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平

作品数:202 被引量:797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3篇期刊文章
  • 52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0篇建筑科学
  • 119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篇文化科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7篇桥梁
  • 32篇拱桥
  • 24篇有限元
  • 17篇模型试验
  • 15篇地震
  • 15篇隔震
  • 14篇应力
  • 13篇有限元法
  • 13篇桥面
  • 13篇箱梁
  • 11篇动力特性
  • 11篇力特性
  • 10篇地震响应
  • 10篇振动
  • 10篇受力
  • 9篇人字形
  • 9篇人字形桥梁
  • 9篇锚固
  • 8篇悬索
  • 8篇悬索桥

机构

  • 177篇广州大学
  • 18篇华南建设学院
  • 13篇广东交通职业...
  • 11篇西南交通大学
  • 5篇铁道部第一勘...
  • 3篇同济大学
  • 3篇中铁第四勘察...
  • 3篇广州市市政工...
  • 1篇常州机电职业...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 1篇重庆工程职业...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重庆电子工程...
  • 1篇广东冠粤路桥...
  • 1篇安徽省公路桥...

作者

  • 202篇张俊平
  • 69篇刘爱荣
  • 34篇黄海云
  • 33篇禹奇才
  • 27篇梅力彪
  • 24篇李永河
  • 21篇周福霖
  • 16篇赵新生
  • 14篇卢彭真
  • 13篇孙卓
  • 10篇黄襄云
  • 9篇汪荷玲
  • 9篇赵人达
  • 7篇杨勇
  • 6篇廖蜀樵
  • 6篇李新平
  • 6篇黄道沸
  • 6篇张凡
  • 5篇蔡卡宏
  • 5篇张力文

传媒

  • 24篇广州大学学报...
  • 10篇工程力学
  • 7篇桥梁建设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城市道桥与防...
  • 5篇世界地震工程
  • 5篇铁道建筑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中国大学教学
  • 3篇中外公路
  • 3篇暨南大学学报...
  • 3篇深圳大学学报...
  • 3篇公路工程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高等建筑教育
  • 2篇广东土木与建...
  • 2篇铁道学报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年份

  • 7篇2023
  • 12篇2022
  • 12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8篇2013
  • 12篇2012
  • 9篇2011
  • 22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20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2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跨度连续刚架拱桥的地震响应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广州新光大桥是世界上第一座三跨连续钢桁拱与钢筋混凝土V型刚构结合的钢-混凝土组合体系桥梁,主桥跨度为(177+428+177)m.以广州新光大桥为例,研究地震动空间变化对大跨度连续刚架-拱组合体系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地震空间效应变化考虑了桥梁支点间横桥向和顺桥向多点激励和行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地震激励下桥梁的地震响应特征截然不同,地震动的空间变化对主拱肋、V型刚架的影响很大,而对边拱肋的影响相对较小;且随着剪切波速增加,主拱顶相对拱脚的纵桥向位移逐渐减小,而边拱拱顶的纵桥向位移基本不受剪切波速的影响.
刘爱荣禹奇才张俊平
关键词:拱桥连续刚架拱桥地震响应多点激励行波效应
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临界荷载解析解被引量:11
2012年
以新型空间拱桥——斜靠式拱桥为研究对象,提出斜靠式拱桥发生侧倾失稳时主拱肋与稳定拱肋间横撑切向和径向受力模型,基于Ritz法,构造桥梁各主要构件的变形能、外力势能以及吊杆非保向力势,首次推导出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的解析解,并通过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验证该解析解计算公式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稳定拱肋、吊杆非保向力、以及主拱肋与稳定拱肋间横撑对斜靠式拱桥侧倾失稳临界荷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增设稳定拱肋可使桥梁侧倾失稳临界荷载提高1.6~1.8倍左右,同时随着稳定拱肋倾角的增加,临界荷载呈增大趋势;②受吊杆非保向力以及桥面系的影响,桥梁侧倾失稳临界荷载可提高约3.5倍左右;③横撑的径向抗弯刚度对斜靠式拱桥侧向失稳临界荷载影响较大。
刘爱荣申富林张俊平禹奇才汪荷玲
关键词:斜靠式拱桥侧向稳定性临界荷载解析解
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受力行为的全桥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依据广州猎德大桥1/10比例全桥模型试验的实测数据,系统深入地研究空间缆索自锚式悬索桥体系转换过程中的非线性受力行为,揭示利用叠加原理、按照线性化计算二期恒载及活载效应的合理性,分析主缆变形、吊索索力在体系转换过程中的演变规律,阐明主缆变形、吊索索力变化规律与体系转换状态的相关性,指出吊索索力、主缆位移的弱相干性特征仅适用于加劲梁完全脱架、转换为自平衡体系后的结构状态,得出空间缆索索夹横向扭转角的量值特征与分布规律,指出此扭转角可通过预设偏角予以抵消,提出自锚式悬索桥宜按两阶段进行施工控制,探讨各阶段的施工控制目标与控制目标,为同类桥梁的设计及施工控制提供借鉴。
张俊平黄海云刘爱荣梅力彪李永河
关键词:自锚式悬索桥全桥模型试验索力
斜拱肋倾角变化对斜靠式拱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以某钢管混凝土斜靠式拱桥为例,建立了空间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了斜靠式拱桥斜拱肋倾角变化对拱桥基频、地震内力和位移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斜拱肋倾角的增大,斜靠式拱桥的侧向刚度显著提高、主拱肋和斜拱肋在横桥向地震作用下的轴力和面内弯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而在纵桥向地震作用下,斜拱肋倾角变化对主拱肋的轴力和面内弯矩影响较小.
刘爱荣禹奇才张俊平王定文
关键词:斜靠式拱桥钢管混凝土地震
空间组合拱桥试验模型研制被引量:5
2004年
中山市中山一桥为特殊的空间组合钢拱桥,该桥造型新颖独特,传力途径不流畅,受力行为复杂.为检验该桥的安全性、验证设计计算理论的合理性,全面系统地把握该桥的受力行为,设计了该桥的试验模型.模型的几何相似比为1/10,以应力相似和刚度相似为原则.模型的加载测试内容按照原型桥梁设计荷载及使用内力来确定.通过模型试验可为该桥的设计、计算、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李永河张俊平赵新生
关键词:钢拱桥梁拱组合体系模型试验
新型空间组合拱桥细部构造和剪力滞效应的研究(英文)
2007年
中山一桥是由一片中拱肋,两片边拱肋以及两片座拱肋组成的一种新型空间组合钢拱桥,该桥造型新颖独特,在国内外应用尚属首次。考虑到该桥细部构造在力的传递方面起关键作用,并且纵梁梁截面形式为挑臂较大的单箱双室箱形结构,所以基于1:10全桥试验模型,对中拱→座拱→边拱横梁结点、边拱和边拱横梁结点的细部构造以及纵向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建立了空间三维全桥板壳模型用来校核试验结果、指导模型试验加载。通过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基本吻合,试验和理论结果均表明在最不利荷载作用下该桥最大应力远小于设计容许值由此证明该桥细部构造设计是合理安全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恒载作用下该桥纵梁的剪力滞效应受横梁、轴力的影响很大。
刘爱荣张俊平禹奇才
关键词:拱桥钢桥模型试验细部构造剪力滞效应
铁路桥梁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简介
该文简要介绍了铁路桥梁隔震体系模拟地震振台试验的基本情况,对传统支座模型桥梁、橡胶隔震支座模型桥梁、滑震支座模型桥梁在8°烈度地震试验波下的反应进行了评述。
张俊平闫维明周福霖廖蜀樵顾玉龙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铁路桥梁隔震体系
文献传递
装有调谐质量阻尼器的高架桥梁的减震分析被引量:5
1998年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是结构控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成熟的控制装置。本文将TMD减振技术运用于高架桥梁,建立了安装有TMD的桥梁体系的分析计算模型,获得了其动力反应计算公式;探讨了TMD装置对桥梁减震的有效性,并分析了TMD动力参数对桥梁减震的影响。
李新平张俊平周福霖
关键词:桥梁动力分析阻尼器高架桥
某飞鸟式自平衡体系系杆拱桥拱座裂缝成因分析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某飞鸟式自平衡体系系杆拱桥在建成通车几年后,主桥西侧拱座出现了垂直于桥轴线、基本贯通整个拱座的竖向裂缝,且裂缝发展未趋稳定。为了查明裂缝产生的真正原因,详细普查了该桥拱座裂缝的分布情况,测量了拱座、拱肋和桥面的变形与沉降,检查了边墩支座以及伸缩缝的使用状况,并通过有限元法对该桥在各种荷载工况作用下的拱座的第一主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
刘爱荣张俊平赵新生王定文
关键词:系杆拱桥拱座裂缝有限元法
一种水下盾构隧道隔震层聚合物弹性体注浆材料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盾构隧道隔震层聚合物弹性体注浆材料,包括以下组分:聚氨酯、水泥、橡胶粉和PVA纤维;其中,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聚氨酯的掺量为30‑40份;水泥的掺量为40‑50份;橡胶粉的掺量为10‑30份;PV...
张俊平张力文周福霖黄襄云李聪谢柱坚罗俊杰张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