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大伟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代谢
  • 2篇移植肾
  • 2篇肾移植
  • 2篇受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症
  • 1篇移植受者
  • 1篇早期功能恢复
  • 1篇脂肪
  • 1篇脂肪乳
  • 1篇脂肪乳剂
  • 1篇脂肪酸
  • 1篇脂肪酸代谢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小球
  • 1篇肾小球滤过
  • 1篇肾小球滤过率
  • 1篇肾移植受者
  • 1篇手术
  • 1篇手术后并发症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309...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4篇张大伟
  • 2篇卫勃
  • 2篇袁清
  • 2篇许亮
  • 2篇唐云
  • 2篇蔡明
  • 2篇陈凛
  • 2篇李树欣
  • 2篇李响
  • 1篇韦星
  • 1篇武现生
  • 1篇李荣
  • 1篇吕伟
  • 1篇何志国
  • 1篇郝璐
  • 1篇詹胜利
  • 1篇徐俊楠

传媒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诊断与治疗(附54例报告)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总结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54例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患者,根据术前肠系膜血管的CTA检查和术中探查情况,采取全身抗凝、血管支架、插管溶栓等序贯治疗方案,出现急性腹膜炎作为手术探查的适应证。结果本组6例患者放弃治疗,9例全身抗凝治疗后病情好转,6例血管腔内支架治疗后治愈或好转,13例通过肠系膜上动脉行插管溶栓治疗。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9例采用了损伤控制外科方法(包括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肠管远近端外置,补片暂时性关腹等),11例常规手术治疗。本组总死亡率18.5%(10/54),手术死亡率20%(4/20),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45%(9/20),损伤控制外科组和常规治疗组死亡率分别为1/9和3/11(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9和10/11(P<0.05)。结论CTA可作为大多数病例确诊的首选检查和诊断依据,序贯性治疗可降低本病的死亡率,而损伤控制性手术可有效减少其手术并发症。
卫勃陈凛唐云吕伟张大伟何志国郝璐
关键词: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损伤控制外科手术后并发症
肾移植受者术前甘油三酯代谢对移植肾早期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甘油三酯(TG)代谢对其移植肾早期功能(EGF)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170例在解放军309医院接受活体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经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154例受者,其中男124例,女30例,年龄31.9±8.4岁。根据受者术前TG水平分为TG正常组(0.401.70mmol/L或需服用降脂药控制血脂者,n=47),观察两组患者中移植肾功能恢复不佳(PEGF)、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和肾功能缓慢恢复(SGF)的发生率,进一步比较移植肾功能顺利恢复(IGF)的两组受者术后3、7及30d的肌酐(Scr)水平。绘制以TG为诊断指标的ROC曲线,以获得预测肾移植术后发生PEGF、SGF、DGF风险的最佳TG值。结果与TG正常组相比,TG异常组的受者术后PEGF及DGF的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的受者中,TG异常组术后7、30d的Scr值高于TG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G预测PEGF、SGF及DG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4、0.704、0.818,均明显大于机会参考下面积(P<0.05),最佳临界值均为1.37mmol/L。结论受者术前TG代谢异常对移植肾早期功能恢复可能具有负性影响。术前受者TG在正常高值时(>1.37mmol/L),其发生PEGF、SGF和DGF的风险便已增加。
张大伟许亮许亮徐俊楠詹胜利李响袁清李树欣
关键词:肾移植高甘油三酯血症
亲属活体供肾肾小球滤过率与受者体重比值对移植肾功能预测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探讨亲属活体供肾肾小球滤过率与受者体重比值(Dg/Rw)对移植肾术后早期肾功能的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间10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供、受者资料,排除:非首次移植或联合移植者;术后发生肾功能恢复延迟(DGF)者;术后1年随访期内发生超急性、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者;术后检查提示肾动脉狭窄和移植肾肾积水者,最终纳入90例.根据Dg/Rw将90例受者分为G1组(Dg/Rw≤0.81,25例)、G2组(0.82<Dg/Rw< 1.11,36例)、G3组(Dg/Rw≥1.12,29例).观察三组受者术后3d、7d、1个月、1年的血肌酐水平与Dg/Rw的关系.结果 受者术后3d、7d、1个月及1年血肌酐均与Dg/Rw呈线性关系(P<0.05).术后1年内,G1、G2组血肌酐均高于G3组(P<0.05),且G1、G2组早期血肌酐下降趋势也较G3组慢(P<0.05);但G1、G2组之间不同时间点血肌酐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g/Rw较高的受者术后早期肌酐水平下降较快,且维持在较低水平.Dg/Rw对肾移植后早期受者肾功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张大伟李响许亮袁清韦星李树欣蔡明
关键词:肾移植肾小球滤过率肾功能
结构脂肪乳剂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脂肪酸代谢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剂(STG)与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在人体内的脂肪酸代谢情况。方法:40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STG组和MCT/LCT组,每组20例。分别于早晨6 h内匀速输注20%力文脂肪乳剂和20%力保肪宁脂肪乳剂1.0 g/(kg.次)。并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6和24 h留取血标本测定血清三酰甘油(TG),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测定血清中链脂肪酸(C8∶0,C10∶0)和长链脂肪酸(C18∶2n-6,C18∶3n-3,C20∶4n-6)。结果:与MCT/LCT组比,STG组血清TG处于较低的平稳状态;血清中链脂肪酸(C8∶0+C10∶0)水平较低,水解速度较平稳;血清长链脂肪酸(C18∶2n-6、C18∶3n-3、C20∶4n-6)水平也较低,水解速度也较平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G比MCT/LCT的脂肪酸代谢效果更好。
唐云武现生张大伟卫勃陈凛李荣
关键词:结构脂肪乳剂脂肪酸代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