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志均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4h尿液18-羟皮质醇ABC-ELISA的建立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建立 2 4h尿液 18-羟皮质醇亲合素 -生物素酶联免疫测定法 (ABC -ELISA)。 方法制备18-羟皮质醇抗血清 ,以此建立 18-羟皮质醇竞争性ABC -ELISA ;同时测定部分正常人、原醛腺瘤、原醛特发性增生病人 2 4h尿液 18-羟皮质醇水平。 结果抗血清的效价为 1∶30 0 0 0 ,交叉反应性除皮质酮为 0 .0 2 % ,其余均小于0 .0 1% ,批内差异为 7.8%~ 8.2 % ,批间差异为 9.9%~ 12 .1% ,平均回收率为 10 1.3% ,平行测定相关系数为 0 .9939(P <0 .0 1) ,最低可测定限为 10nmol/L ,正常参考值为 2 84 .7~ 16 9.2nmol/2 4h。原醛腺瘤组尿液 18-羟皮质醇明显高于原醛增生组、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组 (P <0 .0 5 ) ,后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本方法具有简便、灵敏、稳定等特点 ,可准确反应机体 2 4h
- 刘礼斌丁伟罗伟宓志均许曼音陈家伦
- 关键词:酶联免疫测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血浆18-羟皮质醇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
- 2000年
- 本文用自制 18-羟皮质醇抗血清 ,建立血浆 18-羟皮质醇竞争性 ABC- EL ISA。同时测定部分正常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 18-羟皮质醇水平。结果该方法批内变异为 6 .6 %~ 8.1% ,批间变异为 11.3%~ 12 .2 % ,平均回收率为 10 2 .1% ,最低可测定限为 0 .42 nmol.L- 1 ,正常参考值为 3.0± 1.7nmol.L- 1。原醛腺瘤组血浆 18-羟皮质醇明显高于原醛增生组 ,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组 (P<0 .0 5 ) ,后三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鉴于本法具有简便、灵敏、稳定等特点 。
- 刘礼斌丁伟宓志均宓志均许曼音
- 关键词:血清诊断ABC-ELISA
- 正常人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18-羟皮质醇水平动态变化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ACTH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健康人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18-羟皮质醇的影响.方法:测定8例健康人和1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包括腺瘤和特发性增生)24小时血浆18-羟皮质醇的节律性和1毫克地塞米松试...
- 刘礼斌丁伟宓志均许曼音陈家伦
- 文献传递
- 24小时尿液18-羟皮质醇亲合素-生物素酶联免疫测定方法的建立
- 目的:建立24小时尿液18-羟皮质醇亲合素-生物素酶联免疫测定法(ABC-ELISA).方法:制备18-羟皮质醇-肟和18-羟皮质醇-肟-牛血清白蛋白,通过免疫动物制备18-羟皮质醇抗血清,以些建立18-羟皮质醇竞争性A...
- 刘礼斌丁伟宓志均许曼音陈家伦罗伟
- 文献传递
- 18-羟皮质醇测定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探讨18羟皮质醇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竞争性亲和素生物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36 例原醛( 包括26 例腺瘤和10 例特发性增生) ,22 例除原醛外的其它肾上腺疾病,6 例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5 例原发性高血压和21 名正常人的血、尿18羟皮质醇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部分原醛腺瘤患者手术前后18羟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原醛腺瘤病人18羟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包括原醛增生在内的其它组病人( P< 0 .05) ,其它各组之间18羟皮质醇水平无明显差异( P> 0 .05) ,原醛腺瘤术后18羟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P< 0 .05) 。结论 18羟皮质醇在原醛的鉴别诊断上是一个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指标。
- 刘礼斌丁伟宓志均胡仁明罗邦尧许曼音陈家伦
- 关键词:醛固酮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