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珍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湿化
  • 2篇气道
  • 2篇气道湿化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人工气道
  • 2篇吸痰
  • 2篇护理
  • 2篇插管
  • 1篇低负压
  • 1篇胸腹
  • 1篇胸腹联合
  • 1篇胸前
  • 1篇医用
  • 1篇医用手套
  • 1篇意外拔管
  • 1篇约束带
  • 1篇伤病
  • 1篇社会支持
  • 1篇神经功能

机构

  • 7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7篇张伟珍
  • 7篇周秀红
  • 3篇张清
  • 2篇郑醒云
  • 2篇管玉梅
  • 2篇尹夕龙
  • 2篇黄小芳
  • 1篇孔文龙
  • 1篇龙芝灵
  • 1篇庄文燕
  • 1篇李银优
  • 1篇仪立志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护理学报
  • 1篇全科护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开颅术后切口暴露疗法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4年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头皮切口的换药方法及护理,以降低切口感染率,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将开颅手术患者分为保留骨瓣和去除骨瓣两大类研究对象,保留骨瓣者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拔除头部引流管后暴露切口,每天用0.5%碘伏棉球消毒切口Bid)和B组(对照组,切口一直以大棉垫包扎,拔除头部引流管后0.5%碘伏消毒后继续大棉垫包扎,隔日换药)。去除骨瓣的研究病例处理因素与保留骨瓣者相同,随机分为C组(实验组)和D组(对照组)。结果无论是保留骨瓣,还是去除骨瓣,实验组患者头皮切口感染率、皮肤红肿率、皮肤瘙痒率、切口平均拆线时间均显著低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颅术后采取切口暴露疗法护理,有利于降低患者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降低患者不适。
周秀红李银优张伟珍邱文灵
关键词:开颅术切口感染护理
老年脑外伤病人负性情绪与社会支持及其希望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外伤病人负性情绪与社会支持及其希望水平的关系。[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Herth希望量表对80例老年脑外伤病人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老年脑外伤病人负性情绪与社会支持及其希望水平的关系。[结果]老年脑外伤病人HAMA评分为25.22分±3.25分,HAMD评分为23.98分±4.02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65.17分±3.80分,其中主观支持为24.22分±3.74分,客观支持为14.15分±3.40分,支持利用度为10.20分±3.41分;希望水平总评分为25.36分±2.42分,其中积极行动评分为8.24分±1.74分,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评分为8.92分±1.54分,目前及未来态度评分为9.18分±0.94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老年脑外伤病人HAMA评分、HAMD评分与社会支持总评分、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希望水平总评分、积极行动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脑外伤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及希望水平有密切的关系。通过给予病人足够的社会支持,提高病人希望水平,有助于减轻病人不良情绪,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张伟珍周秀红张清
关键词:脑外伤负性情绪社会支持老年病人
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观察组194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1-08—2012-08收治的手术患者,在术前针对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对照组为2010-07—2011-07收治的未采取风险管理的常规护理患者,共188例。回顾2组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记录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术前护理常见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明显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为医疗安全提供了保障。
庄文燕仪立志孔文龙龙芝灵周秀红张伟珍
关键词:神经外科术前护理
建立在充分补液基础上的气管插管气道湿化方法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建立在充分补液基础上的气管插管气道湿化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建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将气管插管时间<24 h及入院时有严重误吸者剔除,两组病例最终符合条件各35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50 ml+氨溴索15 mg持续微量泵4 ml/h泵入的方式湿化,实验组采取充分补液基础上加用人工鼻的方式保湿。观察两组患者气道刺激症状、痰液性状、带管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痰液性状、气道刺激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气管插管平均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充分补液基础上人工鼻保湿能保持气道湿润,维持痰液在理想的湿化状态,有利于痰液吸引,降低气道干燥和痰液结痂,减轻患者不适,缩短气管插管带管时间。
张伟珍周秀红郑醒云管玉梅尹夕龙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吸痰气道湿化
多功能医用手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医用手套,其包括一个维持手的功能位的手托,所述手托的形状:手握茶杯的姿势形成的形状,所述手托外包裹与手托同形状的棉布套子,套子腕部及手掌两侧上设有系带,使用时可以同时在腕部及手掌关节突起处绑带打...
周秀红张伟珍张清邱文灵黄小芳
文献传递
不间断式低负压吸痰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不间断式低负压吸痰法与传统吸痰法在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后建立气管插管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气道湿化及吸痰方法,即成人吸痰负压300~400mm Hg,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一次不能吸尽时暂停2~3 min后再吸引;观察组采取人工鼻气道湿化,将痰液黏稠度维持在Ⅱ度的基础上,以100~150 mm Hg低负压吸痰,每次吸痰操作时间以彻底吸尽气道内分泌物为准。观察2组患者的气道刺激症状、生命体征、气管插管带管时间、成功拔管例数、气管切开例数。结果观察组呛咳、流泪、脸红憋气、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生命体征值包括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吸痰前和吸痰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相应生命体征值在吸痰前和吸痰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成功拔管例数及气管切开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观察组气管插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成功拔管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气管插管患者采用不间断式低负压吸痰能显著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降低吸痰护理并发症,缩短气管插管带管时间,降低气管切开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郑醒云周秀红张伟珍管玉梅尹夕龙
关键词:人工气道吸痰气道湿化并发症
安全型胸腹联合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型胸腹联合约束带,其包括胸腹联合约束带主体,所述胸腹联合约束带主体为只有前面没有后面的单面设计,所述胸腹联合约束带主体采用布质材料制作,胸腹联合约束带主体包括胸腹部主体和腿部主体,所述腿部主体设置...
周秀红张伟珍张清邱文灵黄小芳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