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宁
-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更多>>
- 发文基金: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高塬沟壑区雨水集流效率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通过6个径流小区对自然荒坡和道路场院的模拟对比试验,探索雨水集流场建设中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为雨水集流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模拟自然荒坡的3个径流小区中,无机防水剂1#和硅烷偶联剂对地表喷施处理后,集流效率明显高于对照;在模拟道路场院的3个径流小区中,无机防水剂4#+5kg/m2水泥和硅烷偶联剂+5kg/m2水泥对地表土壤掺混处理后,硅烷偶联剂+5kg/m2水泥集流效率明显高于对照。试验共筛选出了3种新材料,可用于雨水集流场建设。次降雨量越大,雨强越高,集流效率越大;反之则越小。降雨前地表湿度越大,集流效率越大;反之则越小。
- 李怀有陈智汉闫剑张西宁
- 关键词:高塬沟壑区集流效率荒坡庭院
- 南小河沟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评估研究
- 2025年
- 为探索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能力评估方法,以黄土高塬沟壑区南小河沟流域为研究对象,把1952年在该流域内设立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验场作为核算情景、未治理对比观测小流域董庄沟作为基线情景,通过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航测、野外调查等取得研究区土地利用情况,把人工林地划分为10个碳层进行样区设置、植被和土壤样品采集及理化指标测定,评估了人工林地增绿增汇、植物措施和淤地坝保土固碳、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3种主要途径的碳汇能力。结果表明: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为6.40 t/(hm^(2)·a),其中植被碳库、土壤碳库碳汇能力分别为5.85、0.55 t/(hm^(2)·a);植物措施保土固碳能力为0.92 t/(hm^(2)·a),淤地坝(坝地)保土固碳能力为30.84 t/(hm^(2)·a);流域综合治理减蚀减排能力为0.14 t/(hm^(2)·a)。淤地坝保土固碳能力最大但坝地面积相对较小、人工林地增绿增汇能力与淤地坝相比相对较小但面积较大、减蚀减排是通过优化土地管理措施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重要环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建议:因地制宜大力兴建淤地坝,加强对水土保持林的管护和更新,各项治理措施协同配合,更好地发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碳汇作用,提高区域水土保持碳汇能力。
- 张西宁曹丹李超刘恭辅靳琪袁鹏超
- 关键词:水土保持
- 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含水率对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
- 2025年
- 土壤含水率是影响浅层滑坡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直剪试验,在100、200、300、400 kPa垂直荷载下,测量12个不同土壤含水率(16.12%~32.94%)下黄绵土的抗剪强度和内摩擦角,以判定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抗剪特征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随着土壤垂直荷载增大,土壤抗剪强度不断增大,但随着土壤含水率持续增大,土壤抗剪强度反而不断减小;②当土壤含水率从16.12%增大到32.94%时,土壤黏聚力整体上呈线性降低趋势,从29.79 kPa降低到18.34 kPa,降幅达38.44%;③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大,土壤内摩擦角整体上呈线性降低趋势,当土壤含水率从16.12%增大到32.94%时,土壤内摩擦角从23.72°降低到19.34°;④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含水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土体的稳定性和抗剪强度,土壤含水率的增加会降低土壤抗剪强度,同时土壤黏聚力、内摩擦角也会降低,这可能会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增加滑坡风险。
- 张宝琦刘锋刘震寰耿利强张西宁
- 关键词:抗剪强度含水率黏聚力内摩擦角土壤黄土高塬沟壑区
- 黄土高原典型区域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探讨被引量:2
- 2024年
- 为厘清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梳理总结了西峰站、绥德站和天水站3个试验站提出的7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高质量综合治理的模式,其中包括:“三道防线”综合治理、“四个生态经济带”综合治理、多元小生态系统交错配置的经济生态农业、全方位综合防治体系、“四道防线”治理保护、基于径流调控利用的多元综合治理和基于水生态修复的水沙调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并提出了塬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坡面高质量综合治理和沟道高质量综合治理3种技术措施。研究结果可为水利部开展整沟治理试点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 李文华赵鹏博李怀有张西宁
- 关键词:高塬沟壑区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 水土保持科研单位管理组织结构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论述了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联邦分权型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和复合型组织结构7种管理组织结构类型及优缺点。分析论述了水土保持科研单位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情况,集权管理与分权管理的均衡和统一。以西峰站为例,分析了其组织结构、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以及分权管理模式。实行复合型组织结构,采用扁平型组织结构形态,实行分权管理,是西峰站得以持续稳定蓬勃发展的机制基础和制度保障,也是西峰站近年来各项事业持续快速蓬勃发展的成功经验。
- 李怀有赵安成张西宁
- 关键词:水土保持
- 齐家川水土保持示范区水资源利用率变化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在齐家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崔沟村作为研究区,对治理前后水资源利用率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2.27%提高到治理后的18.89%,地下水资源平均利用率由治理前的5.39%提高到治理后的24.8%,治理前后土壤水利用率变化不大。
- 郭锐李怀有张西宁
-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率水土保持
- 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 2006年
- 利用Qu ickB 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采用“3S”技术方法,在Erdas、ArcG IS等软件的支持下,对崔沟村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获得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和实用性。介绍了研究的技术路线、影像处理技术、影像判读模式、土地利用状况数据库建立方法等。
- 张西宁吴永红赵安成李怀有
- 关键词: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影像处理土地利用现状
- 几种引进水保植物的耐盐性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紫花苜蓿为对比植物 ,对国外引进的豆科植物多年生香豌豆、美丽鹧鸪豆、犹它甜苕子和禾本科植物牧场草、黄兰沙梗草的耐盐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美丽鹧鸪豆抗盐能力极强 ,在含盐量小于 12 .0 g/ kg的土壤中可正常发芽、生长 ;牧场草、多年生香豌豆抗盐能力强 ,在含盐量小于 10 .0 g/ kg的土壤中能够正常发芽、生长 ,与紫花苜蓿相仿 ;黄兰沙梗草抗盐能力较好 ,在含盐量低于 7.5 g/ kg时生长正常 ;犹它甜苕子抗盐碱性能较差 ,只在土壤含盐量低于 5 .0 g/ kg时能正常生长。
- 范小玲寇权王鸿斌张西宁
- 关键词:土壤含盐量盆栽耐盐性
- 黄土高原沟壑区集水造林整地形式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按照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对比研究方法,主要用年耗水量、土壤水分盈亏、土壤含水率、苗木成活率、苗木生长量、整地费用等指标对6种整地形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菱形、V字形整地对山地园林建设、高耗水树种或高档苗木可选择使用,常规山地造林不宜选用;半圆形土堤从整地投入角度考虑不宜采用;等高埂整地可用于中档苗木造林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水平阶、鱼鳞坑可用于黄土高原山坡地常规造林整地。
- 刘文宏赵安成张西宁
- 关键词:集水造林耗水规律侧柏黄土高原
- 黄土高原沟壑区阳坡侧柏集水造林集蓄比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按照水量平衡原理,采用水平阶整地的方式,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阳坡在不同集蓄比时的土壤水分分布规律,树木耗水规律、成活率、生长量和投入费用等进行了研究,汛期是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水分盈余最大的时段,休眠期是土壤水分亏缺最大的时段。通过集水造林整地,汛期可最大限度地集蓄有效降水,提高土壤含水率,缓解春季和汛前土壤水分亏缺,提高苗木成活率并促进林木正常生长。黄土高原沟壑区阳坡造林适宜的集蓄比为4∶1,适宜的造林密度为1 000株/hm2。
- 刘文宏赵安成张西宁
- 关键词:侧柏阳坡耗水规律黄土高原