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翠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75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外伤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4篇脑外伤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外伤后
  • 3篇脑脊液
  • 3篇脑脊液循环
  • 3篇加权成像
  • 2篇窦血栓形成
  • 2篇脑静脉
  • 2篇脑静脉窦
  • 2篇脑静脉窦血栓
  • 2篇脑静脉窦血栓...
  • 2篇静脉
  • 2篇静脉窦
  • 2篇静脉窦血栓
  • 2篇静脉窦血栓形...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机构

  • 9篇解放军第17...
  • 2篇厦门大学附属...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肖玉辉
  • 9篇欧阳林
  • 9篇岳翠
  • 9篇郏潜新
  • 8篇何平
  • 8篇陈懿
  • 4篇王文浩
  • 1篇宦怡
  • 1篇马军朋
  • 1篇徐俊卿
  • 1篇徐玉琴
  • 1篇许孟君
  • 1篇陈水斌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第十二次全国...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5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癌保乳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经保乳手术切除肿瘤患者26例,使用siemens公司Magnetom verio tim 3.0T超导型磁共振进行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常规SE序列、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将磁共振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比较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瘢痕与肿瘤复发的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瘢痕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低信号,病灶边缘欠光整。DWI呈稍高信号,ADC值为(1.34±0.29)×10-3mm2/s。肿瘤复发表现为残留乳房内原手术部位见不规则软组织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其与周围腺体信号比随b值增大而增大,ADC值为(1.02±0.31)×10-3mm2/s,与手术瘢痕的ADC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肿瘤复发在磁共振常规序列上与瘢痕组织难以鉴别,但扩散加权成像能有效的将两者区分开来,可成为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患者随访的重要手段。
郏潜新宦怡徐俊卿欧阳林陈懿岳翠肖玉辉何平
关键词:乳腺癌磁共振成像
MR磁敏感加权相位值在帕金森病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SWI相位值的变化量在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3.0T MRI对36例早期、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和年龄匹配的20名正常人进行扫描,分别测量黑质区SWI相位值,并与Hoehn &amp; Yahr分级及病程行...
肖玉辉郏潜新欧阳林陈懿岳翠何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黑质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MRI相对对比电影法脑脊液动力学监测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运用MRI监测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异常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75例脑外伤后临床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MRI 2D-P...
岳翠欧阳林王文浩陈懿肖玉辉何平郏潜新
关键词:脑外伤脑脊液循环静脉窦血栓
SWI在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急性期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临床确诊DAI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MRI扫描基础上行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LAIR)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比较两者DAI病灶的检出率,分析信号特征。结果:联合常规序列和SWI共发现DAI病灶378个;其中SWI检出病灶341个,敏感度为90.2%,在磁敏感图(SWI image)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且不规则形低信号影,边界清晰,在相位图(Phase image)测病灶较正常脑组织相位位移量明显大(P<0.05);在FLAIR检出病灶197个,敏感度为52.1%,表现为边界模糊的大小不等点片状高或稍高信号影,SWI对于DA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FLAIR(P<0.01)。结论:对于急性期DAI病灶的显示,SWI比常规序列敏感,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郏潜新欧阳林岳翠肖玉辉陈懿何平许孟君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
联合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监测外伤后脑微循环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评估创伤性脑损伤(TBI)中的脑微循环变化。方法使用3.0T磁共振对45例TBI患者行常规、动脉自旋标记(ASL)、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成像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扫描,对比分析TBI患者脑挫伤区与对侧镜区的相对脑血流量(rCBF)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评价脑微循环变化情况。结果 8例患者,脑挫伤区rCBF值(354.43±67.58)ml·(100g)-1·min-1,高于对侧镜区(268.43±45.57)ml·(100g)-1·min-1(P=0.035),脑挫伤区ADC值(834.78±43.48)mm2/s,高于对侧镜区ADC值(729.00±54.19)mm2/s(P=0.042);22例患者,脑挫伤区rCBF值(144.29±49.33)ml·(100g)-1·min-1,低于对侧镜区脑组织rCBF值(280.14±69.54)ml·(100g)-1·min-1(P=0.018),脑挫伤区ADC值(546.35±57.38)mm2/s,低于对侧镜区脑组织ADC值(733.67±63.45)mm2/s(P=0.038)。15例患者,脑挫伤区rCBF值(44.21±18.24)ml·(100g)-1·min-1,低于对侧镜区rCBF值(273.59±57.68)ml·(100g)-1·min-1(P=0.013),脑挫伤区ADC值(1500.43±40.57)mm2/s,高于对侧镜区ADC值(738.67±53.45)mm2/s(P=0.016)。结论 ASL灌注成像结合DWI及ADC图,可用于评估TBI脑微循环改变情况,为临床制定相应的早期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改善脑外伤患者的预后。
马军朋郏潜新欧阳林何平岳翠陈懿肖玉辉
关键词:脑损伤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2D-PC cine法监测外伤后脑脊液循环动力学改变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运用MRI二维相位对比序列(2D-PC cine)法监测外伤后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变。方法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列,以编码流速20 cm/s,于枕骨大孔水平测量40例健康志愿者与40例脑外伤后临床怀疑脑循环动力学异常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并与腰穿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组脑脊液流速、流量之间有无差异。结果外伤组平均流速为1.100(0.895~1.420)cm/s,一个心动周期内净流量为0.073(0.017~0.124)ml,正常组平均流速为1.306(1.210~1.360)cm/s,一个心动周期内平均净流量为0.081(0.062~0.258)ml。外伤组平均流速及净流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MRI 2D-PC cine能早期无创的发现脑外伤后颅内压增高患者脑脊液流体动力学的改变,对于脑外伤后患者脑脊液循环改变的监测、治疗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岳翠郏潜新欧阳林王文浩陈懿肖玉辉何平
关键词:脑外伤脑脊液循环
MRI电影相位对比法在外伤后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在外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异常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75例脑外伤后经临床颅内压测量并结合颅脑磁共振静脉窦成像综合分析确诊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颅内压升高代偿期32例;失代偿期43例),应用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监测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前后颈内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32例代偿期脑外伤患者左、右侧颈内静脉出颅段平均流速及平均流量为21.78(12.12~41.31)cm/s,26.52(11.44~43.69)cm/s;0.90(0.40~1.34)L/min.cm2,1.00(0.52~1.32)L/min.cm2;流速快于健康志愿者(P﹤0.05)。43例失代偿期脑外伤患者左、右侧颈内静脉出颅段平均流速及平均流量为14.36(10.21~16.56)cm/s,13.56(10.23~16.53)cm/s;0.52(0.20~1.01)L/min.cm2,0.49(0.23~0.93)L/min.cm2;流速及流量均小于健康志愿者(P﹤0.05)。行小剂量尿激酶干预后2~3天内,32例代偿期患者颅内压降至100~190mmH2O,左、右侧颈内静脉出颅段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减慢(P﹤0.05)。43例失代偿期患者颅内压降至170~220mmH2O,左、右侧颈内静脉出颅段平均流速均快于治疗前(P﹤0.05)。结论磁共振电影相位对比法能无创性动态监测颅脑外伤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临床干预治疗,从而降低外伤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陈懿郏潜新王文浩岳翠欧阳林肖玉辉何平
关键词:颅脑外伤血流动力学
应用MRI研究腰背肌退变规律和特征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应用MRI研究腰背肌退行性变规律及影像特征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来解放军第175医院影像科做MRI体检的体检者,按性别分组,每组再按年龄分为1~10岁、11~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71岁以上8个组,共有16个研究组,每个研究组20例(从各年龄段中随机抽取),共320例。评价指标包括:(1)腰背肌厚度;(2)皮下脂肪与腰背竖脊肌MR信号比值;(3)多裂肌形态、信号及肌间隙的改变。对腰背肌厚度值和皮下脂肪与腰背肌MR信号比值在不同性别间及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应用Excel2003T-TEST返回Student′st检验的概率值,样本为成对检验。多裂肌形态、信号、肌间隙改变在不同年龄段间的差异应用多样本比较的秩和Kruskal-Wallis检验。取单侧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除1~10岁年龄段外,其余每个年龄段男性组腰背肌平均厚度均大于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腰背肌厚度自1~30岁逐渐长大饱满,在30~70岁处于成熟的稳定状态,到70岁以后开始退变、萎缩、变细。皮下脂肪与腰背竖脊肌MR信号比值,男性组平均值大于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此比值自婴幼儿期开始逐渐增大,男性组在20~60岁趋于稳定状态,在60岁以后急速下降,而女性组在20~40岁趋于稳定状态,在40岁以后急速下降。在形态结构方面,年轻组多裂肌表现为形态饱满、轮廓平整、均匀低信号、肌内间隙不显示或呈单个线状或点状显示;老年组多裂肌表现为形态萎缩、轮廓凹陷、信号不均匀性增高、肌内间隙呈多发线片状、羽毛状或网格状显示。各种观察指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背肌生理性退变,女性早于男性,肌内脂肪变性早于肌形态学改变。主要MRI表现包括:肌肉萎缩造成肌肉变细、形态萎缩、轮
欧阳林徐玉琴郏潜新陈水斌肖玉辉岳翠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生理过程腰肌
MRI监测脑脊液动力学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运用MRI监测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异常在外伤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75例脑外伤后临床颅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40例,采用MRI 2D-PC cine法序列,以编码流速20cm/s,于颈1~2椎间隙水平测量患者的脑脊液流速、流量,在其接受尿激酶治疗过程中进行随访复查,并与腰穿脑脊液压力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颈1~2椎间隙水平脑脊液流动在一个心动周期内均表现为近似于正弦曲线的双向流动,脑外伤组治疗前收缩期、舒张期脑脊液峰值流速、流量均高于正常人群(P<0.05)。经尿激酶治疗后68例患者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其脑脊液收缩期、舒张期脑脊液峰值流速、流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脑脊液流速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r=0.805,P<0.05),脑脊液向下净流量与脑脊液压力呈正相关(r=0.794,P<0.05)。结论静脉窦血栓形成前患者脑脊液循环动力学会发生相应改变,磁共振PC-cine法可以早期检测出其循环动力学改变,对脑外伤后患者颅内压改变的监测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指导意义。
岳翠郏潜新欧阳林王文浩陈懿肖玉辉何平
关键词:脑外伤脑脊液循环静脉窦血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