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炎华

作品数:31 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5篇病毒
  • 20篇流感
  • 11篇流感病毒
  • 8篇禽流感
  • 6篇新型冠状病毒
  • 6篇血凝
  • 6篇血凝素
  • 6篇禽流感病
  • 6篇禽流感病毒
  • 6篇基因特征
  • 6篇冠状
  • 6篇冠状病毒
  • 5篇甲型
  • 5篇病毒分离
  • 4篇全基因
  • 4篇甲型H1N1...
  • 3篇人兽
  • 3篇人兽共患
  • 3篇人兽共患病
  • 3篇全基因组

机构

  • 30篇福建省疾病预...
  • 1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三明市疾病预...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0篇张炎华
  • 26篇翁育伟
  • 20篇郑奎城
  • 18篇谢剑锋
  • 13篇陈宏彬
  • 10篇修文琼
  • 9篇黄萌
  • 9篇赵琳
  • 8篇朱颖
  • 8篇林琦
  • 6篇陈炜
  • 6篇吴冰珊
  • 6篇严延生
  • 5篇杨式芹
  • 5篇何文祥
  • 4篇王金章
  • 3篇沈晓娜
  • 2篇张拥军
  • 2篇骆婧
  • 2篇王美爱

传媒

  • 16篇中国人兽共患...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4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胚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鸡胚法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征,为监测实验室开展常规病毒分离和疫苗制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经核酸检测阳性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呼吸道标本接种SPF鸡胚,应用红血球凝集试验判定分离结果并测定病毒滴度,以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毒株型别。结果对2009-2012年采集的335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进行鸡胚病毒分离,平均分离率为87.76%。在鸡胚传代第1代,病毒分离阳性率为6.8%,第2代阳性率为64.29%,第3代则达到96.26%。但病毒在鸡胚中的复制效率不高,血凝滴度普遍较低,73.13%的分离物血凝滴度低于1∶16,48.64%的分离物血凝滴度低于1∶4。结论鸡胚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敏感,可用于病毒分离,持续传代有利于提高病毒分离阳性率,但病毒培养物的血凝滴度普遍较低。
杨式芹翁育伟郑奎城谢剑锋沈晓娜黄萌张炎华严延生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病毒分离鸡胚血凝试验
2018-2019年福建省禽类外环境H5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2018-2019年福建省禽类外环境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和遗传进化特点,为禽流感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福建省禽类外环境H5亚型单阳性标本进行复核,筛选出Ct值小于30的标本,对HA和NA基因进行靶向扩增和二代测序,从NCBI和GISAID数据库下载参考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别对HA和NA基因进行分子突变位点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完成12株H5亚型HA和NA全基因测序。序列比对结果显示,HA基因最高一致性在98.59%~99.89%,NA基因最高一致性在98.19%~99.8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HA基因归属于Clade 2.3.4.4h分支,NA基因归属于欧亚谱系H5N6和H6N6分支。12株毒株的裂解位点均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受体结合位点为禽源受体,但S123P、S133A、I151T、T156A突变可增强病毒与人源受体的亲和力。HA基因糖基化位点分析显示,常见154位糖基化位点缺失,在124位(-NHTS)新增潜在糖基化位点。结论2018-2019年福建省禽类外环境中存在Clade 2.3.4.4h进化分支H5N6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并且N6基因在进化上具有多样性,提示基因进化重组的可能,需加强对病毒分子进化的持续监测。
吴晶晶陈宏彬林琦张炎华鄢育青翁育伟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遗传进化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扩增与测序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为了解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特征从而更有效地防控疫情,需建立获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扩增和测序方法。方法采用鸡胚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提取标本和毒株病毒RNA,自行设计引物,通过一步法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片段,纯化PCR产物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拼接各节段序列并初步分析其特征。结果本研究中的引物能特异地扩增各基因的目的片段,通过序列拼接可以获得H7N9禽流感全基因组序列。经分析8个节段序列与近期国内流行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序列高度同源。结论该方法能有效地获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可为进一步分析其基因特征奠定基础。
谢剑锋赵琳张炎华翁育伟陈炜王金章何文祥吴冰珊黄萌黄枝妙朱颖郑奎城严延生
关键词:全基因组
2019年福州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毒病原谱调查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福州市三家不同类型医院的ARI病例信息并采集呼吸道标本,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标本进行腺病毒(adenovirus, AdV)、博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的检测,采用实时定量荧光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RT-PCR)对标本进行甲型、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B, IFV-A/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副流感病毒1~4型(parainfluenza virus 1~4,PIV-1~4)、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229E/OC43/HKU1/NL63、鼻病毒(rhinovirus,RV)的检测,应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ARI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726例ARI病例的316例(43.53%)标本中检出病毒,其中40例为双重感染,9例为三重感染,不同年龄组的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出的主要病毒病原体为IFV(12.40%),其次为Adv(10.61%)、RV(8.82%)、RSV(5.51%)等。AdV在男性ARI病例中的感染更为常见,IFV-B、PIV、RSV、RV、AdV在儿童中的检出率更高,IFV、RSV、RV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结论福州市ARI病例的主要病毒病原包括IFV、AdV、RV、RSV等,不同病毒检出率存在年龄和季节分布差异。
林思娴游丽斌张炎华朱颖朱颖翁育伟郑奎城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流行病学
福建省1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全基因组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1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变异情况,为临床治疗与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DCK细胞分离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分离的毒株经全基因组测序后分析其抗原性、致病性和耐药性等特征。结果从该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得到1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FujianGulou/SWL64/2016(H1N1),其8个节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A/California/07/2009(H1N1)疫苗株的相似性分别为96.9%~98.9%和96.7%~99.5%。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A蛋白共有18个位点发生突变,其中K163Q、S185T、S203T和D222N变异涉及到3个不同的抗原位点,提示病毒发生抗原漂移;与受体结合位点相关的D222N突变还提示病毒感染下呼吸道的能力增强。耐药性分析显示该病毒对金刚烷胺耐药,对达菲仍然敏感。结论本次研究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抗原漂移现象,且具备引发重症肺炎的分子特征,应进一步加强监测,为疫情防控奠定基础。
张炎华翁育伟张建明修文琼陈宏彬赵琳何文祥朱颖谢剑锋郑奎城
关键词:不明原因肺炎甲型H1N1流感
一株达菲耐药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全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分析1株甲型H1N1流感达菲耐药病毒株的全基因特征,为指导流感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鸡胚进行病毒分离,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扩增其全基因组8个基因片段,测定核苷酸序列,利用生物信息软件拼接全基因组序列,绘制基因进化树并分析重要基因位点变异情况。结果 A/Fuzhou/SWL11609/2013(H1N1)流感毒株的8个节段基因均处于2013-2014年度进化簇中,且与A/California/07/2009(H1N1)疫苗株高度同源,8个基因同源性均在97.4%以上;其HA和NA基因与A/Hubei-Wuchang/SWL1322/2013(H1N1)达菲耐药株同源性最高,分别为100.0%和99.6%;初步判断该毒株未发生重配现象,其重要致病性基因位点未发生变异;NA基因中具有H275Y典型达菲耐药位点特征,缺失一个糖基化位点(N386K),降低了基因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在V241I和N369K的作用下降低了病毒的适应性。结论本次研究的甲型H1N1流感达菲耐药病毒株表现为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特征,但具备较好的人传人能力,需进一步加强监测,谨防耐药株的广泛流行。
谢剑锋张炎华赵琳修文琼陈宏彬翁育伟郑奎城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
2014-2016年福建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了解2014—2016年福建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特征及其变异情况。方法随机选取44株病毒,对病毒的HA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在线分析网站对序列进行拼接、校对、相似性与差异性比较以及基因进化树构建等基因特征分析。结果44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HA基因核苷酸相似性在97.3%-100.0%之间,2014年、2015年与2016年流行株与对应疫苗株之间的平均基因差异分别为0.012、0.008和0.009。2014年流行株的基因型为3C.3a,与疫苗株3C.1不同,2015年与2016年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基因型相同,但其抗原表位、受体结合位点和糖基化位点发生了变异。结论2014-2016年福建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逐年发生变异,显示出逃避疫苗免疫作用的能力,应加强流感监测,以及时发现变异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张炎华陈宏彬赵琳修文琼谢剑锋翁育伟郑奎城
关键词: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
福建省2021年3月—2022年2月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及复阳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福建省2021年3月—2022年2月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与复阳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收集福建省2020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信息,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获取本土暴发疫情中的个案传播关系。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Delta变异株感染者的三间分布特征和潜伏期,运用R软件的“R0”、“EpiEstim”包拟合暴发疫情中感染者的代间隔(SI)并估算实时再生数(Rt);分析复阳的发生率及其核酸检测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复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在福建省的流行时间大致为2021年3月—2022年2月,呈持续散在输入和本土局部暴发态势。输入性感染者以海员及长途驾驶员(28.99%)、学生(15.94%)以及商业服务人员(14.49%)为主,由厦门入境的感染者最多,主要来自东南亚和日本、美国、英国等地;本土疫情主要发生在莆田和厦门的学校和工厂,传播速度快,实时再生数(Rt)的最大值达7.35,代间隔(SI)服从Gamma分布,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2.28和2.06,中位潜伏期为6.50 d。复阳发生率为37.98%,本土感染者发生复阳的风险是输入性感染者的2.68倍(95%CI=1.45~4.95),病程为15~30 d的感染者发生复阳的风险是病程为45 d以上感染者的4.12倍(95%CI:1.18~14.34)。结论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在福建省的流行时间大致为2021年3月—2022年2月,呈持续散在输入和本土局部暴发态势,输入性疫情防控压力较大,但暴发疫情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Delta变异株感染者复阳发生率为37.98%,病程可能是复阳的影响因素。
张炎华叶雯婧欧剑鸣谢剑锋林琦黄枝妙翁育伟郑奎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
新型冠状病毒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征,为病毒的分离培养、抗病毒药物研究以及疫苗研制等工作提供基础。方法将2019-nCoV做半对数系列稀释,测定病毒的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 50);以1.74×10^-4 TCID 50/cell的病毒量感染Vero-E6细胞,在病毒吸附后第0~6 d分别收集病毒培养上清,测定上清中病毒感染滴度和病毒核酸拷贝数;测定病毒储存液冻融/非冻融、不同细胞悬液浓度、病毒吸附后洗涤/不洗涤等不同实验条件下的TCID 50。结果2019-nCoV感染Vero-E6细胞后,48 h内培养上清中的病毒TCID 50和病毒核酸拷贝数到达或接近峰值,平均复制周期约为3.29 h;48 h后上清中病毒核酸拷贝数维持在较高水平但病毒感染滴度逐渐下降。病毒储存液的冻融、细胞浓度以及病毒吸附后洗涤等培养条件可轻微影响病毒TCID 50。结论2019-nCoV感染Vero-E6细胞在早期增殖迅速,感染后期病毒感染滴度逐渐下降,但病毒核酸拷贝数在上清中维持在较高水平。
张炎华何文祥朱颖陈炜吴冰珊修文琼陈宏彬俞婷婷鄢育青吴晶晶袁平张小鸿骆婧翁育伟郑奎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VERO-E6细胞体外
2010-2012年福建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福建省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血凝素HA1基因进行分析,了解2010-2012年福建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基因特征和变异规律。方法随机选择28株毒株,提取病毒RNA,采用RT-PCR扩增目的片段,纯化PCR产物后进行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4.0等生物信患学软件进行核苷酸整理、拼接、校对、差异性比较以及基因进化树构建等分析研究。结果28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HAl区核苷酸同源性在96.4%~100%之间。基因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其进化规律都是沿着树枝主干随着时闻推移向,上延伸,序列的差异和年代成正比。2010—2012年间HAl区共出现43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化,其中有10个氨基酸位点变异累计涉及4个抗原决定簇,2个变异位点发生在受体结合位点(RBS)及其附近,应予高度重视。结论相对于A/Perth/16/2009疫苗代表株,2012年的部分H3N2亚型流感出现了抗原漂移;部分毒株已出现氨基酸位点的改变,并涉及抗原决定簇及受体结合位点,提示2010—2012年福建省人群中流行的H3N2亚型流感正逐渐发生变异,应加强流感病原学监测,以及时发现新的流感变异株,为福建省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谢剑锋沈晓娜王美爱杨式芹修文琼黄萌张炎华翁育伟严延生郑奎城
关键词:甲型流感H3N2亚型HA1基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