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平其能

作品数:545 被引量:3,373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19篇期刊文章
  • 81篇专利
  • 3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2篇医药卫生
  • 29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9篇药物
  • 69篇脂质体
  • 52篇制剂
  • 47篇缓释
  • 42篇口服
  • 39篇壳聚糖
  • 36篇胰岛素
  • 32篇胰岛
  • 30篇体外
  • 27篇盐酸
  • 26篇药动学
  • 26篇色谱
  • 25篇微球
  • 24篇液相色谱
  • 24篇相色谱
  • 24篇磷脂
  • 24篇高效液相
  • 23篇细胞
  • 2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0篇蛋白

机构

  • 539篇中国药科大学
  • 20篇南京中医药大...
  • 14篇广东药学院
  • 11篇军事医学科学...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国家食品药品...
  • 7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山东大学
  • 7篇国家食品药品...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山东省医学科...
  • 4篇浙江大学
  • 4篇江苏康缘药业...
  • 4篇江西中医药大...
  • 4篇南京长澳医药...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42篇平其能
  • 62篇张灿
  • 48篇肖衍宇
  • 42篇郭健新
  • 36篇孙敏捷
  • 28篇吴正红
  • 24篇吕文莉
  • 23篇刘国杰
  • 21篇柯学
  • 20篇操锋
  • 20篇侯冬枝
  • 19篇宋赟梅
  • 17篇孙国庆
  • 16篇黄罗生
  • 14篇周建平
  • 13篇陈志鹏
  • 12篇吴琼珠
  • 12篇陈军
  • 11篇苏志桂
  • 9篇周静

传媒

  • 116篇中国药科大学...
  • 36篇药学学报
  • 33篇药学进展
  • 30篇中国药学杂志
  • 20篇中国医药工业...
  • 20篇中国新药杂志
  • 15篇中国医院药学...
  • 13篇药学与临床研...
  • 10篇中国新药与临...
  • 9篇西北药学杂志
  • 9篇Chines...
  • 8篇中国现代应用...
  • 7篇中成药
  • 7篇中国药学会药...
  • 6篇中国药房
  • 6篇Journa...
  • 6篇药学教育
  • 6篇“热分析在药...
  • 5篇中国药事
  • 5篇"99中国药...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15篇2014
  • 17篇2013
  • 23篇2012
  • 31篇2011
  • 30篇2010
  • 58篇2009
  • 40篇2008
  • 40篇2007
  • 40篇2006
  • 44篇2005
  • 34篇2004
  • 24篇2003
  • 24篇2002
5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注射用姜黄色素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制备适用于静脉注射给药的姜黄色素纳米脂质载体(curcuminoids-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Cur-NLC)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内安全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熔融-乳化法制备Cur-NLC,以姜黄素(Cur I)的含量为代表,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处方。考察Cur-NLC的形态、粒径、电位、包封率、体外释药行为以及体外溶血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结果:优化条件下制备的Cur-NLC多为类球形粒子,平均粒径(187.5±4.7)nm,Zeta电位(-23.7±2.9)mV,包封率、载药量分别为(98.3±0.4)%和(4.6±0.2)%。Cur-NLC体外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特征,36 h累积释放百分数为19.2%,释药行为符合一级方程。溶血性研究表明,Cur-NLC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制备的Cur-NLC粒径小,药物包封率高,安全性好,有望实现药物在体内的缓慢释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在脑胶质瘤部位的浓集。
肖衍宇陈曦邹浪陈志鹏平其能
关键词:姜黄色素纳米脂质载体静脉注射理化性质溶血性
皮肤渗透促进剂桉叶素的研究(英文)被引量:4
1999年
研究了桉叶素促进5-氟尿嘧啶渗透通过离体大鼠皮肤的作用,其增加药物渗透系数约达93倍。桉叶素提高了分配系数,但对扩散系数的增加更大。去除角质层,药物的渗透障碍完全消失。与全皮相比,角质层去除后药物的渗透系数增加166倍,表明影响极性药物渗透的主要障碍是角质层。促渗效果可能是扩散和分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是主要作用。
达尤阿博杜拉平其能平其能
关键词:氟尿嘧啶促渗作用
盐酸倍他洛尔/蒙脱石微球滴眼剂的制备及初步刺激性考察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制备新型盐酸倍他洛尔/蒙脱石微球滴眼剂并研究其初步刺激性。方法以蒙脱石为离子交换载体材料,用2种处方以O_1/O_2溶剂挥发法制备盐酸倍他洛尔缓释微球;对比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等物化性能以得到最优处方,并将最优处方制备的微球制成滴眼剂以研究其初步刺激性。结果最优处方为丙烯酸树脂300mg(RS∶RL=1∶3),柠檬酸三乙酯60mg,甘油30mg,乳化剂400mg(吐温-80∶司盘-80=1∶2),盐酸倍他洛尔30mg,蒙脱石50mg,内外相体积比为1∶6。最优处方制得的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4.31%和94.35%,初步刺激性实验显示微球滴眼剂对眼部组织无明显刺激性。结论微球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制备的微球滴眼剂无明显刺激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燚侯冬枝潘育方刘莉桂茹艺胡晟田双艳平其能陈燕忠
关键词:蒙脱石微球刺激性
利用Pep T 1靶向拟肽类二酯前药技术提高羧酸类药物口服吸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靶向前药制剂技术方法。包括氨基酸或二肽对一类含有羧基的模型药物经连接臂进行修饰的Pep T1靶向前药的结构设计合成,并所述前药改善或提高了模型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本发明通式I<Image file="DSA0...
操锋高雅晗平其能
文献传递
口服固体制剂掩味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09年
综述各种新兴口服固体制剂掩味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制备过程,并简述口服掩味技术评价方法的最新进展。口服固体制剂中许多药物由于受到不良口味的影响,致使病人的用药顺应性差、临床应用受限。近年来在使用矫味剂、麻痹剂等掩味手段的基础上产生了许多新兴的掩味技术,如喷动床包衣、粉末包衣和盐析包衣等。
陈曼操锋平其能
关键词:口服固体制剂掩味技术
麦胚凝集素修饰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
目的:制备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LN)、麦胚凝集素(WGA)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WGA-SLN),研究其对口服吸收胰岛素的促进作用.方法:复乳法制备SLN,将WGA与PE结合物(WGA-PE)掺入SLN中制成WGA-S...
张娜平其能徐文方
关键词:胰岛素固体脂质纳米粒麦胚凝集素口服给药系统
文献传递
联苯双酯固体分散体、其制备方法及含其的缓释制剂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联苯双酯固体分散体,及含有联苯双酯固体分散体的缓释制剂,还公开了联苯双酯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联苯双酯与PVP制备成固体分散体,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得到提高,进一步将固体分散体制...
吴正红程娟平其能
文献传递
艾拉莫德两种晶型的体内外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对艾拉莫德两种晶型(α晶型和β晶型)进行体内外比较研究。分别制备不同晶型的艾拉莫德,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X线粉末衍射仪(XRPD)等分别考察α和β两种晶型的熔点、微观形态、密度、溶解度和稳定性等理化性质,通过对大鼠灌胃给予不同晶型艾拉莫德,考察其体内吸收情况。实验表明:α晶型与β晶型具有相似的熔点及溶解性质;大鼠体内生物学表现基本相同;但β晶型比α晶型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及可压性,因此,β晶型更适用于固体制剂的开发。
王青松黄婷张灿平其能
关键词:艾拉莫德多晶型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
FDA关于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豁免的相关政策介绍
2009年
目的介绍FDA关于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生物等效豁免的相关政策。方法FDA针对普通口服固体制剂的生物等效豁免先后出台了4个指导原则,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说明起草背景。结果与结论自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CS)提出以来,对于普通口服固体制剂采用体外溶出对比研究来替代体内生物等效性研究(即生物等效豁免)已成为可能。
张宁平其能
关键词:口服固体制剂FDA
欧盟药品注册管理浅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正确认识、评价欧洲药品评价局(EMEA)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EMEA药品注册管理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EMEA审评体系较为便利灵活,但也存在中央程序僵化、管理资源重复浪费等问题。
张欣涛平其能胡彬
关键词:药品注册管理欧盟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