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任远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乙烯
  • 4篇偏氟乙烯
  • 4篇聚偏氟乙烯
  • 4篇氟乙烯
  • 3篇接枝
  • 3篇接枝苯乙烯
  • 3篇苯乙烯
  • 2篇接枝率
  • 2篇碱处理
  • 2篇PVDF膜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阴离子交换膜
  • 1篇杂化膜
  • 1篇通量
  • 1篇微孔
  • 1篇微孔膜
  • 1篇相转化
  • 1篇氯甲基
  • 1篇氯甲基化
  • 1篇滤膜

机构

  • 6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6篇宋任远
  • 5篇李东亮
  • 5篇马彩莲
  • 4篇刘雅
  • 4篇于媛
  • 1篇韩世波

传媒

  • 2篇化工生产与技...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6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碱处理PVDF膜接枝苯乙烯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通过溶液接枝聚合法把苯乙烯接枝到碱处理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氯甲基化后制备了三甲胺型离子交换膜,研究发现碱处理过的PVDF膜容易与苯乙烯发生接枝聚合反应,且接枝率与碱处理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FTIR红外光谱图表明,处理后的PVDF膜表面有羟基、碳碳双键等基团生成;用SEM对膜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碱处理前后膜的结构变化不大,仅是表面变粗糙。
宋任远马彩莲刘雅于媛李东亮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碱处理苯乙烯接枝率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与透过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研究了铸膜液中聚偏氟乙烯含量、溶剂的种类、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膜厚度以及操作压力等因素对聚偏氟乙烯膜水通量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制备膜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制膜条件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通量有重要影响,通量随添加剂含量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PVDF含量和膜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压力上升到0.16MPa时,通量将不随压力变化,达到极限通量。
刘雅李东亮宋任远马彩莲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相转化通量
PVA基膜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被引量:11
2009年
在对PVA基包装膜和分离膜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种PVA分离膜的改性方法、制备工艺、分离性能及其应用,并对PVA膜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马彩莲宋任远于媛刘雅李东亮
关键词:PVA包装膜分离膜改性杂化膜
聚砜-纳米Al_2O_3共混超滤膜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2009年
以无机纳米Al2O3粒子作为共混剂与聚砜共混,采用相转化法制得分散均匀的聚砜-纳米Al2O3共混超滤膜。用扫描电镜观察膜表面微观结构及孔分布,测定了膜的孔隙率、纯水通量,并研究了其机械柔韧性能。结果表明,在聚砜膜中适量地添加纳米Al2O3粒子,可改善其亲水性和机械柔韧性能。当添加的Al2O3的质量分数为3%时,膜的水通量和孔隙率最大。
于媛马彩莲宋任远李东亮韩世波
关键词:聚砜纳米AL2O3共混超滤膜
碱处理PVDF膜接枝苯乙烯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溶液接枝聚合法把苯乙烯接枝到碱处理过的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氯甲基化后制备了三甲胺型离子交换膜,研究发现碱处理过的PVDF膜容易与苯乙烯发生接枝聚合反应,且接枝率与碱处理时间呈线性变化关系。FTIR红外光谱图表明,处理后的PVDF膜表面有碳碳双键等基团生成;用SEM对膜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碱处理前后膜的结构变化不大,仅是表面变粗糙。
宋任远李东亮马彩莲刘雅于媛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碱处理苯乙烯接枝率
季铵化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离子交换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本文从制膜工艺入手,首先采用固液相(S-L)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基膜,然后通过碱处理、苯乙烯接枝、间接氯甲基化及季铵化等工艺,制备出亲水性强、选择性高的季铵化聚偏氟乙烯接枝苯乙烯(PVDF-g-PSQA)膜,...
宋任远
关键词:季铵化阴离子交换膜聚偏氟乙烯化学接枝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