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联合端端吻合术治疗再次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及端端吻合术治疗再次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再次输卵管壶腹部或峡部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部分切除及端端吻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物清除术(包括开窗术及切开取胚缝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情况、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子宫输卵管造影)及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4.5±5.3)d,长于对照组的(53.5±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25.6±5.2)ml及术后住院时间为(4.0±2.9)d,与对照组的(30.1±4.8)ml、(4.0±3.7)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d和术后2周的血HCG下降为(82.5±5.4)、(91.2±2.7) mIU/ml,高于对照组的(65.5±4.8)、(98.4±1.6) m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输卵管部分切除及端端吻合术治疗再次输卵管妊娠,可降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提高术后再次宫内妊娠率,而降低因辅助生殖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蒋小兰康佳丽张晓燕唐蔚陈燕妹龚艳媚
- 关键词:腹腔镜持续性异位妊娠
- 子宫内膜异位症PGE2水平与异位内膜VEGF、bFGF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和正常患者血液和腹腔液中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表达情况及其EMs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0例EMs患者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和腹腔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ABC–ELISA)检测PGE2,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SP)免疫组化法检测腹腔液中PGE2、VEGF、b FGF,对所测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GE2、VEGF、b FGF高表达在EMs患者腹腔液中非常明显,与正常子宫内膜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和腹腔液中PGE2、VEGF、b FGF的高表达可能在EM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陈燕妹康佳丽张晓燕藏宁郭文英史文丽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前列腺素E2
-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基因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
- 刘朝晖陈劲龙梁志科叶惠芬王汉平左斌杨银梅张晓燕谭锦文
- 该研究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基因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经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咨询,证实国内外未见有相同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临床上尚无可实际应用于临床工作的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
- 关键词: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 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细菌分布与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分离的1 938株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按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主要菌群有铜绿假单胞菌(36.4%),肺炎克雷伯菌(17.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1.4%)、大肠埃希菌(8.3%)、鲍曼不动杆菌(8.3%)、流感嗜血杆菌(6.7%)为常见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派拉西林、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是37.2%、30.2%、18.5%和17.2%,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派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是100%、96.3%、86.7%、33.4%、29.3%,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派啦西林、头孢他啶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中,最常见为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药敏结果表明革兰阴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应加强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监测。
- 张晓燕刘朝晖杨银梅叶惠芬陈惠玲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
-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快速检测下呼吸道致病性细菌的实验研究
- 2008年
- 目的运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检测5种下呼吸道致病性细菌,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下呼吸道致病性细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以下呼吸道致病性细菌16S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通用引物,并在引物前加上40-bpGC,特异性扩增该基因的保守区和可变区,运用DH—PLC技术对PCR产物进行分析。选取50株临床分离菌株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通用引物可特异性扩增细菌16SrRNA,PCR产物经DHPLC分析后每种细菌均能得到特征性的洗脱峰。DHPLC检测临床分离菌株结果显示,与常规培养方法的符合率为100%。结论DHPLC技术具有准确、简便、快捷和高通量等特点,在临床检测下呼吸道致病性细菌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张晓燕刘朝晖梁志科王汉平叶惠芬杨银梅谢健晋
- 关键词: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基因聚合酶链反应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