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电
  • 4篇描记
  • 4篇描记术
  • 3篇心电描记
  • 3篇心电描记术
  • 3篇健康成人
  • 2篇电图
  • 2篇心电图
  • 2篇起搏
  • 2篇窦性
  • 2篇反复搏动
  • 2篇搏动
  • 2篇参考值
  • 1篇电张调整性T...
  • 1篇心电图表现
  • 1篇心电轴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房
  • 1篇心肌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9篇应许青
  • 6篇何方田
  • 4篇胡柳琴
  • 3篇鲁端
  • 3篇韩玲玲
  • 2篇尹小妹
  • 2篇阮爱芳
  • 1篇杨莹
  • 1篇孙雅逊
  • 1篇赵林水
  • 1篇蒋晨阳
  • 1篇吕钽
  • 1篇俞飞成

传媒

  • 5篇心电与循环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2011年浙...
  • 1篇2015年浙...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健康成人窦性P波、T波、U波额面心电轴的正常参考范围及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心电图窦性P波、T波、U波额面心电轴的正常参考范围,以期拓宽心电轴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经住院体检确定的100例健康人(男、女各50例,年龄23~58岁)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测算男、女组和全组的额面窦性P波、T波心电轴的平均值、标准差及95%的正常参考范围上、下限和U波心电轴的中位数及96%的正常参考范围上、下限。结果男、女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42.56±6.05)岁和(40.62±5.65)岁,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组窦性P波、T波和U波心电轴的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25.01°^+91.39°(+58.20°±16.94°)、+14.90°^+78.50°(+46.70°±16.22°)和+22°^+90°(+60°),女组窦性P波、T波和U波心电轴的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19.07°^+93.77°(+56.42°±19.05°)、+14.90°^+76.33°(+47.80°±14.04°)和+43°^+90°(+60°),上述心电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平均年龄为(41.59±5.91)岁,窦性P波、T波和U波心电轴的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22.11°^+92.51°(+57.31°±17.96°)、+17.64°^+76.86°(+47.25°±15.11°)和+24°^+90°(+60°)。结论 100例健康成人窦性P波、T波和U波的额面心电轴正常参考范围不存在性别差异,上述结果可供进一步确定窦性P波、T波、U波额面心电轴的正常范围和临床应用参考。
鲁端杨莹韩玲玲应许青胡柳琴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
起搏心电图分析要领
一、概述随着临床安装功能复杂起搏器的日益增多,起搏心电图也愈来愈复杂多变。如何正确地阅读、分析这类起搏心电图已成为心电学诊断的新问题。分析起搏心电图的目的在于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方式、功能状况及起搏效果,及时发现起搏器故障和...
何方田尹小妹应许青
文献传递
不同部位传出阻滞(外出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一、概述1.基本概念任何起搏点所发放的激动,当其周围心肌组织处于应激期时而未能传出使心房或心室除极所产生的漏搏现象,就称为传出阻滞或外出阻滞。2.分类①根据传出阻滞部位:分为窦房交接区、异-心房肌交接区、异-房室交接区、...
何方田尹小妹赵林水胡柳琴应许青
文献传递
基础起搏心电图解读系列讲座(4):起搏器节律对自身心电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结合对19个图例的分析,详细阐述了起搏器节律对自身节律的影响,如重整窦房结节律、干扰性窦房分离和房室分离、室性融合波、起搏-反复搏动和起搏-窦性夺获、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影响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及起搏器功能异常引发相应的心律失常等。
应许青张晓红何方田
关键词:节律重整反复搏动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健康成人横面和空间心电轴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健康成人心电图窦性P波、QRS波群、T波、U波的横面及空间心电轴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参考范围。方法连续入选住院体检确定的100例健康成人(男性组,n=50;女性组,n=50)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V_6和V_1的窦性P波、QRS波群、T波、U波振幅的代数和,借助测算额面QRS波群心电轴的查表法和坐标绘图法来确定相应心电波的横面心电轴。根据窦性P波、QRS波群、T波、U波的额面和横面心电轴所在方位确定相应心电波的空间心电轴所在方位。结果男性组、女性组和全组的窦性P波横面心电轴分别为+30.00°^+77.92°(+58 00°)、+30.26°^+75.00°(+60.00°)和+30.00°^+75.00°(+60.00°);窦性QRS波群横面心电轴分别为—40.50°^+36.70°(—1.90°±19.70°)、—31.80°^+42.20°(+5.20°±18.90°)和—36.72°^+40.12°(+1.70°±19.60°);窦性T波横面心电轴分别为+10.20°^+70.94°(+53.00°)、—7.80°^+62.78°(+41.00°)和+2.06°^+68.00°(+45.00°);窦性U波横面心电轴分别为+37.04°^+81.00°(+60.00°)、+8.00°^+89.82°(+50.00°)和+8.44°^+81.00°(+60.00°)。男、女性组间只有窦性T波横面心电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女性组和全组窦性P波和T波的空间心电轴100%均在左前下象限;窦性QRS波群空间心电轴99%均在左前下或左后下象限;窦性U波空间心电轴93%均在左前下象限,男、女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上述结果可供进一步确定成人窦性P波、QRS波群、T波、U波横面和空间心电轴的正常范围和临床应用参考,其测量方法是否合理尚待进一步验证。
鲁端孙雅逊韩玲玲应许青胡柳琴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心电轴参考值
健康成人窦性QRS-T夹角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求健康成人心电图额面和横面窦性QRS-T夹角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对100例健康成人(男、女性各50例,年龄23~58岁)的12导联心电图,测定额面和横面的窦性QRS波群和T波心电轴,然后测算额面和横面的寞性QRS-T夹角的绝对值(QRS-Ta)和相对值(QRS-Tr)。结果男性组、女性组和全组的额面窦性QRS-Ta值分别为19.0()°±12.88°(6.25°~44.25°)、18.86°±12.44°(5.52°~43.24°)和18.93°±1 2.60°(5.77°~43.63°);QRS-Tr值分别为-8.48°±21.47°(-50.56°^+33.60°)、-16.g4°±14.99°(-46.32°^+12.44°)和-12.71°±18.91°(-49.77°^+24.35°)。横面窦性QRS-Ta值分别为52.92°±24.97°(3.98°~101.86°)、30.60°±20.86°(10.29°~71.49°)和41.79°±25.49°(8.20°~91.72°);QRS-Tr值分别为52.80°±25.23°(+3.35°^+102.25°)、27.32°±25.08°(-21.84°^+76.48°)和40.06°±28.11°(-15.04°^+95.16°)。其中男、女性组间的额面QRS-Tr、横面QRS-Ta和QRS-T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为0.025、0.000和0.000。结论本文初步确定了我国健康成人QRS-Ta和QRS-Tr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鲁端俞飞成韩玲玲应许青胡柳琴
关键词:心电描记术参考值
右心房、房室交接区内不典型文氏现象伴正相逆P型房室反复搏动1例
2012年
患者男性,27岁,因“胸闷、心悸1d”来院就诊。体检:血压110/70mmHg,心率90次/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近期无感染史,既往无心脏病史。临床诊断:心律失常(性质待查)。
阮爱芳应许青何方田
关键词:不典型文氏现象房室交接区反复搏动右心房P型
运动平板试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2014年
患者男性,76岁。反复胸痛、头晕3个月来院就诊。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头晕,休息后好转,此后反复发作10余次,一般持续时间约20min。既往心电网报告为高侧壁、前间壁异常Q波。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异常,少量心包积液。临床诊断:冠心病待排。运动平板试验前心电图(图1)示QRS波群在I呈qrS型,aVL呈Qr型,其Q波起始错折,
应许青何方田阮爱芳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急性心肌梗死超声心动描记术异常Q波QRS波群持续时间
Brugada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后Brugada波消失1例
<正>患者男性,25岁,因'反复意识丧失6年'入院。6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发意识丧失伴手足抽搐,当地医院诊断为'癫痫'。5年前再发意识丧失,心电图示'心室颤动',在阜外医院植入ICD,术后多于劳累、感冒后出现阵发性心...
吕钽应许青何方田蒋晨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