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奖励

作品数:312 被引量:1,690H指数:2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4篇天文地球
  • 66篇农业科学
  • 43篇水利工程
  • 2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39篇全新世
  • 84篇古洪水
  • 77篇黄土
  • 74篇土壤
  • 56篇汉江上游
  • 46篇气候
  • 46篇古土壤
  • 44篇滞流沉积物
  • 42篇剖面
  • 31篇水文
  • 29篇测年
  • 28篇水文学
  • 25篇气候变化
  • 25篇光释光
  • 24篇释光测年
  • 22篇盆地
  • 22篇黄土高原
  • 20篇地球化
  • 20篇地球化学
  • 18篇微形态

机构

  • 304篇陕西师范大学
  • 40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商洛学院
  • 5篇宝鸡文理学院
  • 5篇南京大学
  • 5篇内蒙古师范大...
  • 5篇西安职业技术...
  • 4篇北方民族大学
  • 4篇黔东南民族职...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泰山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西安工程大学
  • 2篇陕西省水文水...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作者

  • 311篇庞奖励
  • 231篇黄春长
  • 135篇查小春
  • 92篇周亚利
  • 31篇张玉柱
  • 22篇李晓刚
  • 16篇郭永强
  • 15篇周亮
  • 15篇丁敏
  • 14篇顾洪亮
  • 13篇贾耀锋
  • 12篇张旭
  • 11篇卞鸿雁
  • 10篇郑树伟
  • 10篇朱美玲
  • 10篇张彩云
  • 10篇张文桐
  • 9篇乔晶
  • 9篇张卫青
  • 9篇査小春

传媒

  • 24篇陕西师范大学...
  • 16篇土壤通报
  • 16篇中国沙漠
  • 15篇干旱区地理
  • 14篇干旱区资源与...
  • 13篇地理学报
  • 1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1篇第四纪研究
  • 11篇地理科学
  • 10篇水土保持通报
  • 10篇沉积学报
  • 9篇土壤学报
  • 9篇干旱区研究
  • 7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陕西师大学报...
  • 5篇农业系统科学...
  • 5篇地理科学进展
  • 4篇地理研究
  • 4篇地质学报
  • 4篇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 2篇2019
  • 4篇2018
  • 13篇2017
  • 9篇2016
  • 20篇2015
  • 26篇2014
  • 22篇2013
  • 35篇2012
  • 21篇2011
  • 26篇2010
  • 23篇2009
  • 16篇2008
  • 16篇2007
  • 9篇2006
  • 15篇2005
  • 4篇2004
  • 11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3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渭河上游天水峡谷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研究
2010年
通过对渭河上游天水段基岩峡谷的详细考察,在杜家坪村附近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古洪水平流沉积剖面,对其进行了沉积学和水文学研究.经过对剖面沉积学特征的观察和样品的粒度和磁化率分析表明,该剖面为典型的古洪水平流沉积物.通过与宝鸡峡固川全新世古洪水沉积剖面的地层学对比,及与泾河、北洛河和漆水河古洪水的对比分析,确认其发生的时间为4300-4000aBP.利用水文学方法求出该组古洪水沉积层所记录的特大洪水的洪峰流量介于23460-25480m^3/s之间.同时,通过对现代洪水平流沉积层,采用同样方法计算其流量,同时对于古洪水洪峰流量计算结果进行了科学验证,本研究获得了一万年尺度渭河干流特大洪水的水文学数据,有效延长了洪水水文数据序列,为渭河流域的水利水电和交通工程设计、城镇建设和防洪减灾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性价值.
朱向锋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
关键词: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学
二道沟矿床绢云母的^(39)Ar/^(40)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1999年
通过对绢云母39Ar-40Ar坪年龄的研究,得到二道沟金矿床的成矿年龄为140±2.8Ma;从年代方面证实了金矿化与对面沟花岗闪长岩无直接关系,而与火山岩和次火山岩有密切的关系;
庞奖励
关键词:金矿床成矿年龄绢云母
汉江上游郧县段全新世特大洪水事件光释光测年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汉江上游的野外考察,在湖北郧县段河谷发现了含有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的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剖面。对该剖面采集样品,进行了沉积学分析,并且应用光释光技术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定获得其OSL年龄,结合地层对比和文化层考古学断代,确定由古洪水滞流沉积层记录的特大洪水事件发生在距今1 800~1 700a之间,对应于我国历史上的东汉至魏晋时期(A.D.200~300)。通过与汉江上游地区、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多种指标气候变化记录的对比分析,揭示出特大洪水事件发生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气候恶化期。由于气候状态不稳定,降水变率大,致使严重地干旱和特大洪水皆有发生。该成果对我们深刻理解区域水文系统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周亮黄春长周亚利庞奖励查小春杨建超张小艳
关键词:古洪水全新世光释光测年
汉江上游谷地辽瓦店剖面风化成壤特征以及成壤环境演变被引量:7
2015年
以汉江上游谷地郧县辽瓦店典型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Rb/Sr比值等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粘粒含量、细粉砂含量、粘粒/粗粉砂比值、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含量和Rb/Sr比值在古土壤S0为剖面最高值,在黄土层(L0、Lt和L1)均较低,而细砂粒和粗砂粒含量在古土壤S0为剖面最低,在黄土层(L0、Lt和L1)均较高.表明古土壤S0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生物活动强烈,成壤作用较强;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成壤作用较弱.各指标含量曲线中古洪水滞流沉积层(slackwater deposit,简称SWD)均呈现出突变性的变化,且变化幅度甚大,说明其为气候突变事件的产物,未受到成壤改造作用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表明全新世晚期的东汉末年,在汉江上游流域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气候突变事件,引起了特大洪水的发生.
吴帅虎庞奖励程和琴黄春长
关键词:汉江上游环境演变
汉江上游古洪水与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
2014年
对汉江上游古洪水和现代洪水滞流沉积物(SWD)地球化学元素对比分析,并与上陆地壳UCC含量比较。结果表明:与现代洪水SWD对比,古洪水SWD处于脱钙去钠的初级阶段,而其他常量元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两者的常量元素UCC标准曲线相近,表明洪水SWD物源都是汉江流域内地表松散碎屑物。古洪水SWD的化学风化指数(CIA)平均值为64,现代洪水SWD是60。古洪水SWD化学风化程度略大于现代洪水SWD。但是现代洪水SWD的重金属元素Zn、Co、Cr、V和Ba含量都明显高于古洪水SWD,其UCC标准曲线累积最明显,这些表明汉江上游受现代人类活动影响明显。这些成果有助于更好理解汉江上游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为汉江上游流域内洪水期间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郭永强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
关键词:滞流沉积物古洪水地球化学元素汉江上游
辽西二道沟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庞奖励
关键词:地球化学金矿床
淮河上游全新世风成黄土与成壤环境变化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在野外考察研究的基础上,在河南禹州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系统采样,利用X-荧光光谱仪测定了常量元素的含量,并与磁化率、粘粒含量及碳酸钙含量变化曲线对比发现:常量元素氧化物(Al2O3、Fe2O3、K2O、MgO)含量随土壤地层呈现有规律变化,即在古土壤层(S0)中含量最高,表土层(MS)中次之,在黄土层(L1、Lt、L0)中最低;Na2O在古土壤层淋失,在黄土层相对富集。深入分析表明,淮河上游全新世黄土为风力沉积物,来源于黄河下游泛滥平原的风沙活动和沙尘暴沉积。在古土壤层和表土层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虽然仍然有沙尘暴发生,但是成壤作用和次生粘化作用较强;在黄土层堆积时期,气候干旱寒冷,黄河下游泛滥平原植被稀疏,风沙活动和沙尘暴强烈,风化成壤作用极其微弱。这些化学成分含量与磁化率相关性很强,表明它们主要受全新世气候与成壤环境变化的控制。
李新艳黄春长庞奖励王利军何忠
关键词: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全新世淮河上游
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史前大洪水研究——以周原漆水河谷地为例被引量:81
2011年
史前大洪水是中国古代史研究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通过野外考察研究,在关中盆地西部漆水河中游沿河谷阶地上,发现典型的全新世大洪水滞流沉积层,它们覆盖着龙山文化聚落—浒西庄遗址文化层.利用地层分析、磁化率和粒度成分测定、文化遗物鉴定、OSL和14C技术断代,证明在距今4300~4000年前,关中盆地经历了一个洪水期,发生了多次大洪水事件.在大洪水发生期间,漆水河谷沿河第二级阶地面以浒西庄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早期(庙底沟二期)聚落和田地被淹没,同时,在更高阶地和黄土台原边沿地带,以赵家崖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晚期(客省庄二期)聚落得到迅速发展.结合在泾河和北洛河河谷发现的史前大洪水的沉积学证据,揭示出了龙山文化晚期关中盆地普遍发生大洪水的客观事实.同时,也发现在距今3100~3000年前,即先周在周原"岐邑"时期,关中盆地漆水河谷和渭河河谷也曾经发生多次大洪水.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揭示区域气候水文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阐明大洪水事件对于我国远古文化突变和社会转折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
关键词:史前时期古洪水全新世关中盆地
黄河中游河谷地区三种粒径石英的光释光测年对比
利用光释光测年(OSL)技术当中的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测定了黄河中游泾河和洛河河谷含特大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夹层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年龄.通过对前处理分离提纯三种不同粒径石英样品的测定研究,发现利用氟硅酸和氢氟...
顾洪亮周亚利黄春长王恒松庞奖励查小春
关键词:全新世古土壤光释光测年石英
基于HEC-RAS模型的汉江上游旬阳西段超长尺度古水文演化重建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汉江上游河谷开展广泛细致的野外考察,在汉江上游旬阳西段全新世黄土-土壤剖面发现四层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对于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粒度成分、磁化率分析,从沉积学角度证明了它们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这些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夹在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地层序列中,其每一层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记录了一期古洪水事件。根据OSL测年数据,并结合考古年代学和典型剖面地层对比,确定了这四期古洪水事件分别发生在8 500~8 400 a B.P.、4 200~4 000 a B.P.、3 200~2 800 a B.P.和1 800~1 700 a B.P.。利用古洪水SWD尖灭点高程法,恢复了这四期古洪水洪峰水位,介于233.0~239.2 m之间;进而基于HEC-RAS模型重建了四期古洪水洪峰流量,介于26 500~46 800 m3/s之间。将古洪水研究成果加入后,得到了远超过实测洪水和历史洪水重现期的稀遇洪水的水文信息,延长了汉江上游安康-旬阳段流域洪水的数据序列至万年尺度,使洪峰流量-频率曲线的稀遇洪水部分有了点据控制,百年和千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的计算由外延变为内插,提高了设计洪水的精度。并且通过古洪水水文计算得到,该河段万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46 900 m^3/s,千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37 800 m3/s,百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28 900 m^3/s。这对于汉江上游水利工程、防洪工程和城镇建设的洪水设计提供了十分重要基础数据。
张玉柱黄春长庞奖励查小春周亚利石彬楠李晓刚
关键词:古洪水滞流沉积物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