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席章营

作品数:68 被引量:689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7篇玉米
  • 21篇基因
  • 13篇代换系
  • 13篇单片段代换系
  • 13篇QTL
  • 9篇分子标记
  • 8篇性状
  • 8篇水稻
  • 7篇作物
  • 6篇基因定位
  • 5篇抗病
  • 5篇回交
  • 5篇QTL定位
  • 4篇育种
  • 4篇种子
  • 4篇籽粒
  • 4篇自交
  • 4篇自交系
  • 4篇克隆
  • 4篇标记辅助选择

机构

  • 58篇河南农业大学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洛阳农业高等...
  • 1篇西昌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阳市农业科...
  • 1篇濮阳市农业科...
  • 1篇鹤壁市农业科...

作者

  • 67篇席章营
  • 11篇吴建宇
  • 10篇陈彦惠
  • 8篇张桂权
  • 7篇张世煌
  • 7篇何风华
  • 7篇曾瑞珍
  • 7篇李新海
  • 7篇吴连成
  • 6篇王帮太
  • 5篇谢传晓
  • 4篇陈春侠
  • 4篇李玉玲
  • 4篇陆明洋
  • 4篇张书红
  • 3篇黄朝锋
  • 3篇王同朝
  • 3篇尚爱兰
  • 3篇施军琼
  • 3篇郝转芳

传媒

  • 14篇河南农业大学...
  • 9篇玉米科学
  • 6篇作物学报
  • 4篇分子植物育种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种子科技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遗传
  • 1篇Journa...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2005年全...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5篇2000
  • 4篇199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早四泛素连接酶Rbx1的分子克隆及原核表达
2011年
通过RT-PCR方法和基因克隆技术对黄早四Rbx1基因进行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构建黄早四Rbx1的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带有His标签的黄早四Rbx1融合蛋白,并进一步利用His抗体,用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对重组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够与His抗体发生免疫反应,验证了黄早四Rbx1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成功表达。
吴刘记席章营谢丽莉陈彦惠
关键词:黄早四分子克隆原核表达免疫印迹
新形势下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被引量:7
2013年
结合目前我国种业市场现状和课程特点,分析了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教材内容滞后,实践教学缺乏,并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了种子经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课程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董永彬赵亚丽席章营李玉玲
关键词:农业院校实践教学
基于叶绿体InDel标记对玉米S型胞质不育制种鉴定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以精选表型和基因型丰富的29份代表性玉米自交系以及三联体验证材料,基于叶绿体基因组中11个InDel位点进行引物设计、筛选评估,确定2对玉米S型不育鉴定特异引物。两对引物CPMIDP01CE和CPMIDP02CE的多态分别为83个和5个碱基的插入缺失变异,属于trnS-trnG和ndhJ-ndhK基因间区。CPMIDP01CE和CP?MIDP02CE引物的扩增产物如果含有83 bp插入序列(片段长度为339 bp),不含有5 bp的插入序列(片段长度为239 bp),所分析样品即为S型胞质不育材料。两对特异鉴定引物基于变性荧光毛细管、非变性凝胶毛细管、琼脂糖等不同电泳平台均建立了检测方法,并且具有兼容更高效的KASP、TaqMan等技术体系的潜力。
田红丽晏朋涛王蕊杨扬许理文易红梅王元东宋伟席章营赵久然王凤格
关键词:玉米叶绿体基因组INDEL标记
不同Waxy基因型水稻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3
2003年
利用均匀分布于水稻基因组的 2 38个微卫星标记对包含 15种Waxy复等位基因的 4 1个水稻品种(系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 2 2 1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间检出多态性 ,共检出 115 6个等位基因 ,平均每个座位可检出 5 2 3个等位基因 ;各个座位的多态信息量 (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 ,PIC值 )的变幅为 0 0 5 - 0 89,平均PIC值为 0 5 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4 1个供试品种 (系 )明显地聚为两大类群 ,分别对应于籼亚种和粳亚种 ,不同 (CT)重复次数的品种 (系 )在两大类群中有明显的分布规律 :(CT)重复次数较少 (n =8、 10、 11和 12 )的品种 (系 )只出现在籼稻类群中 ,粳稻类群的重复次数相对较多 (n =14 - 2 1) ,而 (CT) 17和 (CT) 18的品种 (系 )中既有属于籼稻类群的 ,又有属于粳稻类群的 ;Waxy基因第一内含子 5′端剪切位点上的G -T单核苷酸多态与籼粳分类没有直接联系。 4 1个品种 (系 )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 0 13- 0 88之间 ,平均相似系数为 0 35。Waxy座位上丰富的等位基因 ,以及品种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
何风华曾瑞珍席章营Akshay Talukdar张桂权
关键词:水稻微卫星标记类群直链淀粉含量蜡质基因
玉米ZmNAOD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018年
玉米籽粒发育和光周期特性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RT-PCR方法,从玉米骨干自交系昌7-2籽粒的cDNA中克隆得到一个乙酰鸟氨酸脱酰酶基因,命名为ZmNAOD。ZmNAOD的CDS (coding DNA sequence)长1344bp,编码447个氨基酸。qRT-PCR分析表明, ZmNAOD基因在玉米雄穗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在籽粒、叶、茎、根中;该基因在授粉后不同天数籽粒中的表达趋势为, 0~15 d快速上升,之后迅速下降。对该基因的过表达转基因拟南芥的研究表明,ZmNAOD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的根中表达量最高;经暗处理10d后,转基因株系根的长度显著长于野生型;转基因拟南芥的生育期明显提前,其粒长和千粒重显著大于野生型拟南芥。这些结果表明, ZmNAOD基因的表达可能与籽粒发育和光周期调控有关。
马晨雨詹为民李文亮张梦迪席章营
关键词:玉米基因克隆转基因籽粒发育光周期
玉米回交导入后代群体中耐旱种质的鉴定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发掘玉米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可以对现有玉米自交系进行快速有效的改良和创新,本研究以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掖478和齐319为受体与34个供体自交系构建的回交导入后代群体为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单株雌雄开花间隔(ASI)天数和群体结实株数百分率进行耐旱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下的BC2F2群体内,有50%以上的单株不能正常散粉吐丝,绝大多数结实较好的单株的ASI小于或等于6 d;2)有些供体自交系对缺水环境敏感,但在其回交后代群体中出现了耐旱植株,表明这些供体带有耐旱有利基因;这种潜在耐旱基因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同时与特定组合有关;3)对不耐旱受体自交系进行耐旱性改良的效果较好,对耐旱的受体自交系继续进行耐旱性改良则比较困难,但仍可以筛选到耐旱性更强的后代材料。研究表明,通过大规模回交导入并对后代进行严格的表型鉴定和筛选,是发掘种质中耐旱基因的有效途径,可以明显地提高玉米回交导入后代群体的耐旱性。
席章营谢传晓张世煌李新海李明顺郝转芳张德贵
关键词:玉米回交导入
玉米籽粒发育相关基因ZmMADS-RIN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玉米籽粒发育及产量是玉米重要的经济性状。本研究以玉米骨干自交系郑58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法得到一个与玉米籽粒发育相关的基因ZmMADS-RIN。该基因的c DNA全长859 bp,开放阅读框为768 bp,编码255个氨基酸,与玉米B73中所对应的cDNA的编码区序列相比,共有6个SNP位点的差异,3个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变化。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ZmMADS-RIN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29.23 k D,理论等电点为8.84,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也不含跨膜结构;具有5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中含有50.20%的α-螺旋(alpha helix)、27.45%的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14.51%的延伸链(extended strand)和7.84%的β-转角(beta turn)。该蛋白位于细胞核内;其氨基酸序列中含有高度保守的MADS结构域、相对保守的K结构域、低保守的I结构域和最不稳定的C结构域,是典型的MIKC型MADS-box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ZmMADS-RIN蛋白属于AGL6分支,与水稻基因Os MADS6的相似性最高,为89%。ZmMADS-RIN基因在玉米自交系郑58的籽粒中特异表达,在根及不同时期的叶片中没有检测到表达信号。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ZmMADS-RIN基因的表达量在玉米籽粒发育的不同阶段呈一定规律的变化,在授粉后0~20d,呈上调表达趋势,授粉后25 d表达量迅速下降至较低水平,而在授粉后30~40 d则检测不到其表达。推测该基因可能与玉米籽粒的发育有关。
夏雪马晨雨白青河冯园园王顺友王喜周青利席章营
关键词:玉米籽粒发育基因克隆RT-PCR
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3
1992年
对由腐霉菌引起的玉米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对青枯病的抗性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且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杂种F_1的抗性接近双亲的平均值,F_2较F_1的感病程度略有增加。回交后代的病害反应型有向轮回亲本靠近的倾向。在玉米抗青枯病育种中,要重视抗源的筛选和抗性配合力的测定,只有选用高抗玉米青枯病的亲本,才能组配出理想的抗病杂交种。
席章营任和平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腐霉菌抗病性
调控玉米百粒重主效QTL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玉米百粒重的主效QTL的分子标记,以玉米总DNA为模板,对SSR引物Sym035和Sym119进行PCR扩增,经凝胶电泳得到长度分别为165bp和147bp的DNA片段,在第五染色体上Bin5.06区...
席章营冯园园王顺友白青河夏雪陈春侠陆明洋
文献传递
玉米478近缘系的性状分析 Ⅱ.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1
1998年
对由7个478近缘系组配的35个杂交组合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478近缘系之间的一般配合力在多数数量性状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②在特定的杂交组合内,有些478近缘系可以相互替代;③在不同的杂交组合内,可以相互替代的478近缘系不同。
席章营
关键词:玉米近缘系一般配合力杂种优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