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帅

作品数:47 被引量:128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学位论文
  • 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建筑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冶金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污泥
  • 8篇水解酸化
  • 8篇酸化
  • 7篇初沉污泥
  • 6篇碳源
  • 6篇混凝土
  • 6篇激光
  • 5篇脱氮
  • 5篇尺寸效应
  • 4篇折流板反应器
  • 4篇生物脱氮
  • 4篇污水
  • 4篇细观
  • 4篇反应器
  • 3篇絮凝
  • 3篇折流式
  • 3篇生物固体
  • 3篇水生
  • 3篇水生物
  • 3篇污泥处理

机构

  • 47篇北京工业大学
  • 8篇北京城市排水...
  • 4篇清华大学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冶京诚工程...
  • 1篇北京永光高特...

作者

  • 47篇张帅
  • 10篇李军
  • 6篇甘一萍
  • 6篇任健
  • 6篇周军
  • 5篇陈瑜
  • 5篇杜修力
  • 5篇李冬
  • 5篇焦阳
  • 5篇金浏
  • 4篇孔倩
  • 4篇王朝朝
  • 4篇陈旭娈
  • 4篇李军
  • 4篇毛世春
  • 3篇姜明
  • 3篇李泽兵
  • 2篇阳建华
  • 2篇王洪臣
  • 2篇李松涛

传媒

  • 4篇中国给水排水
  • 4篇工程力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给水排水
  • 2篇全国城镇污水...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微特电机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2008年全...
  • 1篇第五届中国科...
  • 1篇中国微米纳米...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维全息光子晶体禁带展宽方法
2010年
讨论了二维复周期全息光子晶体禁带展宽的方法,二维复周期全息光子晶体可以使禁带成倍展宽.此外发现二维全息光子晶体中,除原来预期的禁带外,还出现了附加的禁带.当记录光波的入射角小于某个临界值,并且满足一定数值时,附加的禁带会使二维禁带进一步展宽;而当入射角超过临界值时,禁带会消失,这时禁带反而会变窄.这一现象对制作二维宽带隙光子晶体具有指导意义.
崔丽彬薛红玲孔炎邱菊娄汝辰张帅马思嘉
关键词:全息光子晶体宽禁带
基于折流板反应器的污泥水解酸化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折流板反应器(ABR)对其进行水解酸化处理,考察了利用初沉污泥开发碳源的可行性及其工艺特性。在温度为30℃、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污泥停留时间为3 d的条件下,经过30 d的运行,系统具备了稳定的产酸效果。酸化液的SCOD和VFAs分别可达1 182 mg/L和602.8 mg/L,VFAs的最大产率达到0.06 mg/mgVSS,水解率最大为3.6%。可见,基于ABR反应器的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系统可成功实现VFAs的积累。酸化液的SCOD/VFAs值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最终趋于平稳。
李军张帅甘一萍周军焦阳陈旭娈
关键词:初沉污泥水解酸化挥发性脂肪酸折流板反应器
折流式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开发碳源装置
一种折流式初沉污泥水解酸化开发碳源装置,属于污泥处理领域,涉及初沉污泥水解酸化的方法,解决碳源受限型废水碳源不足问题,实现初沉污泥的稳定化和资源化。其装置由四隔室组成,每隔室由下流室和上流室组成,容积比为1∶4;下流室底...
李军张帅任健陈瑜王朝朝李泽兵姜明孔倩毛世春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集群网络资源优化技术研究
张帅
一种基于图像匹配的跨视角地理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匹配的跨视角地理定位方法,首先,构建一个包含低分辨率小视场无人机图像和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图像匹配数据集,该数据集涵盖了多个地理区域的多种场景,并提出了四个评价指标用于评估性能;然后,采用滑动窗口法...
聂志宇谷建宇张帅王世豪
臭氧对二沉池出水的氧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采用臭氧处理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就臭氧对二沉池出水的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对二沉池出水中的COD、色度、UV254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TOC的去除效果较差。试验条件下,臭氧的最佳投加量为10 mg/L、最佳接触时间为15 min,此时对COD的去除率为19.12%,去除单位COD的臭氧投加量为1.79 mg;对色度的去除率为58.59%,去除单位色度的臭氧投加量为1.46 mg;对UV254的去除率为39.57%,去除0.001 cm-1吸光度的臭氧投加量为2.82 mg;TOC/UV254提高到140.29,可生化性提高了1.59倍。
焦阳李军董文艺毛世春张帅陈旭娈
关键词:二沉池出水臭氧可生化性
两级完全混合发酵工艺开发碳源试验研究
2009年
采用两级完全混合发酵工艺进行碳源开发试验,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对工艺开发碳源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固定SRT为4d,污泥回流比为1,HRT在32~36h,系统出水的溶解性COD(SCOD)可维持在1090~1180mg/L,且浓缩池泥水分离效果较好,出水的SS保持在50~80mg/L.保持系统的HRT为32h,污泥回流比为1,SRT在4~7d时,可实现厌氧系统中产酸菌与产甲烷菌的分离,系统能够保持良好的产酸效果,此时系统出水的SCOD值基本稳定于980~1179mg/L.碱度可以作为衡量水解酸化系统是否有效运行的重要参数.HRT为32h,SRT为4d的工况下,初沉污泥酸化发酵系统对氨氮和磷的释放率分别为3.88mgN/gVSS和0.27mgP/gVSS.
任健李军周军张帅甘一萍
关键词:碳源
JPEG图像信息隐藏检测的算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成为全社会的需求,其中信息隐藏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由于JPEG图像的广泛应用和它提够的巨大的载体空间,针对JPEG的信息隐藏检测变得尤为重要...
张帅
低应变率下混凝土动态拉伸破坏尺寸效应细观模拟被引量:10
2019年
在混凝土静态破坏尺寸效应方面已取得了较完善的成果,而在动态破坏尺寸效应方面,包括其产生机制及对应的尺寸效应律的研究则非常匮乏。为探讨动态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尺寸效应行为,从细观角度出发,结合混凝土细观结构特征,考虑动态加载下细观组分应变率效应的影响,建立了混凝土破坏行为研究的细观力学分析模型与方法。以双边缺口混凝土试件为例,对其在低应变率(10^-5 s^-1~1 s^-1)下混凝土动态拉伸破坏行为及尺寸效应进行细观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应变率效应对动态破坏尺寸效应的影响。最后,结合应变率效应对强度及尺寸效应的影响规律—“强度增强效应”与“尺寸效应削弱效应”,在静态破坏尺寸效应律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拉伸强度的“静动态统一”尺寸效应理论公式,并验证了理论公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金浏余文轩杜修力张帅李冬
关键词:混凝土尺寸效应
考虑细观组分影响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理论预测模型被引量:22
2019年
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与其内部细观结构构造密切相关。该文建立了一类能够考虑细观组分影响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理论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细观力学数值试验法对理论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标定;进而,基于该模型对混凝土断裂能和单轴抗拉强度在材料层次的尺寸效应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断裂能和单轴抗拉强度均随骨料级配(即最大骨料粒径)发生变化,且受到界面特性的影响。当界面过渡区力学性能相对薄弱时,混凝土强度较低,断裂能和单轴抗拉强度随骨料级配增大而呈现减小的趋势;当界面过渡区力学性能较强时,混凝土强度较高,断裂能和单轴抗拉强度随骨料级配增大亦呈现增大的趋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该文建立的理论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李冬李冬金浏杜修力刘晶波张帅
关键词:混凝土尺寸效应细观力学骨料级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