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源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开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肝脏炎性假瘤35例CT表现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提高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2011年3月35例肝脏炎性假瘤患者的影像表现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误诊率为37.14%。所有患者均痊愈,无死亡患者,无其他合并症。26例手术治疗患者未出现腹腔内出血、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黄疸、腹水等常见并发症。结论肝脏炎性假瘤影像学表现无明显的特异性,但CT仍是肝脏炎性假瘤的重要检查手段,在临床上有待进一步发展。
- 司徒祖超陈峥张广源
- 关键词:肝脏炎性假瘤局限性结节状增生CT诊断
- 肝脏小血管瘤的螺旋CT四期表现及评价
- 2008年
- 目的研究肝脏小血管瘤螺旋CT四期表现并进行评价。方法40例经手术和MR检查及病理确诊的肝脏小血管瘤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发现48个病灶,67%(32/48)具有公认典型血管瘤强化表现,25%(12/48)通过四期表现分析可以明确诊断,8%(4/48)四期扫描不能确诊。平扫48个病灶均为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扫描32(67%)个病灶边缘部强化,12(25%)个均匀显著强化,4(8%)个病灶不强化。门脉期32(67%)个病灶均匀强化,12(25%)个病灶强化范围由边缘向中央部扩大,4(8%)个病灶不强化,平衡期和延迟期44(92%)个病灶呈等密度,4(8%)个病灶不强化。结论肝脏小血管瘤的螺旋CT四期增强扫描表现具有典型和非典型改变,认识这些表现,可以与肝脏的其他常见占位性病变鉴别。
- 张广源黄士强关惠英陈世稳
-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扫描对肝硬化小结节定性诊断的初步评价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四期动态扫描对肝硬化小结节的检出率,并对检出敏感性和定性准确性进行研究。方法经B超检查有直径小于3cm的肝硬化小结节者60例,行多层螺旋CT四期动态扫描,统计各期病灶的检出数,观察病灶强化方式,计算检出敏感性。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 4层螺旋扫描机行增强后四期扫描,第一期的延迟时间为25s,第二期为50s左右,第三期为90s,第四期180s。结果60例共发现72个,其中56个小肝癌,再生结节6个,退变结节10个。平扫发现36个病灶(63%,36/56);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及第四期病灶检出敏感性分别为66%、58%、50%、92%。结论肝硬变小结节增强扫描表现形式复杂,螺旋CT四期扫描可以充分显示肝硬化小结节各期的增强表现,充分反映小结节血供的特点,提高了病灶的检出率和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 张广源陈峥关惠英周秀娟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再生结节小肝癌
-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胆总管下端梗阻病变的鉴别诊断体会
- 2012年
- 目的分析多例胆总管下端梗阻病例的CT表现,探讨常规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胆总管下端梗阻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下端梗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或病理等结果对照。采用螺旋CT行上腹部增强双期扫描,局部病灶加扫薄层。结果胰头癌8例,均表现为胰头肿块,动脉期无明显强化,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壶腹周围癌11例(其中壶腹癌5例),5例表现为胆总管扩张至壶腹部,十二指肠乳头区结节状充盈缺损,动脉期明显强化3例有"双环征",1例未见胰管扩张,增强扫描见胰管胆管分开进入十二指肠;胆总管下端癌4例,表现为胆总管扩张突然中断,管壁不均匀增厚,轻度强化;十二指肠腺癌2例,表现为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附近十二指肠壁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局部边缘模糊。华支睾吸虫致胆道下段梗阻1例,CT考虑阴性结石或炎性狭窄,B超提示胆管下段结石可能。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10例,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CT、B超均诊断胆管下段结石。结论螺旋CT双期增强及薄层扫描,能较好显示胆管下端梗阻病变影像特点,结合B超等其他检查可使鉴别诊断成为可能。
- 赖海平张广源
- 关键词:壶腹周围癌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进行CT检查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其CT特点。结果 30例患者中,21例为单发病灶,9例肿块周围可见卫星灶。增强扫描:17例为肿块周边呈不规则强化,9例为肿块周边呈环形或结节状明显强化。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司徒祖超陈峥张广源韦曾才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CT
- 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mental nursing,MU)对心脏支架植入术(heart stent implantation,HSI)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3年1月入院接受HSI治疗的208例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开展治疗以及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配合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53.13±9.52)、(55.18±8.93)分]与观察组[(45.86±6.52)、(46.86±5.7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配合良好率为81.73%、护理非常满意率为94.23%、总满意率为100.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92%、39.42%、84.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HSI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荐。
- 周秀娟张广源陈梅娇
-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抑郁
-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89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6月~2010年12月8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查。结果通过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共显示109个癌结节,直径在0.9cm~3cm之间;CT多期增强扫描对小肝癌患者在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诊断率分别为52.29%、92.66%、80.73%、81.65%。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小肝癌的三期表现与特点是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灶,门脉期表现为高密度灶与低密度灶,分别占20.18%、60.55%,在延迟期表现为低密度灶。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能清晰反映小肝癌的血供变化特点,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司徒祖超张广源陈峥
- 关键词: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小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