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兰

作品数:32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抗菌
  • 8篇抗菌活性
  • 7篇体外抗菌
  • 7篇喹诺酮
  • 7篇耐药
  • 7篇氟哌酸
  • 6篇药物
  • 6篇体外抗菌活性
  • 6篇球菌
  • 5篇葡萄球菌
  • 5篇喹诺酮类
  • 5篇抗生素
  • 5篇甲氟哌酸
  • 5篇氟喹诺酮
  • 5篇杆菌
  • 4篇耐药性
  • 4篇金黄色葡萄球...
  • 4篇黄色葡萄球菌
  • 4篇氟喹诺酮类
  • 3篇单胞菌

机构

  • 15篇天津医学院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2篇官兰
  • 22篇胡文芝
  • 14篇宋诗铎
  • 13篇李立津
  • 10篇王培福
  • 8篇魏殿军
  • 7篇祁伟
  • 6篇毛伟光
  • 4篇祁伟
  • 4篇郑东钧
  • 3篇郭文学
  • 2篇刘约翰
  • 2篇吴尚为
  • 2篇王小根
  • 2篇李为
  • 2篇吴瑾
  • 2篇张宇雯
  • 2篇王哲
  • 2篇方晖
  • 2篇高鹏

传媒

  • 8篇中国抗生素杂...
  • 6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国外医药(抗...
  • 3篇四川生理科学...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5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3
  • 5篇1992
  • 7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2
1996年
为了解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IMP)、头孢他啶(CTZ)、头孢哌酮(CPZ)和氨曲南(AZ)的耐药机制。以绿脓杆菌标准株PAO1和对照株TNPOO4为对照,应用SDS-PAGE外膜蛋白图谱和β-内酰胺酶测定方法,研究了临床分离的两株多重耐药绿脓杆菌和一株IMP耐药荧光假单胞菌。结果表明:两株绿脓杆菌分离株均缺失了外膜蛋白OprD_2和外膜蛋白E(OprE),并出现了44.7KD的未知蛋白带;两株菌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β-内酰胺酶,其酶活性分别为0.681U/mg和0.6l0U/mg,经IMP诱导,两株菌产酶量未见显著增加;其β-内酰胺酶对上述药物的相对水解率均小于10%。提示该两株绿脓杆菌对上述药物的多重耐药机制可能是OprD_2、OprE的缺失和大量β-内酰胺酶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对IMP耐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OprD_2丢失。另一株IMP耐药荧光假单胞菌出现了OprD_2含量的减少。
官兰宋诗铎胡文芝祁伟魏殿军
关键词:外膜蛋白Β内酰胺酶多重抗药性假单胞菌属
常见病原菌对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机理,耐药机理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3
1998年
β-内酰胺抗生素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了数十年,在抗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因如此广泛的应用,其耐药菌株相继涌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对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机理的研究、耐药机理的检测及如何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已经成为当前该领域最为关注的焦点.
官兰
关键词:耐药性致病菌
八种抗菌药对金葡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1992年
所收集的64株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菌株(MRSA)已达50%,去甲基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对MRSA和MSSA有较好抗菌活性;头孢唑林对MSSA呈高活性,而对MRSA敏感性明显低于MSSA;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体外抗金葡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差;青霉素,红霉素对MRSA几乎无效。 观察了35例用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治疗的金葡菌所致皮肤软组织感染(11例)和泌尿系感染(24例)的临床疗效。前者痊愈9/11例,有效100%,泌尿系感染MRSA12例痊愈1例、有效8例,MSSA组12例痊愈7例,有效100%。
官兰胡文芝李立津郭文学王培福
关键词: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抗菌活性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4
2002年
祁伟宋诗铎官兰郑东钧魏殿军胡文芝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CA基因大肠杆菌
三种国产喹诺酮类药物对高接种量志贺氏菌的抗菌活性
1991年
测试了吡哌酸、氟哌酸和环丙氟哌酸等三种国产喹诺酮类药物对60株志贺氏菌高接种量(10~7CFU/ml)和标准接种量(10~5CFU/ml)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高接种量与标准接种量相比,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C)增大16~256倍,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高接种量与标准接种量相比,MIC仅增高2倍。氨苄青霉素是对其敏感的志贺氏菌所致的重型菌痢较好的首选药物。而喹诺酮类药物如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杀死志贺氏菌,反而诱导选择出耐药菌,给治疗带来新问题。
李立津王培福胡文芝王哲宋诗铎毛伟光官兰祁伟赵为成
关键词:吡哌酸氟哌酸志贺氏菌抗菌活性
临床分离耐氟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为了解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和PCR单链构象多态分析(SSCP)技术及利血平逆转实验,分别检测31株临床分离耐环丙沙星(MIC≥4μg/ml)金葡菌株gyrA基因的突变及norA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31株菌中有22株检出gyrA基因84位点突变,有28株在利血平逆转实验中对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的MIC同时降低,表明存在norA耐药表型。同时涉及以上两种耐药机制的至少有20株。结果提示:临床分离的耐药菌株耐氟喹诺酮机制大多同时涉及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和细菌的膜耐药,即双重耐药机制共存。
郑东钧宋诗铎祁伟官兰郭文学胡文芝
关键词:氟喹诺酮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五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被引量:1
1996年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既能口服也可静脉滴注、价廉等特点,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泌尿系、呼吸道、肠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近年在临床分离菌中发现了对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同程度的耐药株,且呈逐渐上升趋势。本文采用琼脂稀释法以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
郭文学官兰吴瑾刘德孟宋诗铎胡文芝
关键词:氟喹诺酮致病菌抗菌性
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电激转化的研究
1997年
随着致病菌的变迁,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尤其是临床大量耐药菌珠的涌现,已引起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界的高度重视。为研究细菌的耐药机理,关键的技术步骤之一是将编码耐药相关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宿主菌。绿脓杆菌和金葡菌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菌,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使用常规的氯化钙等化学方法进行转化实验有极大困难。本研究采用国产基因脉冲导入仪(LN201型,天津理工学院研制)应用电激方法,进行绿脓杆菌转化的可行性实验,探索最佳电激条件,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电激转化进行了初步分析。
王立斌宋诗铎祁伟官兰徐宝强刘建民袁其平
关键词: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氟哌酸体外抗菌活性及对耐药病例治疗
1991年
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时天津市新近临床分离的414株细菌进行甲氟哌酸(Pfx)和氟哌酸(Nfx)体外抗菌活性研究,并总结了18例感染耐Pfx和Nfx细菌的患者经Pfx治疗的床临疗效。结果显示Pfx对绝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有良好抗菌活性,抑菌率>90%,MIC50为0.125~1mg/L,MIC50为0.25—2mg/L,对绿脓杆菌有中度抗菌活性,抑菌率85%,MIC50/MIC90为2/8mg/L,对G+球菌活性较G-杆菌差。
官兰李立津郭文学魏殿军祁伟胡文芝王培福
关键词:体外抗菌活性甲氟哌酸不动杆菌凝固酶抑菌率
吡喹酮与左旋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的对比观察
1991年
1972年吡喹酮问世,很快成为治疗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肺吸虫病首选药。吡喹酮是左、右旋各半组成的外消旋化合物,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拆分合成吡喹酮的中间体而获得左旋吡喹酮和右旋吡喹酮二种光学异构体。左旋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疗效优于吡喹酮,而右旋吡喹酮杀血吸虫作用甚微因此,我们用吡喹酮及两种光学异构体进行了大鼠实验治疗以及在现场采用左旋吡喹酮与毗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进行对比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官兰刘约翰王小根高鹏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吡喹酮左旋吡喹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