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侠
- 作品数:11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脑瘫鼠脑损伤的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脑瘫鼠头部运动区是否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法:构建缺血缺氧性脑瘫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干预1、2、3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PDK1、Akt、p-Akt、GSK-3β、p-GSK-3β(ser9)、MCL-1表达、组织病理及神经行为学评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干预1组、干预3组的运动功能评分在各时段都较高,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减少,海马组织p-Akt、p-PDK1、p-GSK-3β(ser9)、MCL-1的表达明显;而干预2组与模型组比较各项实验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通过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可有效减轻脑瘫鼠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高晶于雪峰吕岫华樊祥伟张彩侠王丽娜王玉美刘珊
- 关键词:电针PI3K/AKT信号通路
- 头针配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及ADL的影响。方法将3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头针配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AS)测定内收肌、腓肠肌和腘绳肌肌张力,采用粗大运动量表测量粗大运功功能,采用ADL评定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内收肌、腘绳肌及腓肠肌肌张力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内收肌肌张力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腘绳肌及腓肠肌肌张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足背屈角及腘窝角度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股角度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足背屈角及腘窝角度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MFM评分及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MFM评分及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是一种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粗大运动功能及ADL评分。
- 张彩侠高晶王丽娜何璐娜彭春艳
- 关键词: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ADL
- 产后早期静力性收缩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产后4~6周)静力性收缩训练(SCT)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ES),对产后腹直肌分离(DRA)产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产后DRA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5)。于产后早期,对研究组产妇DRA采取SCT联合NES治疗;而对照组产妇仅采取NES治疗。2组产妇治疗第2、4、6周时的腹围、双侧腹直肌间距(IRD),盆底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值,产妇腰、背部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治疗不同时间点上述指标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LSD)-t检验。本研究遵循的程序获得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核批准(审批文号:201806),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产妇本次分娩孕龄、剖宫产术分娩比例、孕期体重增加值、第一与第二产程持续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4000 g占比,产次、剖宫产次数≥2次占比,以及治疗前人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占比、腹围、双侧IRD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2组DRA产妇治疗第2、4、6周时,腹围和双侧IRD,经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与时间因素交互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F_(治疗×时间)=4.214、2.193,P_(治疗×时间)=0.062、0.241)。进一步对DRA治疗措施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治疗措施对产后DRA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腹围、双侧IRD的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_(治疗)=6.874、8.291,P_(治疗)=0.032、0.012),研究组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腹围、双侧IRD总体较对照组分别偏小4.1 cm(95%CI:1.2~5.3 cm,P<0.05)与偏短0.17 cm(95%CI:0.06~0.31 cm,P<0.05)。对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因素对产后DRA产妇治疗不同时间点的腹围、双侧IRD的主效应均有统计
- 谢丹丹巩尊科樊莉琳张彩侠
-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腹围产后期
- 家庭康复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通过康复训练指导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中的应用,观察家庭康复对其粗大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康复训练指导进行家庭康复。在治疗开始时和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对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比较治疗前后2组粗大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 2组粗大运动功能均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辅助训练可明显提高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 赵斌薛晶晶高晶张彩侠
- 关键词:家庭康复中枢性协调障碍康复训练指导粗大运动功能
-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肌张力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OTOmed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MOTOmed组同时给予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2组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儿下肢内收肌、腘绳肌及腓肠肌的肌张力,利用粗大运动功能88项量表(GMFM-88)中D、E两能区进行站立、行走与跑跳功能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除腘绳肌肌张力2组均无明显改善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均<0.05),但MOTOmed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可进一步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内收肌、腓肠肌肌张力,提高其下肢粗大运动功能。
- 王丽娜高晶张彩侠赵斌张骋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
-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系统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5年
- 目的探讨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系统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其对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对照组19例,观察组行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GMFM-88量表)D、E能区评分评价下肢站立、行走及跑跳能力,采用ADL量表评价日常活动能力。结果治疗12周,两组GMFM-88量表D、E能区评分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MOTOmed虚拟情景训练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站立与步行功能,提高其ADL。
- 王丽娜张彩侠高晶张骋赵斌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康复效果粗大运动功能
- PI3K/Akt信号通路在头部电针调控脑瘫鼠脑皮质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观察验证PI3K/Akt信号通路对头部电针调控脑瘫鼠脑皮质神经生长相关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设正常组、模型组、头部电针组(干预1组)、头部电针+LY294002组(干预2组)、头部电针+LiCl组(干预3组);构建缺血缺氧性脑瘫大鼠模型,以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的头部电针疗法为干预手段,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结合蛋白(MAP-2)、髓磷脂碱性蛋白(BMP)表达水平,并结合病理学检查及神经行为学评估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模型组、干预2组各时段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干预1组、干预3组(P<0.05),干预2组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干预1组及干预3组(P<0.05);与干预2组比较,干预1组、干预3组的NSE表达下降,MAP-2、MBP表达增高,脑皮质组织病理改变恢复明显。结论: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电针刺激头部运动区对脑瘫鼠脑损伤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调控,在促进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刘红欣高晶吕岫华张彩侠王丽娜王玉美于雪峰
- 关键词:头部电针脑瘫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观察温针灸康复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的疗效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在产妇产后出现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中采用温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11月,在该院进行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诊断治疗的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生化冲剂进行相关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额外给予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恶露结束时间、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恶露结束时间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患者中采用温针灸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恶露消退时间,达到促进患者字快速恢复,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 张彩侠程芳刘素珊谢丹丹
- 关键词:产后恶露不绝气虚血瘀证并发症分娩
- 针灸治疗痉挛型脑瘫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5年
- 在中医的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指导下,针灸疗法在传统中医疗法康复治疗脑瘫的过程中有较好的效果,在目前治疗中是较理想的方法。但传统中医学对脑瘫诊断标准和疗效评估标准等方面尚未有统一的制定,阻碍了对脑瘫的进一步研究。应利用现代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进行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疗效确切,可行性强的统一的、规范化的、易于推广的针刺诊疗标准和疗效评价体系。
- 张彩侠高晶王丽娜
- 关键词:痉挛型脑瘫针刺法穴位注射法推拿疗法中药熏蒸疗法综合疗法
- 头针运动疗法结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者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头针运动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者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51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头针运动法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关节量角器测量踝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测定下肢肌群内收肌、腘绳肌和腓肠肌的肌张力;采用ADL评定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腘窝角和足背屈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腘绳肌及腓肠肌肌张力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腓肠肌肌张力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ADL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运动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ADL。
- 张彩侠高晶何璐娜
- 关键词:运动疗法关节活动度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