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涛

作品数: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棉蚜
  • 3篇棉铃
  • 3篇棉铃虫
  • 2篇杀虫
  • 2篇杀虫剂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色素
  • 2篇细胞色素P4...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水平
  • 1篇新疆一枝蒿
  • 1篇一枝蒿
  • 1篇中肠
  • 1篇啶虫脒
  • 1篇硫丹
  • 1篇棉铃虫中肠
  • 1篇棉蚜防治
  • 1篇敏感度
  • 1篇敏感性
  • 1篇抗棉铃虫

机构

  • 6篇新疆大学
  • 3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6篇刘小宁
  • 6篇张学涛
  • 4篇李芬
  • 3篇柳建伟
  • 3篇张东海
  • 2篇陈晋忠
  • 2篇张雷
  • 1篇黄丽
  • 1篇孙磊
  • 1篇魏立强
  • 1篇马纪
  • 1篇何海
  • 1篇朱燕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棉花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农药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抗棉铃虫与棉蚜的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为利用新疆一枝蒿研制新型无公害植物杀虫药剂奠定基础。【方法】采用97%乙醇对新疆一枝蒿(Artemisia rupestris)和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进行了总提,将所得粗提物对棉花重要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与棉蚜(Aphis gossypii)进行了生物活性测定,同时还使用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开展了室内、室外的驱避实验。【结果】(1)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3.515 7与4.781 1 mL/100g;(2)新疆一枝蒿与黄花蒿粗提物对棉蚜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956与2.047 4 g/100 mL;(3)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室内室外趋避率分别为28.39%与80.68%。【结论】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与棉蚜的毒杀作用较好并高于黄花蒿粗提物,且新疆一枝蒿粗提物对棉铃虫有驱避和生长抑制等作用。
何海黄丽张学涛张雷李芬刘小宁
关键词:新疆一枝蒿黄花蒿棉铃虫棉蚜粗提物
棉蚜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为探明新疆北部棉区棉蚜种群对市场上和生产中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程度。[方法]采用滤纸药膜法分别测定了147团和新湖农场棉蚜种群对4大类杀虫剂中的12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结果]2个棉蚜种群对同类杀虫剂的敏感度基本一致,对不同杀虫剂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对吡虫啉、噻虫嗪、阿维菌素敏感性高,对菊酯类和有机磷类药剂敏感性低。[结论]根据测定结果,生产中应严格控制用药种类以及施药量和施药次数,选用不同类型杀虫剂轮用或混用,以延缓棉蚜抗性发展。
柳建伟张东海陈晋忠魏立强刘小宁张学涛
关键词:棉蚜杀虫剂敏感性
棉铃虫中肠P450 CYP6B6基因5′上游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已证实2-十三烷酮等植物次生物质的胁迫会诱导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CYP6B6基因的过量表达[1]。为探明棉铃虫P450 CYP6B6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根据棉铃虫中肠P450 CYP6B6基因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AY950636),运用基因组步移的方法获得其5′上游区的序列,用启动子区的分析软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得到棉铃虫P450 CYP6B6基因5′上游区域1 333 bp的基因片段。分别运用NNPP v.2.2和TRANSFAC v.6.0预测转录起始位点及分析了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显示,该序列不仅包括TATA盒等这一类核心结构序列,还含有多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如GATA-1、Dfd、C/EBP、HSF、cytR和AhR(芳香烃受体化合物应答元件)等。该结果为深入研究棉铃虫P450 CYP6B6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参与杀虫剂抗性的研究奠定分子基础。
张雷张学涛马纪李芬刘小宁
关键词: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组步移
2-十三烷酮诱导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细胞色素P450 CYP6B6时空表达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植物次生物质2-十三烷酮能够诱导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 CYP6B6基因的过量表达,以6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为对象,研究2-十三烷酮对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 CYP6B6的诱导作用,并对其表达规律进行了初探。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棉铃虫在终浓度为10 mg·g-1的2-十三烷酮胁迫下,不同时间及不同组织部位CYP6B6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规律。qRTPCR结果显示:用添加了2-十三烷酮的人工饲料饲喂棉铃虫不同时间后,在头壳中CYP6B6 mRNA的表达量一直低于对照组,到48 h时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t4=15.32,P=0.000 1);在脂肪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表达量呈升高趋势,在36 h已过量表达(t4=7.627,P=0.001 6);在24 h时体壁和中肠组织的表达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06倍和7.16倍,之后表达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48 h时达到最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棉铃虫幼虫组织中发现CYP6B6蛋白在体壁、脂肪体、中肠中均有表达,相比之下在体壁中表达量较高。该研究为深入了解棉铃虫P450 CYP6B6的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参与杀虫剂抗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小宁李芬张学涛朱燕
关键词:MRNA水平蛋白水平
北疆地区棉蚜对不同杀虫剂敏感度水平测定被引量:23
2012年
为了解北疆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敏感度水平,科学指导北疆地区棉蚜的化学防治,利用FAO推荐的叶片浸渍法(1980)测定北疆地区4个棉蚜田间种群对4类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新农大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水平最高,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新烟碱类>有机磷类>抗生素类>拟除虫菊酯类。安宁渠种群较石河子种群更为敏感。石河子垦区内的两个不同种群对菊酯类处于相对敏感状态;对有机磷类产生了明显抗药性,147团种群对辛硫磷的相对抗性倍数为951.8倍,新湖农场种群更达到了1236.9倍;147团种群和新湖种群对啶虫脒亦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相对抗性倍数分别为134.4倍和270.0倍,但对吡虫啉的敏感度较高。石河子垦区应限制使用新烟碱类的啶虫脒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以减缓棉蚜抗性的发展。
张学涛柳建伟李芬刘宁孙磊张东海刘小宁
关键词:棉蚜杀虫剂抗药性
啶虫脒、硫丹混配对棉蚜防治增效作用的研究
2012年
采用浸叶接虫法测定了啶虫脒与硫丹混配对棉蚜防治的增效作用及两种药剂混配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啶虫脒与硫丹按有效成分1∶643比例进行混配时,混剂表现为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达178.9。啶虫脒与硫丹按有效成分1∶1713配比亦表现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03.8。2种药剂以最佳比例进行增效混配,不仅可以优化单剂的毒杀效果,还可延长单剂的使用寿命,延缓棉蚜的抗性发展。
柳建伟张东海陈晋忠刘小宁张学涛
关键词:啶虫脒硫丹棉蚜混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