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伟
- 作品数:12 被引量:19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8
- 2006年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呼吸科门诊4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其血清PCT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达稳定期时再次进行血清PCT水平测定及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作为自身对照。以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PP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COPD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标准,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有细菌感染组(A组,15例)、无细菌感染组(B组,30例)。结果(1)45例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时,有21例(46.7%)痰培养出PPM,其中15例痰中PPM浓度≥107CFU/ml。稳定期时有9例患者的病原菌仍存留[2.8×106(1.3×106,1.9×107)CFU/ml],但细菌浓度较急性加重期显著降低[7.0×107 (4.5×107,7.1×108)CFU/ml,Z=-2.666,P=0.008]。(2)在急性加重期,A组血清PCT水平[0.24 (0.17,0.28)μgL]显著高于B组[0.13(0.10,0.18)μg/L,Z=-3.531,P=0.000]。A组患者稳定期血清PCT含量为0.12(0.10,0.14)μg/L,显著低于急性加重期[0.24(0.17,0.28)μg/L,Z= -3.298,P=0.001];B组患者稳定期血清PCT含量为0.13(0.10,0.15)μg/L,与急性加重期[0.13 (0.10,0.18)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14,P=0.107)。在稳定期2组血清PCT含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Z=-0.382,P=0.703)。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PCT水平升高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
- 常春姚婉贞陈亚红刘振英张晓伟
-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急性加重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AECOPD)主要由下呼吸道感染引起,本文旨在探讨降钙素原(PCT)这一反映细菌感染的特异指标在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我们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 45例AECOPD患者(A组)和...
- 常春姚婉贞陈亚红刘振英张晓伟
- 文献传递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脓毒血症31例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 2008年
-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脓毒血症患者的高危因素、预后及细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细菌室分离的、血培养阳性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组为产ESBLs菌脓毒血症患者,对照组为非产ESBLs菌脓毒血症患者。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预后及细菌耐药性。结果(1)共分离出产ESBLs菌大肠埃希菌265株(265/748,35.4%),肺炎克雷白杆菌56株(56/266,21.1%);病例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11~82岁,平均(54±20)岁;对照组16例,男5例,女11例,年龄7d至84岁,平均(54±20)岁。(2)两组患者感染灶均来源于呼吸道、腹腔及生殖道等,在体温、热型、呼吸频率、心率、有无休克、白细胞数、Pitt菌血症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在危险因素方面,两组患者在分离到病原菌前的住院时间、住重症监护室的天数、机械通气例数、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应用深静脉导管、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制酸剂、全胃肠外营养、贫血、低蛋白血症及使用导尿管及胃管、手术、既往住院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离到病原菌前14d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例数,病例组9例(9/11),对照组3例(3/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3,P〈0.05)。(4)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发生率高,包括哌拉西林(9例和5例,)(X2=7.013,P〈0.01)、头孢吡肟(7例和0例,X2=7.467,P〈0.01)、头孢他啶(9例和1例,X2=11.317,P〈0.01)、头孢哌酮/舒巴坦(11例和2例,X2=11.780,P〈0.01)、左氧氟沙星�
- 陈亚红姚婉贞伍蕊周庆涛刘振英张晓伟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Β内酰胺酶类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化
- 目的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变化。方法收集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和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细菌室分离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产ESBL及耐药情况进...
- 陈亚红姚婉贞周庆涛刘振英张晓伟
- 文献传递
- 利奈唑胺对临床分离阳性球菌的体外敏感性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对比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及其他几种常用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按照NCCLS(CLSI)2007纸片扩散法操作标准测定利奈唑胺与其他几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本院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例较高(79.1%),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达到1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比例较MRSA高(88.9%),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活性相当,敏感率均为100%。利奈唑胺对粪肠球菌的活性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相当,对屎肠球菌的活性优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100%,80.4%,78.1%),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PRSP)也表现了优越的抗菌活性。结论:对于MRSA、MRCNS、PRSP、粪肠球菌,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活性相当,均为100%的敏感率;对屎肠球菌的抗菌活性优于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是治疗多药耐药阳性球菌感染的新型药物。
- 肖秀美刘振英张晓伟张捷
- 关键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阳性球菌多药耐药敏感性体外
- 中国崇礼某大型雪场大众滑雪者损伤情况分析被引量:16
- 2021年
- 目的:对中国崇礼某大型雪场滑雪人群的损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测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背景下快速增长的滑雪损伤救治医疗需求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雪季和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雪季在崇礼某大型雪场医疗站就诊的所有受伤滑雪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个雪季滑雪人数、受伤人数、受伤原因、损伤类型和受伤部位等情况。结果:两个雪季共发生753例损伤,每1000例滑雪者平均日损伤分别为4.53例和4.46例。两个雪季11月份的每1000例滑雪者平均日损伤例数均比较低,分别为2.20例和1.38例,而不同月份受伤率差异可能与降雪关系不大,更有可能与客流量多少相关。两个雪季的所有受伤者中,男性占比均高于女性。21~30岁的受伤滑雪者占比最大,达到了36.8%。受伤原因以摔伤(76.6%)为主,受伤概率最高的部位是头颈部(17.9%),其次为膝关节(17.4%)和手腕手指(13.3%)。损伤类型以挫伤及外伤(29.5%)、关节和(或)韧带损伤(22.2%)最为常见。所有受伤者中,儿童(2~12岁)占比12.7%。大于50岁的受伤患者的中重度损伤(包括骨折、脑震荡等)率为34.8%。结论:雪场应重点关注儿童和老年滑雪者的受伤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救援工作;为更好地保障滑雪人群医疗安全,雪场医疗站和附近救治医院应配备相应数量的医疗人员和设备,雪场应进一步完善其安全管理和救护体系。
- 杨渝平马骁陈拿云蒋艳芳张晓伟丁中伟敖英芳
- 关键词:滑雪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2000—2005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的变化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2003-2005年与2000—2002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及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收集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细菌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3—2005年间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26.5%(160/604),2000—2002年间耐药率为34.4%(175/508,与2003—2005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痰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在2003—2005年与2000—2002年均占较大比例,分别为75.0%(120/160)和69.1%(121/175),其次为尿液(分别为6.9%和11.4%)和伤口分泌物(5.0%和4.0%)。2003—2005年与2000—2002年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和氨基苷类均耐药。但2003—2005年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较2000—2002年显著下降(P<0.01)。结论碳青霉烯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2003—2005年较2000—2002年下降,并且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下降,进一步提醒临床医师合理直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 陈亚红姚婉贞刘振英张晓伟赵鸣武
-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性
- 冬奥会雪场医疗站和近地医疗保障医院在滑雪运动伤救治体系中的作用被引量:20
- 2021年
- 目的:对中国崇礼万龙滑雪场的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救治滑雪受伤者的情况和流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建立和优化冬奥会雪场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之间的救治流程提供依据,为群众滑雪运动的医疗保障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崇礼万龙雪场医疗站2018-2019雪季(2018年11月—2019年4月)和最近救治医院的两个时间段(2019年3月和2019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所有崇礼区滑雪受伤者的资料,分析受伤者不同的受伤原因、损伤类型和受伤部位等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万龙雪场医疗站共记录滑雪损伤者755例,日损伤发生率为2.02‰,最近救治医院共救治838例来自崇礼不同雪场的滑雪受伤者。雪场医疗站的记录中,受伤原因以技术缺陷与失误(53.6%)为主,膝关节受伤比例最高(18.7%),其次为头颈部(12.9%)和下肢(11.9%),中级道上受伤人数最多(40.0%),参加滑雪运动的年限小于5年者最多(81.2%)。救治医院的记录中,损伤类型以骨折或裂隙性骨折、挫伤+外伤、肌肉软组织损伤占据前三位,分别占30.5%、27.4%和21.2%。9.6%的受伤者由雪场救护车转运至医院,其中50%的受伤者为骨折或裂隙性骨折。结论:2018-2019雪季崇礼万龙雪场的滑雪受伤率高于国外文献报道,严重创伤也时有发生(包括严重骨折和脑震荡等),需要转运到最近的救治医院治疗。雪场医疗站和最近救治医院都应加强建设,配备足够的医疗人员和设备,并且在重伤患者的及时转诊、滑雪巡逻队的组织建设和大型赛事的医疗保障等方面加强协同工作,以便在形成我国滑雪运动医疗保障与救治体系基层网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杨渝平马骁陈拿云蒋艳芳张晓伟丁中伟刘涛敖英芳
- 关键词:滑雪急救医疗服务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 对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原体进行调查、分析影响细菌分布的因素。选择AECOPD患者共68例,在开始治疗前进行痰细菌定量培养。以痰中下呼吸道潜在致病菌(PPM)浓度≥106 CFU/ml(肺炎链...
- 常春姚婉贞陈亚红刘振英张晓伟
- 文献传递
-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4
- 2006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这一反映细菌感染的特异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an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发光法测定45例COPD加重期患者(A组)和25例COPD稳定期患者(B组)的血清PCT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以痰中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浓度≥10^7cfu/mL作为AECOPD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将A组患者分为有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组(A1组)和无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组(A2组)。结果:A组患者中,有21例(46.7%,21/45)痰培养出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细菌载量为3.8×10^7(四分位数间距:4.15×10^6,6.4×10^7)cfu/mL。B组患者中,有5例(20%,5/25)痰培养出下呼吸道潜在病原菌,细菌载量为3.5×10^6(四分位数间距:2.4×10^6,7×10^6)cfu/mL。稳定期痰培养阳性率低于加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P=0.027),细菌载量亦低于加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4)。A1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A2组[0.24(四分位数间距:0.17,0.28)μg/L比0.125(四分位数间距:0.10,0.18)μg/L,Z=-3.531,P=0.000]和B组[0.24(四分位数间距:0.17,0.28)μg/L比0.12(四分位数间距:0.10,0.145)μg/L,Z=-4.452,P=0.000]。A2组和B组患者血清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0,P=0.193)。血清PCT预测AE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0.822(95%CI0.690~0.954,P〈0.01)。根据ROC曲线选取最佳截断点为0.155μg/L,预测AE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灵敏度是93.3%,特异度是60.0%,阳性预测值是53.8%,阴性预测值是94.7%。结论:血清PCT可作为判断AECOPD患者存在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辅助检查指标�
- 常春姚婉贞陈亚红刘振英张晓伟
- 关键词:降钙素肺疾病慢性阻塞性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