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洁
-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1个基因检测评分在乳腺癌复发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8月科室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0例,入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组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1基因(包括:16个乳腺癌相关基因及5个参考基因)表达,计算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根据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6例)、中危组(n=30例)和高危组(n=34例),分析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病理的关系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结果表明: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级、P53、TOPIIa、EGFR、CK5/6及手术方式的关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Ki67、PR阳性率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与乳腺癌患者肿瘤直径、ki67、PR阳性率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用于乳腺癌患者中效果理想,其影响因素较多,加强21基因检测复发评分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安丽颖王鹏冯瑞刚李小静卜烨张晨洁李凯敏
- 关键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1基因检测在ER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21基因检测在ER阳性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该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90例女性患者,患者在术后的病理检测中为ER阳性、淋巴结阴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技术检测21基因。结果对乳腺癌患者在进行21基因检测复发风险评分后,将90例患者换分为低风险63例,中、高风险27例。TNM分期、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阳性指数、ER阳性指数与21基因检测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21基因检测前,初步确定37例患者适用于辅助内分泌治疗(HT)方案,其中低风险患者为34例,中高风险患者为3例。53例患者适用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CHT)方案,其中低风险患者为29例,中高风险患者为24例,而在进行21及基因检测后,期辅助化疗决策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其中72例患者采用HT方案来进行治疗,其中35例患者从CHT方案更改为HT方案,低风险患者为26例,中高风险患者为9例。而行CHT方案的患者为18例,其中低风险患者为3例,中高风险患者为15例。在此期间无增加其他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在进行21基因检测前、后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ER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21基因进行检测,其复发风险评分能够避免对不同风险患者术后过度辅助化疗以此减少患者自身化疗后的副作用。
- 卜烨陈园安丽颖张晨洁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辅助化疗
- 血液灌流联合CRRT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分析及其中医疗法介绍
- 2014年
-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CRRT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血液灌流联合CRRT抢救的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30例采用CRRT抢救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3名患者死亡,病死率10.0%,抢救成功率90.0%;对照组中有7名患者死亡,病死率23.33%,抢救成功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CRRT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张晨洁
- 关键词:血液灌流CRRT重度有机磷中毒
- 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对MHD患者体脂成分及营养状态的影响分析
- 2022年
- 目的调查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对MHD患者体脂成分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入选参与调查患者共70例(其中分为优质组35例,一般组35例),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优质组与一般组,优质组较一般组需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同时进行递增式抗阻训练。结果经24周透析中递增式抗组运动训练后,优质组相较于一般组握力及瘦肉组织指数增加,脂肪组织质量、脂肪组织指数均下降。结论透析中递增式抗阻运动会增加握力及瘦肉组织指数,降低脂肪组织质量、脂肪组织指数。
- 张晨洁郝敬宇张红梅张亚媛韩厦
- 关键词:血液透析体脂分布血红蛋白抗阻运动
-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中医病机及血液灌流联合口服活性炭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口服活性炭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诊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联合口服活性炭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昏迷清醒时间、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阿托品用药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口服活性炭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昏迷清醒时间、住院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恢复时间,减少阿托品用药剂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张晨洁
- 关键词:血液灌流活性炭有机磷农药中毒
- 补中益气丸联合盐酸米多君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观察
- 张晨洁胡彩会卜烨
- 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自行研制了一种简便易行、见效快、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补中益气丸联合盐酸米多君防治血液透析中低血压”。该研究结合了中西医在治疗低血压方面的优点,扬长弊端,研究结果显示,经补中益气丸联合盐酸米多君...
- 关键词:
- 关键词:低血压补中益气丸盐酸米多君血液透析
- 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成人乙状结肠冗长症26例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成人乙状结肠冗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6例成人乙状结肠冗长症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肠功能于术后1-2天恢复,切口甲级愈合,住院7-9天出院,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6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期间7例患者出现过腹泻症状,均于3周内痊愈,其余患者排便良好(1-2次/天),无便秘发生,无肠梗阻等远期并发症。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手术进行乙状结肠切除具有伤害小、风险低、术后恢复快、疗效显著的特点,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 王毅卜烨张晨洁
- 关键词:乙状结肠冗长症腹腔镜乙状结肠切除术
- 超低位直肠癌联合使用多把吻合器的临床安全性比较及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联合使用多把吻合器进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选择我院直肠癌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组间性别、年龄、病情及伴随疾病等情况无明显差异,对照组行传统术式(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实验组中11例采用了二吻合器法实施了保肛手术,9例采用了三吻合器法实施了保肛手术,所有手术病人保证其手术切缘阴性。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并发症及病理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80±0.11)h,与对照组(5.43±0.13)h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手术时间=2.22,P=0.03);实验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95±0.16)d与对照组(10.50±0.40)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胃肠恢复时间=3.22,P=0.00);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0.20±0.12)d、患者下床活动时间(3.33±0.12)d以及术后体重(58.70±2.02)kg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10.50±0.40)d、患者下床活动时间(3.40±0.14)d以及术后体重(61.00±2.02)kg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t住院时间=0.62,P=0.5;t下床时间=0.41,P=0.69;t体重=0.81,P=0.42);多吻合器手术时间比传统手术时间长,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也比传统手术恢复晚。两组患者随访2年,两组中死亡病例均因其他系统疾病而导致,均无肿瘤复发病例,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11个月,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无显著。结论对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确保切缘阴性的二或三吻合器法是安全可靠的,且具有直肠系膜切除完整,吻合可靠等优点,充分提高了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的成功率,同时避免了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的尴尬局面,与传统手术相比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患者生存质量。
- 卜烨张晨洁王毅
-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百令胶囊改善大鼠肾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被引量:10
- 2017年
- 背景:百令胶囊的主成分是虫草酸,主要功效为免疫调节、改善血脂和保护肾脏等。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潜能更强的干细胞,但是目前其对肾损伤后的修复及改善尚缺乏研究。目的:观察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百令胶囊对肾病综合征大鼠大鼠肾功能及凝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并制备其细胞悬液并进行CM-Dil标记。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余40只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均分为4组,模型组不作处理,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连续3 d尾部静脉注射干细胞、百令胶囊组连续12周灌胃百令胶囊,联合组连续3 d尾静脉注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同时连续12周灌胃百令胶囊。实验12周时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凝血指标、24 h尿蛋白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及分布;TUNEL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结论:(1)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百令胶囊组血肌酐和尿素氮、24 h尿蛋白水平高于联合组,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的血液高凝状态有所缓解,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凝血指标低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百令胶囊组(P<0.05);(2)模型组的肾脏病理没有改善甚至恶化,联合组的病理改善情况优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百令胶囊组;(3)荧光显微镜观测CM-Dil标记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组多于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4)模型组凋亡细胞面积最大,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组、百令胶囊组可见细胞凋亡,联合组细胞凋亡面积较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提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百令胶囊能够改善肾病综合征大鼠的肾功能及血液高凝状态,减少蛋白尿程度,改善组织病理�
- 郭志伯张晨洁马李娜高大维周芳李娜娜周俊雪张娜
- 关键词:干细胞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百令胶囊肾功能高凝状态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人工虫草多糖改善肾病综合征的高凝血状态及肾功能被引量:2
- 2016年
- 背景:临床上常将人工虫草多糖作为肾病综合征的辅助药。采用阿霉素建立SD大鼠肾病综合征模型是经典的实验性肾病综合征模型之一,该模型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均类似于人类微小病变肾病。目的:观察人工虫草多糖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联合应用对肾病综合征大鼠肾功能及凝血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备细胞悬液,并对悬液进行PKH26标记。50只SD大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余40只SD大鼠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模型组不作处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尾部静脉注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连续3 d;人工虫草多糖组灌胃人工虫草多糖连续12周;联合组连续3 d尾静脉注射干细胞,同时灌胃人工虫草多糖连续12周。实验12周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血脂指标、肌酐、尿素氮及凝血指标变化;光镜下观察双肾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显微镜观测PKH26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及分布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Hp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1)检测指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人工虫草多糖组及联合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肌酐、尿素氮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联合组各项指标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及人工虫草多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血液高凝状态: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人工虫草多糖组大鼠的血液高凝状态较模型组明显缓解,联合组进一步缓解(P<0.05);(3)双肾组织病理变化:联合组的双肾组织病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和人工虫草多糖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组和人工虫草多糖组较模型组稍有改善,但不及联合组;(4)荧光显微镜观测PKH26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
- 郭志伯张晨洁马李娜高大维宋聚星李小静
- 关键词: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凝血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