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基因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聚合酶
  • 3篇甲基化
  • 3篇降钙素
  • 3篇降钙素基因
  • 3篇合酶
  • 3篇反义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友病
  • 2篇慢性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患者血浆

机构

  • 1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作者

  • 13篇张学敏
  • 7篇吕联煌
  • 5篇陈志哲
  • 3篇谢贤和
  • 3篇石奇珍
  • 2篇欧海云
  • 2篇卓光生
  • 1篇郑志宏
  • 1篇陈琳
  • 1篇胡建达
  • 1篇沈建箴
  • 1篇吕良敬
  • 1篇刘庭波
  • 1篇黄明清
  • 1篇杨月玲
  • 1篇陈英玉
  • 1篇黄明清

传媒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癌症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新医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白血病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c-myc基因反义核酸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
刘庭波陈琳吕联煌卓光生陈志哲张学敏
完成了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淋巴瘤细胞系CA46及白血病、淋巴瘤原代细胞c-myc基因及其产物的反义核酸治疗的前后细胞动力学研究,RT-PCR检测c-myc基因表达,TUNEL检测凋亡及FCM检测c-Myc蛋白表达,...
关键词:
关键词:反义核酸血液肿瘤C-MYC基因
PCR检测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诊断中的价值
1998年
为探讨甲基化分析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MRD)中的价值,用酶切加PCR技术研究31的初诊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4例对照者以及在18个月中动态观察5例AML治疗前后降钙素(CT)基因高甲基化的变化。31N初诊期AML中25例,14例对照者中的0呈现CT基因高甲基化(P<0.01)。动态观察的5例AML,全部初诊期及完全缓解时的4例呈现CT基因高甲基化,其中3例分别于完全缓解后3个月、5个月、6个月复发。完全缓解和CT基因高甲基化阳性1例及阴性1例未复发。提示该方法有助于检测AML的MRD。
谢贤和张学敏陈志哲黄明清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
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的变化
1986年
凝血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系因子Ⅷ复合物大分子部分(ⅧR)的抗原成分,文献已有报告其在某些生理及病理情况下可升高,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应有一定关联。对骨髓增殖性疾病ⅧR:Ag的变化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
卓光生卓光生张学敏吕联煌
关键词:骨髓增殖性疾病AG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血浆
白血病患者血浆TXA_2—PGI_2动态平衡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1990年
本文测定了64例急性白血病和14例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含量变化,并对其中30例急白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发现急慢性自血病血浆TXB_2、6—Keto—PGF_1α明显高于正常人,T/K低于正常人,急白治疗缓解后这些改变恢复接近正常人,同时发现急白有出血倾向者6—Keto PGF_1α显著高于无出血倾向者。急白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本文对这些改变的机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沈建箴沈建箴吕联煌
关键词:白血病TXA2-PGI2血小板
Bcl-2基因和肿瘤细胞耐药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郑志宏陈志哲张学敏
关键词:细胞凋亡化疗耐药BCL-2基因
应用PCR技术对凝血因子Ⅷ基因内HindⅢ和BelⅠ多态性的研究
1997年
在甲型血友病携带者诊断和产前诊断中.目前多采用PCR/RFLPs分析,酶解彻底性问题是酶谱分析的关键。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PCR技术选择扩增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内含HindⅢ和BclⅠ多态性酶切位点的特异片段,酶解后分析它们的多态信息量(PIC)。结果HindⅢ的PIC为0.385,BclⅠ为0.365,而且两者存在高度连锁不平衡关系。其中HindⅢ扩增片段中含两个酶切位点,一个是固定的,可作为内参照,另一个是多态性,因有自身对照,酶解就不存在不彻底问题,结果准确可靠。在30名受检女性中,HindⅢ杂合率为43.3%,Bcll为40%;15个家系中有4个既可用Bcll又可以用HindⅢ多态位点进行分析,对其中8名可疑携带者进行基因分析诊断出基因携带者3个。我们的研究表明,HindⅢ多态性酶切位点是PCR/RFLPs方法中值得首先考虑的一个酶切位点。
石奇珍石奇珍张学敏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血友病
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石奇珍吕联煌陈英玉胡建达杨月玲张学敏
该项目研究应用反义技术人工合成b2a2和b3a2型bcr/abl基因以及c-myb基因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旨在探讨Aspo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株(K562)和CML原代白血病细胞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
关键词:反义寡核苷酸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基因治疗
降钙素基因甲基化测定用于髓系白血病疗效和病情演变的监测
2003年
背景与目的:降钙素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常呈现低甲基化状态,其高甲基化往往意味着细胞的恶性变;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可能与病情进展有关,但有关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在髓系白血病诊疗中价值的研究报道尚少。本文旨在探讨降钙素基因甲基化分析在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及监测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患者病情演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内切酶HpaⅡ酶切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研究31例初诊期AML患者和45例CML患者(其中慢性期33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10例)的降钙素基因甲基化状态与病情的关系,以14名健康成人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初诊期AML患者中80.6%(25/31)呈现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P0.01);动态观察的5例AML患者中,4例于初诊期及完全缓解期均呈现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分别于完全缓解后3、5、614个月病情复发,另1例无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者完全缓解后25个月病情未复发。45例CML患者中,3例慢性期患者、2例加速期患者、8例急变期患者呈现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急变期组(包括加速期)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慢性期组(P0.01),3例在慢性期呈现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者分别于检测后10、12。
谢贤和陈志哲张学敏黄明清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甲基化髓系白血病病情聚合酶链式反应
肽核酸作为反基因和反义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1999年
肽核酸是一类由2氨乙基甘氨酸组成的肽(聚酰胺)键的骨架替代普通核酸中核糖磷酸二酯键骨架构成的核酸类似物。PNA与DNA,RNA核酸链以wastoncrick碱基配对形成双螺旋PNA/DNA.RNA,一定条件下第二分子PNA键反平行与PNA/DNA(RNA)以Hoogsteen硷基配对形成PNA/DNA(RNA)PNA三螺旋结构来抑制基因转录,由于PNA的理化特性,除它的DNA(RNA)结合特性外在生物稳定性,细胞摄取,结构修饰的进展显示出作为反义反基因药物具有良好前景。
张学敏吕联煌
关键词:肽核酸基因疗法核苷酸类反义技术
PCR检测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在监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恶化中的价值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观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病情恶化与降钙素(CT)基因高甲基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内切酶酶切和PCR技术研究45例CML患者(其中慢性期33例,加速期2例,急变期10例)的CT基因高甲基化程度。CT基因未高甲基化,则能被相应内切酶切断,无法扩增出特异DNA片断,否则,能扩增出特异DNA片断,据此推断DNA的甲基化程度。结果3例慢性期,2例加速期及8例急变期患者呈现降钙素基因高甲基化;急变期组(包括加速期)甲基化率明显高于慢性期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1);1例在慢性期呈现CT基因高甲基化者于10个月后发生急粒变。
谢贤和张学敏陈志哲陈志哲
关键词:甲基化降钙素基因白血病慢性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