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城

作品数:19 被引量:429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碳排放
  • 4篇全球价值链
  • 4篇结构分解分析
  • 4篇价值链
  • 4篇出口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全球价值链视...
  • 3篇价值链视角
  • 3篇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污染
  • 2篇就业
  • 2篇减排
  • 2篇国际贸易
  • 2篇差额
  • 1篇地级
  • 1篇地级城市
  • 1篇动态面板
  • 1篇动态面板数据

机构

  • 16篇厦门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数...

作者

  • 18篇张文城
  • 12篇彭水军
  • 4篇卫瑞
  • 2篇曹毅
  • 1篇盛斌
  • 1篇孙传旺
  • 1篇庄宗明
  • 1篇张少军
  • 1篇孙月玲

传媒

  • 3篇世界经济
  • 2篇数量经济技术...
  • 2篇经济研究
  • 2篇国际贸易问题
  • 2篇亚太经济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统计研究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国际商务研究
  • 1篇环境经济研究
  • 1篇全国日本经济...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91
2015年
本文基于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采用MRIO模型测算和比较分析了1995—2009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量和消费侧碳排放量,并通过SDA方法考察了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研究期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和消费侧碳排放均出现大幅的增长,但生产侧排放明显高于消费侧排放,"入世"后二者差距呈迅速扩大趋势;中国大量的生产碳排放服务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最终需求,即存在突出的"发达国家消费与中国污染"问题,而中国消费侧排放主要发生在国内。结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由国内最终需求规模的增长和生产部门投入结构变化带来的;而国内生产部门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则是有效抑制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因素,但这种抑制作用近年来有减弱趋势。此外,中国与其他经济体的前向产业关联、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最终需求来源地结构的变化及其需求规模的增长也是导致中国生产侧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国际碳排放责任分配和国内节能减排、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
中国出口退税政策演变及相关研究述评被引量:8
2012年
自1985年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正式确立以来,出口退税一直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期间历经了多次重大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也吸引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从正式实行至今的演变历程,然后从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以及中国出口退税对出口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收支、国民福利等方面的影响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旨在加深我们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认识,并为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彭水军张文城
关键词:出口退税经济效应
中美贸易对中国的就业拉动效应和碳排放转移效应--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
本文基于(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了1995~2005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内涵劳动投入量和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并通过结构分解分析考察了劳动投入强度、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进出口规模、进出口结构等因素对对其变化的...
彭水军张文城曹毅
关键词:中美贸易就业结构碳排放
文献传递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增加值出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MRIO模型的经验分析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本文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变动趋势,并采用结构分解方法分析9种因素对中国增加值出口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2009年,外需引致的中国增加值出口由1425...
卫瑞张文城庄宗明
关键词:结构分解分析
不对称减排、国际贸易与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碳泄漏的研究动态及展望被引量:8
2014年
在一个区域进行单边减排的情况下,其他非减排区域可能由此增加碳排放,产生碳泄漏。碳泄漏对减排效率与公平、经济成本乃至环境伦理与法律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已成为气候变化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颇具争议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碳泄漏的概念内涵、形成机制、经验证据以及碳泄漏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等四个方面对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从理论、经验和政策研究三个方面指出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张文城彭水军
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际碳减排合作公平性问题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公平性是国际碳减排合作的核心原则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碳减排合作的关键。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学者之间对各种碳减排合作公平性问题的立场,存在较大的分歧。当前,减排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历史排放、人均排放、减排能力、贸易的碳排放转移以及谈判程序五个维度上,一个能够被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广泛接受的国际碳减排合作框架必须充分考虑这五个公平性问题。当前国际碳减排合作进展艰难,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诸多公平性诉求还未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南北方国家的公平立场迫切需要进一步的协调。
彭水军张文城
关键词:公平原则
贸易差额、污染贸易条件如何影响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基于多国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1995-2005年中国与32个贸易伙伴的贸易内涵碳差额和污染贸易条件,并对其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中国是贸易内涵碳“顺差”国,“顺差”在2000-2005年期间出现大幅提高。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绝大部分是中国较高的污染贸易条件所致,但贸易顺差的推动作用也在增强。进一步对污染贸易条件的分解发现,中国贸易内涵碳“顺差”主要缘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生产技术差异,但1995-2000年期间中国生产技术呈现出显著的“低碳化”改进,有效改善了污染贸易条件,从而减少了贸易内涵碳“顺差”。此外,期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比进口商品结构相对清洁,也小幅降低了贸易内涵碳“顺差”,但2000年以后,中国的生产技术和贸易结构的碳密集度又出现小幅的提高。
彭水军张文城
中国参与家用设备制造的经济收益与碳排放——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被引量:2
2017年
家用设备是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但中国企业往往只是参与加工组装环节。本文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和分析中国参与发达国家家用设备全球价值链分享的要素收益和产生的CO_2排放。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参与发达国家家用设备GVC获得了相当可观的要素收益,同时造成大量碳排放。中国承担的碳排放份额远高于分享的增加值份额。部门分析显示,中国设备产品及零部件出口为服务部门创造大量增加值,且比重有上升趋势,而造成的CO_2排放主要发生在电力和金属制造部门。此外,本文分析还显示,创造相同的增加值,中国出口最终设备比出口相关零部件产生的CO_2排放少。有鉴于此,中国企业应该在家用设备全球价值链中更多地从事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高收益和低排放的生产环节。
张文城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碳排放
南北国家的消费侧与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比较分析被引量:28
2014年
全球碳排放空间或减排责任的公平分配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考虑各国的消费侧和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本文采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28个发达国家和12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11种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指标,并与传统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普遍高于其生产侧资源环境负荷,而发展中国家恰好相反;从消费侧资源环境负荷指标来看,研究期间发达国家的经济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仍在不断加强;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发达国家存在大量的环境服务净出口,即存在突出的“南北资源环境负荷转移”问题;发达国家生产侧人均资源环境负荷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地区),而在消费侧人均指标上,这种差距更加明显,发达国家消耗和占用了更多的全球资源与环境空间。
张文城彭水军
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14
2016年
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发展和福祉的两个重要议题。本文对国际贸易与气候变化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作一个综述,着重从"国际贸易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国际贸易的潜在冲击和影响"以及"气候保护与贸易自由化的冲突和协调机制"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指出了现有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拓展的方向。
彭水军张文城
关键词:国际贸易气候变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