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城市
  • 1篇动力分析
  • 1篇雪灾
  • 1篇应急管理
  • 1篇应急管理体制
  • 1篇用地面积
  • 1篇灾害
  • 1篇三大经济
  • 1篇三大经济圈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旅游
  • 1篇突发性灾害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居民
  • 1篇农村居民点
  • 1篇农村居民点用...
  • 1篇驱动力
  • 1篇珠江三角
  • 1篇珠江三角洲
  • 1篇珠江三角洲经...

机构

  • 6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张小舟
  • 3篇杨延
  • 1篇张旺
  • 1篇左志伟
  • 1篇何志兰
  • 1篇张京夺
  • 1篇李鑫
  • 1篇李峰生
  • 1篇谢伯军
  • 1篇周跃云
  • 1篇张万春
  • 1篇张卫华
  • 1篇周文元

传媒

  • 1篇现代农业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湖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湖南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失衡,其波动有近35%得到调整;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冲击强烈,其解释水平高达到82%;城市化对经济发展冲击微弱,其解释水平仅达到5.4%;经济发展来自自身的冲击较大,而城市化来自本身冲击较小,但有增强趋势。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二者之间的这种关系作用应引起关注。
谢伯军张小舟李峰生
关键词:经济发展城市化
建立健全我国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建议——以2008年元月南方地区冰冻和雪灾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十分罕见的冰雪灾害,对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此次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后的抗灾救灾工作反映出我国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救助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方面建立健全中国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和救助体系,即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健全自然灾害法制与计划建设;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突发性灾害的社会应对和救助能力;建立全国性统一的灾害管理信息系统;落实有关应急管理体制和救助体系的具体举措。
周跃云张旺张京夺李鑫张小舟何志兰
关键词:冰雪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救助体系
中国三大经济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分维、分形结构因子和均衡度计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由于生态系统边缘效应和交通通信网络的发达而表现出内部空间结构的紧致性;随着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其城市空间亦趋于集聚和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则由于社会经济活动集中于渤海湾地区而形成了差异较大的内外圈层,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最为松散.最后基于分形理论的测算与分析结果,提出了3个经济圈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建议.
杨延周文元张万春张小舟
关键词:城市体系空间结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
南县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用单一的回归分析法不易得到一个满意的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南县为例,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要的影响因素,克服多重共线性问题;然后再对选择的因素建立回归模型,从而对影响耕地数量变化因素的影响力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南县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四大类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国家政策和农业集约化。并且指出不能只靠政策手段来解决耕地保护问题,需要通过经济、制度和科技相结合的措施才能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
张小舟杨延
关键词:耕地耕地变化驱动力
株洲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利用株洲市1998-2007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该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弄清楚该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演变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SPSS分析软件和主成分分析法,揭示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机制,并提出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张卫华张小舟杨延左志伟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动力分析经济数据
生态旅游协作与管治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生态旅游成为全球旅游业内人士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态旅游是对环境依存度很高的产业之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是生态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旅...
张小舟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环境保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