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广彬
- 作品数:55 被引量:247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4种滋阴药含药血清的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考察4种滋阴药六味地黄丸、二至汤、二冬汤、一贯煎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在体外,用4种滋阴药含药血清干预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的增殖,并测定IL-2的分泌情况;结果:4种滋阴药含药血清对ConA/LPS诱导的T、B淋巴细胞增殖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二冬汤含药血清随给药浓度的增加其增殖效应也增加,除一贯煎未能促进LPS诱导的大鼠B淋巴细胞分泌IL-2,其余组都可以诱导分泌IL-2。结论:4种滋阴药均能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中二冬汤的作用最强,二至丸、六味地黄丸次之,一贯煎的作用最弱。
- 赖小东赵益尚广彬徐国良孙有智
- 关键词:滋阴药免疫调节IL-2
- 肝肾阴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2年
- 肝肾阴虚是临床多种疾病中晚期常见证型,对肝肾阴虚的准确辨证有利于疾病的临床辨证施治。现从肝肾阴虚的中医治疗、肝肾阴虚动物模型建立、肝肾阴虚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明确肝肾阴虚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规范肝肾阴虚证的辨证论治贡献力量。
- 胡星遥陈中傅柳张洁尚广彬
- 关键词:肝肾阴虚中医药动物模型系统生物学
- 中西药联合使用治疗ITP研究概况被引量:1
- 2015年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针对此类疾病研究较多,并提出可应用于干预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中西医联合治疗ITP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通过回顾近几年文献报道发现中西药联合使用在治疗ITP上具有独特的疗效。
- 彭文虎卢晓南徐国良刘红宁尚广彬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紫癜中西药联合治疗
- 六味地黄丸对诱发性乳腺癌大鼠尿液代谢物影响的研究
- :研究滋阴方药六味地黄丸对DMBA诱发性乳腺癌大鼠尿液代谢物的影响. 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BA模型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6.4,3.2,1.6 g·kg-1·d-...
- 孔越尚广彬赵益张启云徐国良朱卫丰刘红宁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中药药理
- HPLC法同时测定肿节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建立运用HPLC法同时测定肿节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1%甲酸(B),梯度洗脱0~30min,5%→20%A;30~40rain,20%→25%A;40~60rain,25%→29%A;60~65min,29%→32%A;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330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分别在0.0280~0.448μg(r=0.9998)、0.0164—0.262μg(r=0.9999)、0.113—1.81μg(r=0.999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3.4%(RSD=2.77%)、98.3%(RSD=2.58%)、95.2%(RSD=2.49%)。结论该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准确可靠,可用于同时测定肿节风提取物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
- 张启云邹云香徐国良尚广彬徐镜孔越李洋严增明汤喜兰
- 关键词: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
- 混合式教学法在中医药院校生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以综合性实验动脉血压的调节为例
- 2024年
-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任何一种生理功能的发现及其机制的揭示都是通过科学实验获得的,因此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综合性实验动脉血压的调节为例,从教学资源构建、网络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拓展与反思、考核评价几方面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该教学法有利于打破生理实验教学资源和课时的制约,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增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验课效率。
- 卢晓南路千里尚广彬
- 关键词:生理学实验混合式教学
- 肿节风总黄酮促进巨核细胞增殖的效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肿节风总黄酮对体外培养巨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效应动力学。方法肿节风总黄酮(0.39g·kg-1)单次灌胃给予正常SD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采血制备含药血浆。采用兔抗大鼠血小板相关抗体建立大鼠骨髓巨核细胞增殖障碍模型,并将不同时间点的含药血浆作用于该模型,以巨核细胞数、细胞上清液中血小板生成素(TPO)、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为效应指标,绘制时间-效应动力学曲线,计算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肿节风总黄酮含药血浆可以显著提升巨核细胞数,肿节风总黄酮对巨核细胞数、上清液中TPO及TGF-β1的效应半衰期分别为:495.52,665.13和537.46 min,达峰时间分别为:60,90和40 min,平均驻留时间分别为:224.60,242.37和231.10 min,其中巨核细胞数与TPO含量的效应曲线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时间上稍有滞后现象。结论肿节风总黄酮含药血浆可显著促进大鼠骨髓巨核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培养体系中TPO的浓度密切相关。
- 尚广彬汤喜兰廖清花姜丽彭文虎张启云徐国良
- 关键词:巨核细胞血小板生成素转化生长因子-Β1药效动力学
- 二至丸对诱发性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研究滋阴方二至丸对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性乳腺癌大鼠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DMBA模型组、二至丸高、中、低(6.4,3.2,1.6 g.kg-1)剂量组和三苯氧胺(TAM)组。除空白对照组外,每只大鼠均以致癌剂DMBA诱导(剂量100 mg.kg-1,2次,间隔1周)乳腺癌。诱导第2天开始给予药物干预,每周触诊所有大鼠乳腺肿瘤发生情况并记录体重变化;15周后处死动物,统计各组大鼠乳腺肿瘤的发病率,并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动物肿瘤组织中VEGF,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DMBA模型组比较,二至丸中剂量组和TAM组大鼠乳腺肿瘤平均潜伏期延长(P<0.05),平均肿瘤直径、平均肿瘤体积、平均瘤重显著降低(P<0.05);二至丸中、高剂量组VEGF和MMP-9强阳性率显著性降低(P<0.05),且VEGF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滋阴方药二至丸可能通过干预乳腺癌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抑制乳腺癌生长恶化。
- 尚广彬曾莉萍赵益张启云董伟汤喜兰徐国良朱卫丰刘红宁
- 关键词:乳腺癌二甲基苯蒽基质金属蛋白酶-9
- 六味地黄丸对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不同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不同剂量的六味地黄丸水溶液以灌胃方式给药,以空白血清组为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考察不同给药天数、不同采血时间点大鼠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肺癌细胞A549共同孵育不同时间段的抑制作用。结果六味地黄丸低剂量组(4.8 g.kg-1)给药5 d与10 d,在末次给药1 h眼眶取血制作的含药血清与肝癌细胞孵育48 h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制率分别为43.2%和42.8%。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从给药天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4.8 g.kg-1)给药5 d末次给药4 h取血制作的含药血清培养基,与人肺癌细胞孵育72 h的抑制作用为49.2%;给药10 d末次给药2 h眼眶取血制作的含药血清培养基,与人肺癌细胞孵育48 h的抑制作用为47.2%,与空白对照血清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从给药天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进行干预时,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以低剂量(4.8 g.kg-1),给药5 d,给药后1 h取血,与肝癌肿瘤细胞培养48 h的抑制作用最为理想。对人肺癌细胞A549进行干预时,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以低剂量(4.8 g.kg-)1,给药5 d,给药后4 h取血,与肺癌肿瘤细胞培养72 h的抑制作用最为理想。
- 赵益罗蓉朱卫丰尚广彬徐国良刘红宁
-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肿瘤细胞MTT法
- 中药逆转肝纤维化进程的研究概况被引量:12
- 2021年
-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共同结果,也是肝硬化发病的必经阶段,同时与肝癌的发生也有着一定关系,在中医学中属“臌胀”“积聚”等病证范畴,病机多为“虚损生积”。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控制或逆转其进程对于肝硬化和肝癌的防治至关重要。中药通过影响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来治疗肝纤维化,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总结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的中药活性成分以及临床使用较广泛的中成药和方剂,以期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运用提供参考与思路。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中药及其复方的现代药理与传统药性结合、中医病因病机与西医发病机制相结合,从理法方药角度研究中药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 傅柳尚广彬陈中胡星遥聂亦然严小军
- 关键词: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肝纤维化可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