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培达

作品数:203 被引量:1,116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大专项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7篇狼疮
  • 57篇细胞
  • 53篇红斑
  • 53篇红斑狼疮
  • 48篇系统性红斑
  • 48篇系统性红斑狼...
  • 41篇肾炎
  • 25篇狼疮性
  • 23篇狼疮性肾炎
  • 20篇免疫
  • 20篇风湿
  • 19篇系统性红斑狼...
  • 19篇红斑狼疮患者
  • 17篇性疾病
  • 17篇肾病
  • 14篇蛋白
  • 12篇肾功能
  • 12篇狼疮肾
  • 10篇血管
  • 10篇血清

机构

  • 89篇中山医科大学...
  • 78篇中山大学附属...
  • 40篇中山医科大学
  • 1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山大学
  • 3篇深圳市人民医...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02篇尹培达
  • 35篇余学清
  • 28篇杨岫岩
  • 26篇娄探奇
  • 25篇刘亚光
  • 22篇叶玉津
  • 20篇石成钢
  • 19篇梁柳琴
  • 17篇陈永雄
  • 12篇詹钟平
  • 11篇汤美安
  • 11篇陈伟英
  • 11篇唐骅
  • 11篇王成
  • 10篇陈珠江
  • 10篇许韩师
  • 9篇罗绍凯
  • 9篇戴冽
  • 9篇连帆
  • 8篇彭晖

传媒

  • 41篇新医学
  • 26篇中华风湿病学...
  • 17篇中华肾脏病杂...
  • 17篇国外医学(内...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8篇中山医科大学...
  • 8篇中山大学学报...
  • 7篇风湿病学杂志
  • 7篇中华内科杂志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泌...
  • 2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第十届全国风...
  • 1篇药物与人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9篇2005
  • 22篇2004
  • 5篇2003
  • 14篇2002
  • 10篇2001
  • 16篇2000
  • 14篇1999
  • 15篇1998
  • 11篇1997
  • 11篇1996
  • 6篇1995
  • 13篇1994
  • 8篇1993
  • 3篇1992
2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最佳间期探讨被引量:15
1996年
为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最佳间期,将52例重症SLE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每2周和4周1次环磷酰胺冲击治疗(IV-CTX),每次15mg/kg,同时口服泼尼松。结果,间期2周组起效时间显著比4周组快;病情缓解率也是2周组显著高于4周组;病情活动性积分下降50%时,两组CTX累积量差异无显著性。4周组中5例(19.2%)治疗过程中因病情加重,改为2周1次后得到控制,而2周组则有6例(23.1%)因白细胞下降需将冲击间期延长为4周;两组副反应及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在重症SLE治疗初期,IV-CTX每2周1次有利于加速病情缓解,提高疗效,但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象,病情控制后改为4周以至3个月1次治疗。
杨岫岩尹培达高翔刘亚光
关键词:红斑狼疮环磷酰胺冲击疗法
氧自由基与肾小球疾病发病关系及抗氧化剂的防治作用被引量:17
1995年
用阿霉素(ADR)和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分别诱导大鼠ADR肾病和原位性肾炎模型,发病率各达100%。前者血及肾皮质丙二醛(MDA)明显增高,后者血及肾皮质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明显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降低。选用抗氧化剂SOD及具有抗*化作用的中药脚剂阿魏硬钠、赶盖灵芝、敢双醋钠、人参皂苷等分别对模型进行干扰,结果显示治疗组大鼠模型尿蛋白、血生化指标、肾病理损害明显改善,特别是血和肾皮质MDA、GSH明显降低、SOD明显升高。说明ADR肾病和C-BSA原位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与氧自由基(OFR)及脂质过氧化(LPO)密切相关。这些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清除OFR,抑制LPO而实现的。这为临床中西医结合防治肾小球肾炎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临床提供新的防治手段。
尹培达甘华欧阳玉林
关键词:肾变病过氧化脂质抗氧化剂氧自由基
骨桥蛋白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 (LN)肾组织中骨桥蛋白 (OPN)的表达 ,探讨其在L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方法 ,观察 4 0例狼疮肾炎和 10例正常肾组织中OPN蛋白和KP1表达 ,用原位杂交检测LN及正常肾组织OPNmRNA表达。结果狼疮性肾炎肾小管OPN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并与间质巨噬细胞及肾间质病变明显相关。结论OPN在导致LN间质巨噬细胞浸润及肾小管间质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李龙陈运芬陈永雄余学清尹培达罗建华
关键词:骨桥蛋白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损伤
联合免疫干预对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治疗的临床观察
1997年
联合免疫干预对狼疮性肾炎尿毒症治疗的临床观察刘亚光尹培达廖纯兴石成钢狼疮性肾炎(LN)肾衰过去被认为不可逆转〔1〕,在肾衰病人使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有一定的危险性。80年代初,有学者报道LN引起的慢性肾衰经治疗后可以逆转〔1〕。现将我院IVMP加I...
刘亚光尹培达廖纯兴石成钢
关键词:免疫干预狼疮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肾脏病
P13K/Akt信号途径在B细胞刺激因子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B 淋巴细胞刺激因子,是近年发现的 TNF 配体超家族的新成员,其过量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 B 细胞功能亢进、大量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产生密切相关, 在 SLE 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减少 ...
叶玉津梁柳琴许韩师杨岫岩詹钟平连帆尹培达
文献传递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在肾脏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3
1993年
近年研究提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许多疾病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本文综述了SIL-2R在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和肾移植中的临床意义,表明SIL-2R可作为肾小球肾炎特别是IgA肾病活动性的指标、动态监测血SIL-2R有助于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的预测、诊断和鉴别诊断。
刘亚光尹培达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肾疾病
风湿性疾病第二讲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1994年
风湿性疾病第二讲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研究所,中山医科大学风湿病科尹培达,娄探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女性占95%。发病机理与自身免疫功能调节障碍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对SLE治疗取得较大进展,预后大大改观,患者...
尹培达娄探奇
关键词: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在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在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为油酸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静注后 4h ,测定血气 (左心PaO2 )、肺泡通透指数等肺损伤指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巨噬细胞比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 1)水平。用原位杂交检测ICAM - 1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组化双重套染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ICAM - 1表达的关系。结果 :油酸组PaO2 低于对照组、肺泡通透性指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ALF中巨噬细胞比例 ,sICAM -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油酸组肺组织ICAM - 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数、ICAM - 1表达水平和肺损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巨噬细胞浸润在油酸致急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I CAM - 1参与介导了巨噬细胞对组织的粘附。
郭禹标李志平谢灿茂陈永雄尹培达
关键词:肺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巨噬细胞油酸急性发病
环孢菌素A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89年
环孢菌素是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成功地应用于器官移植。近年又用于治疗肾小球疾病等,初步显示一定疗效。但临床应用病例尚少,副作用较多,如何合理应用等问题尚待探讨。
尹培达陈建
关键词:环孢霉素肾小球肾炎原发性
风湿性疾病第四讲 自身抗体在风湿病中的临床意义(1)被引量:2
1994年
风湿性疾病第四讲 自身抗体在风湿病中的临床意义(1)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尹培达,刘亚光在风湿病中有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体内可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测定这些自身抗体不仅能了解其发病机制,而且对疾病的诊断和活动性及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尹培达刘亚光
关键词:风湿病自身抗体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