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宗志军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气管
  • 3篇神经阻滞
  • 3篇芬太尼
  • 2篇单肺
  • 2篇单肺通气
  • 2篇导管
  • 2篇支气管
  • 2篇瑞芬太尼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食管癌根治
  • 2篇术后镇痛
  • 2篇双腔支气管
  • 2篇双腔支气管导...
  • 2篇气管导管
  • 2篇全麻
  • 2篇坐骨
  • 2篇坐骨神经

机构

  • 11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常德市第一人...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麻醉医...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淮南市朝阳医...

作者

  • 15篇宗志军
  • 5篇李元海
  • 2篇吴雪峰
  • 2篇潘道波
  • 2篇顾尔伟
  • 2篇曾因明
  • 2篇杨柳
  • 2篇刘学胜
  • 1篇汪先贵
  • 1篇高之心
  • 1篇陆姚
  • 1篇张蓓
  • 1篇江涛
  • 1篇经俊
  • 1篇沈启英
  • 1篇陈美银
  • 1篇王纯辉
  • 1篇钱梅
  • 1篇陈士寿
  • 1篇陈立建

传媒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ste sodium)预处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ory or—tery bypass grsfting,OPCABG)中对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OPCABG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20例)和磷酸肌酸钠组(L组,20例)。L组麻醉诱导后开始经中心静脉输注磷酸肌酸钠30mg/kg(溶于100mL生理盐水),输注时间30min,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主动脉侧壁阻断时(T2)、主动脉侧壁开放时(T3)、关胸后(T4)抽取动脉血,检测血乳酸浓度、血糖浓度。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5天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与C组相比,L组血乳酸浓度、血糖浓度在T2-T4时点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1天和第5天CK—MB活性及cTnI浓度降低。结论OPCABG患者磷酸肌酸钠预处理可明显降低术中血乳酸浓度,减轻心肌损伤程度。
江涛李元海刘训芹宗志军
关键词:磷酸肌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乳酸心肌损伤
长时间单肺通气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时巨噬细胞状态的变化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评价长时间单肺通气患者非通气侧肺损伤时巨噬细胞状态的变化.方法 选取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30例,性别不限,年龄35~64岁,体重50~ 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单肺通气时间分为2组(n=15):短时间单肺通气组(<30 min,S组)和长时间单肺通气组(>2h,L组).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切取切除肺叶肿瘤周边正常的肺组织,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中活化的巨噬细胞(CD68阳性)、极化的M1型巨噬细胞(CD86阳性)和极化的M2型巨噬细胞(CD206阳性)的细胞数,并计算CD86阳性细胞数与CD206阳性细胞数的比值.结果 与S组比较,L组非通气侧肺损伤评分升高,肺组织CD68阳性、CD86阳性和CD206阳性表达的细胞数增多,CD86阳性细胞数与CD206阳性细胞数的比值升高(P<0.05).结论 长时间(>2 h)单肺通气可引起非通气侧肺组织中活化的巨噬细胞增多,且以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为主,这可能是单肺通气非通气侧肺损伤的机制之一.
沈启英陶洪霞宗志军方卫平顾尔伟李元海刘学胜
一种新的简单的盲探双腔支气管导管定位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单肺通气对于开胸手术或电视辅助下胸腔镜手术非常重要,因为单肺通气使手术侧肺塌陷便于手术野暴露,而且两侧肺隔离,避免手术侧肺分泌物或血液污染健侧肺.单肺通气三种方法:使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m tubes...
宗志军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
左侧卧位下右支气管封堵器定位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选取电视胸腔镜下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平卧位组(S组)和左侧卧位组(L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入右侧支气管封堵器。S组患者处于平卧位时由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置入并定位,L组患者在左侧卧位时由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入并定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支气管封堵器移位情况、纤维支气管镜使用次数以及肺萎陷满意率。S组侧卧位封堵器移位次数以及平卧位时需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次数较L组明显增多,而肺萎陷满意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卧位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右侧主支气管置入支气管封堵器,其具有减少侧卧位移位发生和减少纤维支气管镜的使用次数等优点,值得推荐于临床实践。
钱梅李元海宗志军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封堵器食管癌根治术单肺通气
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急性心包填塞1例
2018年
患者,男性,58岁,身高168cm,体重57kg。因出现吞咽困难1月余入院。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否认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用药史等。入院查体:气管居中,胸壁静脉无曲张,双肺活动度及触觉语颤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前区听诊心律齐,未闻及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毛煜汪欢陆姚汪先贵宗志军王纯辉陈立建刘学胜顾尔伟
关键词:急性心包填塞术后并发食管癌心包摩擦音抗血小板药物药物过敏史
氟比洛芬酯在儿科全麻术后镇痛的观察
2009年
氟比洛芬酯在短小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国内近年来也将其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但在儿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与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氟比洛芬酯在小儿短小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可行性。
莫洪宗志军杨柳
关键词:镇痛全身
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防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术后急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骨科脊柱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A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FA组于手术缝合皮肤前约20-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对照组注射0.9%NS(0.1 ml/kg)。所有患者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比较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恢复和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恢复期的疼痛程度和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例数。结果FA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FA组停止瑞芬太尼后发生急性中等和严重疼痛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拔管后需要追加芬太尼的人数也远远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20-3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能够防治停止麻醉后因瑞芬太尼的快速代谢而引起的术后急性疼痛,而且不影响自主呼吸恢复和意识恢复。
宗志军潘道波曾因明杨柳吴雪峰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瑞芬太尼全身麻醉镇痛
丙泊酚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SOD、颅内压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丙泊酚用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49)。对照组使用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中心率,麻醉前(T0)、手术中(T1)、手术结束时(T2)时SOD、颅内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模拟(VAS)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心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T0时,两组SOD、颅内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T2时,两组SOD、颅内压水平均较T0时下降,且观察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T0时,两组HR、MA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T2时,两组HR、MAP水平均较T0时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VAS、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VAS、MMSE评分水平均较T0时下降,且观察组MMSE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88%、16.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用于急性颅脑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SOD、颅内压水平,减轻颅脑损伤。
方存贵陈美银经俊张蓓徐朴陆星宗志军
关键词:丙泊酚颅脑损伤麻醉效果颅内压
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分两次外周静脉注射对其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分两次外周静脉注射对其诱导期诱发呛咳反应的影响。方法 100例25~55岁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在全身麻醉诱导时先静注0.2μg·kg-1舒芬太尼,1min后按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1、舒芬太尼0.3μg·kg-1、依托咪酯0.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观察组,n=50);50例在全麻诱导期一次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诱导期给药总量的给药组(对照组,n=50),即在全身麻醉诱导期按顺序静注咪达唑仑0.05 mg·kg-1、舒芬太尼0.5μg·kg-1、依托咪酯0.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两组患者舒芬太尼的静脉注射速度相同,总的诱导期舒芬太尼的静注时间均在5 s内。对比两组患者诱导期呛咳发生率和强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期呛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发生同级别呛咳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分两次外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能显著降低舒芬太尼诱导期的呛咳反应。
宗志军王义桥
关键词:全麻诱导期舒芬太尼呛咳
超声引导下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术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2021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坐骨神经阻滞与传统入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90例行膝及小腿手术患者,男45例,女45例,年龄(46.23±14.87)岁,年龄范围为18~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45例。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分别以传统与改良入路行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术。记录坐骨神经显影深度、神经阻滞穿刺深度、穿刺针显影评分、坐骨神经扫描时间、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最低电流强度、穿刺针道个数及穿刺成功率。结果传统组患者坐骨神经显影深度[(6.54±1.13)cm]显著深于改良组[(4.68±0.98)cm],改良组坐骨神经扫描时间及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26.00±7.00)s、(150.00±43.00)s]均短于传统组[(33.00±8.00)s、(170.00±38.00)s],改良组的穿刺针道个数[(1.30±0.30)个]少于传统组[(2.10±0.80)个],改良组穿刺针显影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穿刺深度,最低电流强度及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前路坐骨神经阻滞可有效降低传统前路阻滞的操作难度,提高成功率,可作为坐骨神经阻滞的补充方法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余莉宗志军黄丹陈士寿章乐成
关键词:坐骨神经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坐骨神经阻滞前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