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昆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时域有限
  • 4篇时域有限差分
  • 4篇时域有限差分...
  • 4篇FDTD
  • 3篇散射
  • 3篇雷达
  • 3篇雷达散射
  • 3篇雷达散射截面
  • 3篇RCS
  • 2篇导弹
  • 2篇隐身
  • 2篇宽带
  • 2篇宽带RCS
  • 1篇隐身设计
  • 1篇有限差分
  • 1篇有限差分法
  • 1篇战术
  • 1篇战术导弹
  • 1篇瞬态分析
  • 1篇特性分析

机构

  • 6篇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6篇薛晓春
  • 6篇张昆
  • 1篇张伟宁

传媒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现代防御技术
  • 1篇战术导弹技术
  • 1篇飞航导弹
  • 1篇飞机设计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截面形状与战术导弹隐身设计被引量:3
2008年
探讨了现代导弹隐身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了导弹截面形状对导弹隐身性能的影响,简单介绍了时域差分法在二维雷达散射截面计算中的运用,计算了几种不同形状截面的雷达散射面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矩形截面将越来越多的运用于现代隐身导弹的结论.
张昆薛晓春
关键词:战术导弹雷达散射截面
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组织及实施被引量:14
2006年
阐述了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意义,探讨了饱和攻击的组织和实施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分析了攻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张昆薛晓春
关键词:反舰导弹战术
基于FDTD的脉冲法计算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被引量:2
2009年
探讨了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脉冲法来快速获取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将入射波设置为高斯脉冲,对目标进行瞬态分析,将得到的电磁场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得到目标的频域散射特性,并对比文献证明了程序的有效性。计算了某新型飞机的双站RCS分布情况,以及该飞机的鸭冀在不同迎角下的宽带RCS频率响应,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张昆薛晓春张伟宁
基于FDTD瞬态分析的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的快速获取
2008年
采用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瞬态分析来快速获取三维目标宽带RCS频率响应.叙述了常规FDTD方法的原理,并研究了瞬态分析计算宽带RCS频率响应的过程.随后使用程序计算了导体立方体和各向同性介质立方体的频率响应情况,并与文献上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算法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效率.随后计算了导体开槽空心球体和各向同性介质开槽立方体的宽带RCS频率响应特性,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以上结果都说明该方法可靠、高效和准确.
张昆薛晓春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三维飞机RCS计算被引量:1
2007年
简单介绍了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的基本理论,并与其他几种数值方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完全匹配层(PML)在FDTD中的设置;应用FDTD程序计算了三维介质球的双站RCS,并与文献结果对比说明该程序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简单三维飞机的RCS,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说明该方法可以精确计算大尺寸复杂目标的RCS.
薛晓春张昆
二维机翼雷达散射截面特性分析
2008年
以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计算了不同后掠角的后掠翼和三角翼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并对其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了不同后掠角的后掠翼和三角翼在多个频段的RCS,并按照不同的威胁判断求出平均值,得出RCS随频率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RCS随方位和频率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外形隐身技术运用的一般原则,并探讨了吸波材料所需的最佳吸收频率和涂覆位置。通过对简化情况的分析,对雷达隐身技术运用的一般原则进行了讨论,对于实际的复杂工程实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昆薛晓春
关键词:雷达散射截面隐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