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玲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急性
  • 4篇急性白血
  • 4篇急性白血病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4篇P-AKT
  • 3篇树突
  • 3篇内质网
  • 3篇1,25-二...
  • 2篇预后
  • 2篇受体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TOLL样受...
  • 2篇TOLL样受...
  • 2篇1,25-二...
  • 2篇表达及意义
  • 2篇PI3K
  • 1篇调节性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宋玲
  • 9篇杨明珍
  • 7篇刘飞
  • 6篇夏雷鸣
  • 4篇李庆生
  • 2篇李嘉嘉
  • 1篇刘蒙
  • 1篇赵雨辰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第十二...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年份

  • 9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I3K、P-AKT和ENTPD5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I3K、AKT的活化形式P-AKT和内质网酶ENTPD5蛋白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111例AL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78例(初治组48例,复发组10例,...
宋玲杨明珍赵雨辰夏雷鸣刘飞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文献传递
ENTPD5在急性白血病骨髓液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观察内质网酶ENTPD5蛋白在急性白血病(AL)骨髓液中的表达,了解其与AL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AL患者111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78例(初治组48例,复发组10例,缓解组20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33例(初治组14例,复发组9例,缓解组10例)。将62例初治AL患者分为高危组26例,中危组19例,低危组17例。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NTPD5在AL中的表达量,比较在不同分型AL患者中初治、复发、缓解阶段以及在低危、中危、高危组AL患者中该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时分析ENTPD5表达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NTPD5的表达水平在AML、ALL患者中初治和复发组均高于缓解组(P<0.05),低危组ENTPD5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高危组和中危组(P<0.05)。ENTPD5的表达量与初治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基因WT1和微小残留病灶均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AL存在ENTPD5的表达异常,该蛋白在AL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宋玲杨明珍刘飞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PI3K、P-AKT和ENTPD5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PI3K、AKT的活化形式P-AKT和内质网酶ENTPD5蛋白在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的表达情况,为今后PTEN/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剂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11例AL患者纳入研究,...
宋玲杨明珍刘飞李庆生夏雷鸣
文献传递
1,25-二羟维生素D_3下调Toll样受体7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1,25-二羟维生素D3对树突状细胞(DC)的表型、功能以及对其Toll样受体7(TLR7)表达的影响,探讨TLR7在1,25-二羟维生素D3诱导耐受性DC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DC,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对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利用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1,25-二羟维生素D3对DC的TLR7表达的影响。结果 1,25-二羟维生素D3处理后,DC表达CD86和MHC II的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与对照组比较,1,25-二羟维生素D3可以明显下调TLR7的表达(P<0.01)。结论 1,25-二羟维生素D3可能通过下调TLR7的表达抑制DC细胞的成熟,从而使得DC具有耐受性特征。
刘飞杨明珍李庆生宋玲夏雷鸣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1,25-二羟维生素D3TOLL样受体7
P-AKT和内质网酶ENTPD5与AML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的研究
目的 检测PI3K、AKT的活化形式P-AKT和内质网酶ENTPD5在不同分组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急性白血病发病的关系;检测抑癌基因PTEN在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ML的发生和预...
宋玲杨明珍
文献传递
1,25-二羟维生素D_3对其诱导的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7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抑制树突状细胞(DC)成熟中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DC,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1,25-(OH)_2D_3对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利用RT-PCR半定量方法测定1,25-(OH)_2D_3对DC的TLR7表达的影响。结果 1,25-(OH)_2D_3处理后,DC表达CD86和MHCⅡ的荧光强度均明显降低;对T细胞的刺激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1,25-(OH)_2D_3可以明显下调TLR7的表达(P<0.05)。结论 1,25-(OH)_2D_3可能通过影响TLR7的表达来抑制DC细胞的成熟,从而使DC具有耐受性特征。
刘飞杨明珍李庆生宋玲夏雷鸣李嘉嘉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25-二羟维生素D3TOLL样受体7
P-AKT和内质网酶ENTPD5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目的:检测PI3K、AKT的活化形式p-AKT和内质网酶ENTPD5在不同分组的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与AL患者发病的关系;检测抑癌基因PTEN在AL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ML的发生和预后的关系。方...
宋玲杨明珍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E105.1,25-二羟维生素D3诱导小鼠耐受性树突细胞机制的探讨
刘飞杨明珍李庆生宋玲夏雷鸣李嘉嘉
文献传递
小鼠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体外扩增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体外扩增的方法。方法:采用磁珠分选小鼠CD4+T细胞,αCD3单克隆抗体包被24孔板,加入αCD28单克隆抗体、雷帕霉素、rhIL-2,培养3周后,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细胞中CD4+CD25+T细胞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CD4+CD2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增殖抑制试验测定扩增的CD4+CD25+T细胞的增殖及其抑制功能;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的含量。结果:小鼠CD4+T细胞培养3周后,CD4+CD25+T细胞达(76.05±2.73)%,高于未加雷帕霉素组(52.17±1.36)%(P<0.001),磁珠分选的CD4+CD25+T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5倍(P<0.001),增殖能力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0.29倍(P<0.001),对CD4+T细胞增殖抑制能力是未加雷帕霉素组的3.6倍(P<0.001),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分别是对照组的1.8倍和1.6倍(P<0.001)。结论:小鼠CD4+T细胞在含有1μg/ml的αCD28、rhIL-2 100 U/ml和终浓度为10 nmol/L雷帕霉素的培养体系中培养3周后能有效扩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杨明珍刘飞宋玲刘蒙夏雷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