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泉

作品数:108 被引量:250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0篇建筑科学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5篇空调
  • 13篇暖通
  • 13篇热管
  • 11篇建筑
  • 10篇通风
  • 9篇制冷
  • 9篇相变储能
  • 9篇节能
  • 8篇数据中心
  • 8篇暖通CAD
  • 8篇热泵
  • 8篇空调系统
  • 7篇热源
  • 7篇自然通风
  • 5篇能耗
  • 5篇围护结构
  • 5篇相变材料
  • 5篇储能式
  • 4篇地源
  • 4篇地源热泵

机构

  • 108篇湖南大学
  • 10篇长沙麦融高科...
  • 5篇湖南工程学院
  • 4篇中南大学
  • 3篇香江科技股份...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移动通信...
  • 2篇长沙麦融高科...
  • 2篇香港华艺设计...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上海市建筑科...
  • 1篇法国国家科研...
  • 1篇中机国际工程...
  • 1篇湖南一德正通...
  • 1篇深圳市建安(...
  • 1篇湖南省交通规...

作者

  • 108篇张泉
  • 34篇张国强
  • 16篇曾丽萍
  • 11篇周晋
  • 11篇陈在康
  • 10篇孙小琴
  • 10篇廖曙光
  • 10篇凌丽
  • 8篇陈晓明
  • 7篇彭建国
  • 7篇王加强
  • 6篇周军莉
  • 6篇马小威
  • 5篇邹俐辉
  • 5篇吴加胜
  • 5篇徐峰
  • 4篇解明镜
  • 4篇陈友明
  • 4篇罗新波
  • 4篇陈晓明

传媒

  • 13篇湖南大学学报...
  • 9篇暖通空调
  • 9篇建筑热能通风...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企业技术开发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低温与超导
  • 2篇国际学术动态
  • 2篇Journa...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2篇公路工程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洁净与空调技...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节能
  • 1篇计算机与现代...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2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站用相变储能机组年节电量优化
2017年
建立了相变储能机组的稳态传热数学模型,根据机组进口空气温度计算出口空气温度及进、出口水温,对计算结果与焓差实验台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蓄冷工况时,机组水侧和空气侧进出口温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3%与7.27%;放冷工况时,相对误差分别为5.23%与8.00%。利用遗传算法,以年节电量为目标函数,针对特定基站的建筑结构、室内散热量及空调特性,以风机风量、水泵流量及相变温度为优化变量,对我国5个气候区域的典型城市(沈阳、郑州、长沙、昆明和广州)的通信基站的运行性能进行了优化,优化后上述城市的年节电量分别增加了8.9%,8.3%,8.2%,7.9%,8.2%。
李炎桐张泉陈晓明廖曙光
关键词:通信基站相变储能数学模型遗传算法
小型相变蓄冷空调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研制了一种小型相变蓄冷空调,并以R22为制冷工质,测试了机组温度、压力和输入功率,研究了常规空调工况以及空调蓄冷工况在不同制冷剂充注量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充注量由1 000 g增加到2 200 g,机组在常规空调工况下的吸排气压力均逐渐升高,而在空调蓄冷工况下的吸排气压力均先降低后升高。同时,常规空调工况的制冷量和COPa以及空调蓄冷工况的平均蓄冷速率和COPs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充注量为1 600g时,常规空调工况下的制冷量和COPa达到最大,而空调蓄冷工况下平均蓄冷速率和COPs的最佳充注量为1 200 g。充注量由1 200 g增加到1 600 g时,常规空调工况的制冷量和COPa分别提高了4.9%和4.1%,而空调蓄冷工况的平均蓄冷速率和COPs分别降低了1.7%和3.2%。
吴东波张泉陈晓明廖曙光沙正勇
关键词:充注量制冷量性能系数
建筑区域风环境的模拟仿真技术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计算机模拟仿真是建筑小区的风环境优化设计的重要工具。文章针对建筑小区风环境的模拟过程的建模复杂、网格划分困难、计算区域大、边界条件复杂及后处理麻烦等问题,分析了模拟仿真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并给出了实际应用实例。
唐武凌云张泉
关键词:模拟仿真风环境建筑小区
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及填料热物性参数评估被引量:3
2017年
岩土及填料的热物性参数可直接影响地埋管换热器的性能设计.针对现场热响应测试中填料热物性参数需要预先测量,而无法通过计算直接评估的难题,在无限长线热源模型及管壁热阻修正复合介质线热源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岩土及填料的热物性参数同时进行评估,并结合热响应测试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钻孔热阻、岩土导热系数和填料导热系数的评估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47%,1.42%和4.93%.2种模型计算所得流体平均温度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50 5℃和0.172℃.研究结果对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泉马小威张林锋
关键词:遗传算法
单元式水冷多联热管空调系统有限时间热力学分析与能效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带来变革的同时,数据中心的迅速扩张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降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能耗,已成为节能减排的迫切要求.利用热管技术进行自然冷却和冷水主机水冷方式是降低这一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根据数据中心负荷的特点,以湖南常德某数据中心(111°39'E,29°00'N)的72台背板热管空调为对象,利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对该数据中心应用的单元式水冷多联热管系统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全年能耗计算的评价方法.该分析方法提高了传统的评价方法的精度,可以为热管技术在数据中心的推广与能效分析提供参考.
陈飞虎廖曙光柴宁张泉
关键词:有限时间热力学全年能耗
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数据机房节能潜力分析
2019年
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被提出用于冷却数据机房,该系统综合了自然冷却技术和变频技术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制冷系统的能耗。为了探索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相对于传统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首先,建立了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的传热模型并且利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得知其相对误差在±10%以内;其次,通过建立的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的能耗模型确定了系统的最佳送风温度设定值和供水温度设定值,其值分别是24?C和15?C;最后,对比分析冷却系统#1~#3的全年运行能耗,获得了水冷多联分离式热管系统(#3)相对于是否利用湖水源的传统空调系统(#2与#1)的节能率,其节能率分别为11.3%和68.8%。
凌丽张泉廖曙光
关键词:分离式热管数据机房自然冷却节能率
基于遗传算法的单U地源热泵钻孔内热阻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基于地源热泵单U地埋管二维换热模型,以钻孔内的换热热阻为目标函数,以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两埋管间距及管内水流速等参数为优化变量,利用添加了精英保留及迁移优化的遗传算法,对各参数同时变化时进行了目标函数优化,并分析了各参数对热阻性能影响,当回填材料导热系数、两埋管间距及流速均为最大值时,其对应的钻孔内换热热阻达到最小.研究结果对优化地埋侧换热器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张泉杜亚星张林峰周明卫
关键词:地源热泵遗传算法
室内人体移动过程对热舒适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结合动网格技术和刚体运动学理论,对室内人体移动进行了动态模拟,得到了人体移动过程中不同时刻室内流场分布.分析了移动过程中的平均温度、平均速度、温度和速度不均匀性指标,并预测了有效吹风温度(TEDT)、空气分布特性指标(ADPI)和吹风感的不满意率指标(PD),比较了不同人体移动速度对以上指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人体移动对室内气流分布和热舒适有短期影响,能提高室内风速的扰动,造成吹风感.
张泉袁昊张国强邓天福
关键词:空气质量气流分布热舒适热环境
丘陵地形特征与传统民居形式对自然通风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采用现场测试和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步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丘陵地形和建筑形式与构造对湖南北部地区的某传统民居的自然通风效果的影响.根据现场测绘建筑形式和丘陵地形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以测试的冬、夏气象参数、夏季壁面温度、冬季采暖热源作为边界条件,模拟结果表明,地形特征及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形式和建筑构造对建筑自然通风影响较大,且模拟结果与建筑内外的11个测点的风速测试结果比较吻合.因此,丘陵地区的复杂边界条件下,CFD分步模拟法可用于居住建筑的模拟设计,以改善其夏季自然通风并减少冬季冷风渗透.
张泉王科郑娟解明镜张国强
关键词:自然通风CFD模拟传统民居
热源塔耦合热泵制热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源塔耦合热泵制热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本控制方法为:在系统动态运行条件下,中央控制单元通过分析热源塔水溶液比重值大小,分析热源塔进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与热源塔进风口空气露点温度值大小关系,分析热源塔进风...
张国强吴加胜张泉周晋郭永辉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