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威

作品数:2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民国
  • 8篇心学
  • 7篇阳明心学
  • 7篇明心
  • 5篇《天问》
  • 5篇楚辞
  • 4篇散文
  • 4篇平议
  • 4篇小品
  • 4篇明代
  • 4篇公安派
  • 4篇《楚辞》
  • 3篇知觉
  • 3篇直觉
  • 3篇直觉思维
  • 3篇思维
  • 3篇自适
  • 3篇文学
  • 3篇小品文
  • 3篇《楚辞》研究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
  • 1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7篇常威
  • 9篇周建忠

传媒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职大学报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天中学刊
  • 1篇阴山学刊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云梦学刊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衡水学院学报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古代文学理论...
  • 1篇宋史研究论丛
  • 1篇斯文

年份

  • 4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桐城派研究平议被引量:1
2016年
民国时期,桐城派主要作为被批判的对象呈现于研究的舞台。这一时期,文学革命派、仪征派、桐城派自身、纷争之外的学人等研究群体均对桐城派作出了多元探讨。对桐城派与八股文、阳湖派、宋学、汉学、新文学之关系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解读。虽然民国学人已跳脱儒家思想的范囿而展现了独立与理性的研究品格,但是在新旧思想的共同激荡下,他们对桐城派的评判往往体现出复杂的面向。
常威
关键词:桐城派平议
论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与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趋向
知觉、感应中寓含的直觉思维为阳明心学与明代诗文间的热烈互动提供了无限可能,而晚明散文的创作因为直觉思维的介入从而在内容与形式两端均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具体而言,其一在于不避俚俗的口语化语言,当然,盖凡口语,自然有未经雕...
常威
关键词:阳明心学公安派小品文
文献传递
新史学的勃兴与民国《天问》研究
2015年
民国时期,基于疑古思潮的盛行,《天问》历史学研究展露出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新史学研究也助推了民国《天问》神话、民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民国《天问》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阈、研究精神等方面对后世形成了显著影响。
常威周建忠
关键词:新史学民国《天问》
心学、政治、文学的张力与融摄——李绂文学观的维度建构被引量:3
2018年
由于深厚的阳明学修养,"平生志伊尹"的政治期许,以及因地域因缘从而对江西欧、曾、王等古文大家及其重文主张的追慕,兼之丰富的文学实践以及深刻的文章体悟,李绂的文学观融摄于心学、政治与文学之间。李绂在阳明学扫清成圣障碍及尤重躬行有得的思想支撑下,打通了道统与治统的隔阂,并由此建构了"文——道——治"的话语体系,实现了文道与治道的融合。其"立言须兼德与功求之"的思想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李绂在文论上的事功倾向。其"诗文,心之所发见"的立论则带上了鲜明的心学色彩。受阳明学考据传统及清初考证学的影响,李绂多以考据入文章。作为心学家的李绂在文章体认与创作上,反而突破了理学与心学的范囿,进而站在文学本位思考文章内容、体式、技巧诸方面的问题。
常威
关键词:文学观心学政治文学维度
民国《天问》研究要著的统计与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民国《天问》研究著述不仅在数量上远逾前代,而且在质量上亦丝毫不逊于前贤。造成是期独立的《天问》研究郁勃而起的缘由:一是儒学式微与思想解放使得人们对《天问》的固有认知发生了极大的改观;二是《天问》自身包蕴广博的天然优势,使得是期诸多学科的研究不得不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三是是期学人颇有以才学自许者,而向来有"最难解者"之谓的《天问》无疑为其提供了展现才学的绝佳阵地。当然,是期《天问》研究的学者群体性格对其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此时期《天问》研究以考据为主及将考据融贯于词章、义理之中者占80%以上;研究视阈亦颇为广阔;而且表现出相互勾连,彼此凝合的交融迹象。
常威周建忠
关键词:民国时期《天问》统计分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在民国的接受
2017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在民国颇引人瞩目。此时,出现了以"归去来兮"命名的各种文学作品,而且在艺术界其亦颇受欢迎,书法、制乐、谱曲、歌唱、舞蹈皆有以此命名者。民国学人出于对陶渊明浩然气节的期许、对喧嚣城市、黑暗官场的厌恶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等原因,不约而同选择了它作为抒发情志的工具。在具体接受情形中,首先,体现在与之相关的注释、作品欣赏等问题的解读上;其次,体现在大量模仿创作上;再者,也包括时人对《归去来兮辞》题旨的多元解读。
常威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民国
民国《天问》研究
于《天问》研究史而言,民国堪谓其传衍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学界对致远入深的民国《天问》研究却没有予以足够关注,颇令人有遗珠之憾。要之,大其门径的民国《天问》研究是千百年《天问》研究传衍的纽带与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关...
常威
关键词:《天问》民国学术价值
文献传递
李嘉言的《楚辞》研究
2014年
李嘉言在20世纪的《楚辞》研究中攻坚克难,钩深致远。李嘉言宏富博详的《楚辞》研究,体现出其独到的治学特色。发扬蹈厉的李嘉言,其《楚辞》研究在楚辞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和地位。
常威周建忠
关键词:楚辞治学特色学术价值
论阳明心学的直觉思维与公安派小品文的“自适”趋向
2017年
知觉、感应中寓含的直觉思维为阳明心学与明代诗文间的热烈互动提供了无限可能,而晚明散文的创作因为直觉思维的介入从而在内容与形式两端均发生了令人可喜的变化.具体而言,其一在于不避俚俗的口语化语言,当然,盖凡口语,自然有未经雕琢,信口而出的直觉思维特点.其二在于行文不遵法度,一任思虑流淌而不加理性约束.其三则表现为对事物的不加择选的瞬间捕捉,所以公安派小品文创作瞩目的焦点常常落于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自然风物上.
常威
关键词:阳明心学公安派小品文
女性视域下的屈原与楚辞研究
2014年
女性研究者以自我的独特感悟和深刻体认,与男性研究者一道推动着屈原与楚辞研究向前发展。在屈原与楚辞研究中,女性研究者作为一个刚刚崛起的研究群体,在研究的独立性、自觉性、创新性、专注性方面虽然有自身的不足和缺憾,但确是屈原与楚辞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威
关键词:楚辞女性视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