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文娟

作品数:25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小麦
  • 5篇花粉
  • 5篇花粉管
  • 5篇花粉管通道
  • 5篇花粉管通道法
  • 5篇SSR
  • 4篇性状
  • 4篇兰州百合
  • 4篇百合
  • 3篇锈病
  • 3篇选育
  • 3篇条锈病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外源
  • 3篇抗条锈
  • 2篇当归
  • 2篇新品系
  • 2篇油用

机构

  • 25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河西学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定西市农业科...
  • 1篇甘肃放羊娃农...

作者

  • 25篇崔文娟
  • 22篇欧巧明
  • 14篇罗俊杰
  • 8篇倪建福
  • 7篇石有太
  • 5篇李忠旺
  • 5篇叶春雷
  • 5篇王炜
  • 4篇林玉红
  • 4篇李进京
  • 3篇刘新星
  • 3篇陈军
  • 2篇王发林
  • 2篇王玉安
  • 2篇厚毅清
  • 2篇李红旭
  • 2篇庞斌双
  • 2篇陈玉梁
  • 2篇王立光
  • 1篇辛天怡

传媒

  • 7篇甘肃农业科技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核农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果树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粱DNA导入引起小麦HMW-GS的变异及其品质改良和变异机理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Sorghum bicolor L.)基因组DNA导入粉质籽粒的稳定品系89122中,后代经多代连续选择优良变异系,并进行了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电泳检测和品质化验分析。获得1个稳定遗传变异新品种,与导入受体89122相比,后代新品系2001502-23含有7+8、5+10优质亚基,HMW-GS发生明显变异,Gul D1位点基因发生等位变异,其表达产物由原来(89122)的2+12亚基为5+10亚基;其品质指标较受体得到改善,从而实现了受体小麦HMW-GS基因的遗传转化和品质改良。说明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完全可以实现小麦HMW-GS基因的转化和品质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而生物诱变是其可能的遗传转化和变异机理之一。
欧巧明倪建福崔文娟庞斌双
关键词:小麦高粱DNA花粉管通道法等位变异
高产优质大粒型紫苏新品种陇苏5号
2023年
高产、优质、大粒型紫苏新品种陇苏5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在对紫苏种质鉴定及品种优选基础上,经过5年连续提纯选育而成。该品系生育期160d,株高165.5cm,叶绿色,籽粒黑褐色,千粒重4.23g,单株产量76.5g;多点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171.75kg,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25.25kg,丰产性、稳产性好;α-亚麻酸含量58.67%,含油量42.01%,饱和脂肪酸含量23.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8.42%,品质较优,抗病性好;适宜在甘肃省庆阳、平凉、天水等半干旱山区及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欧巧明李琦叶春雷崔文娟张博
关键词:紫苏系统选育Α-亚麻酸复种栽培
51个外源DNA导入小麦新品系的抗条锈性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对51份春小麦品系材料进行了抗锈性苗期混合菌、成株期分小种及混合菌鉴定。结果表明,对目前流行的条锈菌优势生理小种成株期表现抗病的有34份,占鉴定材料的66.67%,其中表现免疫近免疫39.22%。分小种鉴定的结果为:对条中32号免疫的材料有40份,占78.43%;对条中33号免疫的材料有38份,占74.5%。
崔文娟曹世勤倪建福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花粉管通道法
基于悬浮细胞培养的半夏多倍体诱导研究:Ⅱ.单细胞水平COLO诱导及多倍体植株再生被引量:5
2011年
在建立了高效的半夏悬浮细胞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基础上,本研究以悬浮细胞作为靶标材料,以秋水仙素(COLO)为多倍体诱导剂,对COLO诱导多倍体的适宜浓度等关键因素进行研究,并在获得多倍性细胞后,经诱导分化和再生形成纯合的多倍体植株。结果显示,0.05~0.10mg/ml的COLO处理24h,可获得较好的多倍体细胞诱导效果,多倍性细胞比率约为74.20%,并最终获得11株纯和的半夏多倍体幼苗,根尖细胞染色体为104条,是对照54条的2倍,目测诱变率可达14.07%~46.05%,多倍体诱导率为3.85%~29.76%,嵌合体率为12.88%~17.65%。结果证明通过半夏等植物单细胞水平多倍体诱导获得纯合的多倍体植株是一条可行且高效的多倍体诱导途径。
欧巧明岳春玲厚毅清崔文娟郑秀芳罗俊杰陈玉梁
关键词:半夏悬浮细胞秋水仙素多倍体胚胎发生植株再生
半干旱雨养农业区陇春22号高产栽培施肥模型研究
2009年
在定西中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农田生态条件下,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春小麦陇春22号高产栽培施肥模型。
崔文娟周谦郭发祥欧巧明倪建福
关键词:半干旱区春小麦施肥模型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被引量:2
2018年
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7个主要栽培区的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兰州百合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 90.91%,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 0.3256,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 0.4875;各栽培居群遗传多样性为西果园>榆中>魏岭>阿干>黄峪>金沟>永靖。(2)兰州百合栽培群体基因分化度Gst为0.2395,基因流(Nm)为1.5876,各栽培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低,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3)兰州百合种质材料69个采样点的聚类结果显示,84.05%的材料都聚合到一个类群,这与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兰州百合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兰州百合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由小部分种质的遗传变异引起,收集研究这些稀有特异种质,将为兰州百合育种改良及优异基因发掘提供重要参考。
崔文娟林玉红石有太欧巧明罗俊杰
关键词:SSR
不同肥料配比对旱地兰州百合产量、品质及养分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大田旱作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不同施肥配比对兰州百合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K和NK处理比对照CK增产3.2%和7.0%,NP处理比对照CK减产2.6%,化肥种类对兰州百合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NPK处理较对照CK增产36.1%(P<0.05)。兰州百合为喜钾作物,适量施用钾肥可以提高其产量、总糖和粗淀粉含量。
林玉红石有太崔文娟欧巧明王方王炜罗俊杰
关键词:兰州百合肥料配比养分累积
外源DNA导入小麦选育抗条锈新资源的研究
将高粱、玉米、谷子、小麦、长穗偃麦草、大麦、硬粒小麦等33份材料的基因组DNA通过花粉管通道法转入36份普通栽培春小麦和冬小麦,从1988到2009年,共做导入组合462份,处理小花数58200个,最后获得种子32769...
倪建福崔文娟曹世勤
关键词:小麦抗条锈病外源DNA
食用黄花菜SSR标记开发及指纹图谱库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开发SSR标记,旨在为食用黄花菜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技术支撑。测序共得到104177个Unigene,总长度为79106833 bp,平均长度为759 bp,利用MISA软件对Unigene进行搜索,共检测到15890个SSR,其中单核苷酸、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占比较高,分别为18.57%、27.23%和44.26%。设计合成SSR引物114对,通过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最终筛选出20对核心引物,20对引物在43份黄花菜种质中共检测到88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3~8个,平均为4.4个,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值变幅为0.23~0.77,平均为0.4995。依据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确定了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以及对应的参照品种,建立了基于SSR的DNA指纹鉴定技术体系,并构建了43份黄花菜种质的DNA指纹数据。该研究开发的SSR标记具有丰富的多态性。
刘新星欧巧明罗俊杰李忠旺石有太崔文娟
关键词:黄花菜SSR标记指纹图谱
河西灌区3种主要农田杂草间的化感拮抗作用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比较研究了3种麦田杂草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彼此间的拮抗作用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杂草浸提液对小麦处理1次到3次的过程,杂草浸提液间的拮抗作用对小麦生长抑制作用累积效应明显;当黄花蒿浸提液浓度为0.3g/mL时,曼陀罗浸提液与反枝苋浸提液之间存在较强的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当曼陀罗浸提液浓度为0.1~0.3g/mL时,黄花蒿浸提液与反枝苋浸提液之间存在较弱的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较弱;当反枝苋浸提液浓度为0.5g/mL时,黄花蒿与曼陀罗之间存在较弱的拮抗作用,表现为对小麦生长促进作用较弱。
叶春雷崔文娟罗俊杰欧巧明
关键词:杂草黄花蒿小麦拮抗作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