课程PBL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建立学科思维素养,是现阶段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东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无机材料结构表征技术课程改革过程中,以OBE理念为指导,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达成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结合PBL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多种表征手段,同时培养了综合应用多种表征技术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张霞桑晓光王锦霞孟皓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专业课程
超声共混合成Ni(HNCN)_(2)/BiVO_(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
2020年
采用化学沉淀法分别合成了Ni(HNCN)_(2)和BiVO_(4),然后通过超声共混制备了Ni(HNCN)_(2)/BiVO_(4)复合颗粒,利用XRD、SEM、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于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超声共混获得较小颗粒尺寸的Ni(HNCN)_(2)沉积在棒状BiVO_(4)表面形成异质结构。单一Ni(HNCN)_(2)的禁带宽度为2.64 eV,BiVO_(4)的禁带宽度为2.41 eV,Ni(HNCN)_(2)/BiVO_(4)复合颗粒的禁带宽度约为2.37 eV。相较于单一Ni(HNCN)_(2)和BiVO_(4)颗粒,复合颗粒禁带宽度变窄,更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响应。在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中,Ni(HNCN)_(2)与BiVO_(4)按照摩尔比例1∶2合成的复合颗粒的光催化活性最强。光催化机理研究表明,匹配的能带结构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在两相界面的流动,提高光催化效率。
张霞宋扬王誉纪逯鹤杨媚孟皓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钒酸铋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制备多孔纳米TiO2及其吸附蛋白质的研究
2009年
纳米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样品预处理和生物医学工程。而多孔结构纳米TiO2可能表现更为优良的性能,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用磷酸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制备的六角形多孔纳米TiO2在催化和吸附性能上皆有明显的提高。离子液体由于其良好的物化性质和可设计的结构特性而在合成、催化等应用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孟皓陈旭伟王建华
关键词:纳米TIO2多孔结构离子液体生物医学工程
“知识、能力、素养”融合的无机化学课程新教学模式建设被引量:13
2021年
东北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立足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上,以"坚、宽、深、交"知识结构为立足点,拓宽课堂教学体系,注重交叉科学知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上,实践"对分课堂",结合PBL案例教学,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式自主学习能力;引入无机化学双语课堂,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发挥无机化学MOOC课堂的在线学习功能,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确保实验课程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总的说来,通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东北大学理工科学生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培养化学思维习惯,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张霞桑晓光王锦霞孟皓
无机纳米功能微粒杂化聚偏氟乙烯膜的结构设计与性能
利用表面功能化无机纳米颗粒对于聚偏氟乙烯(PVDF)膜改性,将提高PVDF膜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扩展膜分离技术在重金属离子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本文首先考察了不同铸膜液条件对于PVDF膜形貌的影响,将锐钛矿TiO2...
汪阳邵帅孙聪孟皓张霞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TIO2
文献传递
产学研融合的问题驱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
2024年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的多维度育人功能,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我们在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中,依托国家一流线上课程教学资源,产学研融合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问题,开发讨论式教学,以问题驱动学生在深入思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专业素养的提升。
张霞桑晓光王锦霞孟皓
关键词:基于问题学习无机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