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淑瑾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无功
  • 3篇无功发生器
  • 3篇静止无功
  • 3篇静止无功发生...
  • 2篇数学模型
  • 2篇微分
  • 2篇微分几何
  • 2篇变结构
  • 1篇电池
  • 1篇电池保护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汽车
  • 1篇电机
  • 1篇电流控制
  • 1篇预测电流
  • 1篇预测电流控制
  • 1篇双馈
  • 1篇双馈感应
  • 1篇双馈感应发电...
  • 1篇汽车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湖南大学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庄淑瑾
  • 3篇孙玉坤
  • 1篇张桂香
  • 1篇孙运全
  • 1篇任明炜
  • 1篇张好明
  • 1篇陈杨
  • 1篇孙永波
  • 1篇王群
  • 1篇钟珊

传媒

  • 3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TL431的锂电池均衡电路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锂电池单体之间的差异性,经一段时间的充放电后发现各单体电池上、下限电压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严重影响到系统的性能。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上均衡和下均衡的概念,然后对锂电池的上、下均衡电路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几种锂电池均衡电路设计的正确性,为研究高性能混合动力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好明孙玉坤庄淑瑾
关键词:混合电动汽车锂电池保护均衡电路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预测电流控制方法被引量:20
2008年
为实现静止无功发生器SVG(Static Var Generator)良好的控制性能,从SVG的工作机理动态性能出发,引入逻辑开关函数建立SVC的动态数学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电流控制的方案。该控制方法是利用当前采样时刻的状态信息,预测下一个采样周期补偿电流的轨迹,计算出逆变器输出的电压参考值,将其作为空间矢量PWM调制的输入,确定开关函数,产生与参考值相当的电压,最终达到预测补偿的目的。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预测补偿SVG的无功电流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庄淑瑾孙玉坤任明炜孙运全
关键词:静止无功发生器数学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微分几何变结构控制方法
2010年
根据静止无功发生器(SVG)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微分几何变结构控制方法,运用微分几何精确线性化理论,把非线性系统转化成了一个线性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理论进行设计控制器。结果表明,微分几何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补偿SVG的无功电流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钟珊庄淑瑾
关键词:微分几何变结构
基于TS-PID控制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引入逻辑开关函数建立了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根据该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基于TS模型的PID模糊控制方法。对常规PID控制和TS-PID控制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S模型的模糊PID控制比常规PID控制具有更大范围的鲁棒性与稳定性。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利用TS-PID控制器控制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无功电流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庄淑瑾孙玉坤孙永波
关键词:静止无功发生器数学模型PID控制模糊控制复合控制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微分几何变结构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实现变速恒频控制的双馈感应发电机风电系统的良好控制性能,从电机学基本原理出发,建立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根据其数学模型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微分几何变结构控制方法,运用微分几何精确线性化理论,把非线性系统转化成了一个线性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非线性变结构控制理论进行设计控制器。用M 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实现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进一步验证该控制策略的合理性及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王群张桂香陈杨庄淑瑾
关键词:双馈感应发电机微分几何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